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勤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252-253
针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的实际经验与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培养学生体育课积极性,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洪晖 《体育师友》2009,32(4):26-27
前言 课程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几年学生的体质测试的调查不尽人意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猝死现象的发生。因此,课程体育锻炼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当今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差异,本文将围绕参加锻炼的大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管理形式以及新课标与现有大学生体育课设置区别小议,为后来者寻找有效推广体育锻炼的方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杨晓翠 《精武》2012,(24):43-45,47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统计法,对广州市天河区四所中学的320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实施新课标以来广州天河区初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兴趣情况,了解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兴趣的因素,并针对所发现问题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实施新课标以来,初中学生对体育有一定的认识,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有较大的兴趣,对平时锻炼和竞赛活动持积极或比较积极的态度。但随着年级的提高,由于课业负担加重,升学压力加大,对体育课兴趣有所下降,对平时锻炼的态度也趋于消极,同时学校的体育活动内容,教师专业水平,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课的次数以及学校重视程度等情况是影响新课标的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实验法与测试法对美国《BE ACTIVE KIDS》体育课程在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实验课程后,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景兴趣评价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学生接受实验课程后的体育课每分钟能量消耗略高于实验前;实验课程对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提出强化体育知识教学的体系化、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动机的培养、把美国"概念体育"思想与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法与测试法对美国《BE ACTIVE KIDS》体育课程在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实验课程后,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景兴趣评价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学生接受实验课程后的体育课每分钟能量消耗略高于实验前;实验课程对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提出强化体育知识教学的体系化、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动机的培养、把美国“概念体育”思想与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和实验教材、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体育课,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好教学工作,这是每一位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笔者经过课改培训后,又通过对新课程进一步地学习领会和实践,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课。一、备《课标》1.渗透《课标》中的四大课程理念新课标提出了四大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是综合考虑了…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法与测试法对美国《BE ACTIVE KIDS》体育课程在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中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实验课程后,上海市部分初中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景兴趣评价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学生接受实验课程后的体育课每分钟能量消耗略高于实验前;实验课程对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提出强化体育知识教学的体系化、重视对学生体育课动机的培养、把美国“概念体育”思想与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课程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琼 《体育师友》2008,(4):15-16
《新课标》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篮球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传统篮球教学的诸多弊端,根据篮球运动的特征,总结出符合新课标篮球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学学校体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对中学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体育课程开展内容是以普修为主,很少存在选修课程.因此,中学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展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师的个人特长来确定体育课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不同体育项目,其课中的锻炼强度又存在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学开展篮球课程,探究专项篮球课程对中学生锻炼情绪的影响,指导中学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学生的锻炼强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学用脱节问题,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课标》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影响为切入点,在对《新课标》与《课程方案》改革进展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课标在显著的位置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性质,指出了它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采用身体练习,并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是体育课程的特征,离开了这个特征,体育课也就不能再称之为体育课了。新课标还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实际上五个领域目标包含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发展主线,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另一条是运动主线,包括了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如果说发展主线是灵魂,那么运动主线就是载体,发展主线永远也离不开运动主线。这实际上告诉大家,体育课上实现的一切发展基本上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的。但当前的情况是对体育课程发展主线的研究较为深入,对体育课程运动主线的研究还较为肤浅,特别是学制不同阶段的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所采用的身体练习各有什么特征,更缺少有针对性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对徐州市区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全国正式实施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新课程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课程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中等学校体育课的改革和发展。新课程实施将近两年,我们通过对徐州市区26所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2008年9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就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出意见,其中第6条规定:"初中学段要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确保体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本栏目在2008年11期开辟了关于"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的专题讨论,刊登了《推行男女生分班教学,确保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实效》、《对中学体育课男女生分班上课的探讨》、《初中生男女分班上课好处多》等文章,学者、教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们对男女生分班上课的看法,文章普遍持肯定态度,主张推行初中体育课男女分班教学的模式。其实,男女生分班、分校上课的讨论由来已久,许多中学相继试行了男女生分班上课的举措,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包括媒体等众说纷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作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广大读者开展讨论分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中学体育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体育课、群体活动、体育锻炼,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情感、意识、品质上的升华,从而更好地从事工作和学习。二、中学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一)中学体育的内涵1、多样的课程设置体育课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同时接受身体教育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础教育的中学阶段把体育课改为了体育与健康课,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大举措。但是课程名称改了,是否标志着将来的健康教育将纳入到体育教育的轨道中,这一方面,体育教师和健康教师都不明确,就是新课标制定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一、两门课程融合是少数国家的做法体育课程和健康课程关系密切,两者互相呼应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两门课程的性质是不同的,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技艺类课程,而健康课程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启智类课程,两者在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上有一致性,但学科…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测量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及评价体育课”是体育系《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体育系学生教育实习及做体育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使学生们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是《体育理论》课的基本任务之一。过去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有三个缺陷: 1、教学方法偏重课堂上理论讲授,忽视实用技能的培养。一直沿用集体到中学去现场观摩体育课的方法。通常是一个年级100—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关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利  王科 《体育教学》2010,(3):17-20
一、问题提出本文的体育课堂时间指一堂体育课持续的时间。我国自1904年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到当前的国家教育行政指令的体育课,一堂课时间的长短都是与各门学科课程一致的,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时间设定的依据更多考虑的是学生的一般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但体育课程具有特殊性,教学的过程所要学习和掌握的体育技能属于复杂的动作技能,  相似文献   

18.
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中、德、美、日、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的比较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高中体育课程与教材改革总体发展趋势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上体育课.深圳高级中学1997年以来的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改革表明,体育分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一、执行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来,职业中学体育课的现状自新课标颁布以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积极推行选项教学,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它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由《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可知,国家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越发重视,体育课程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本文从中学体育教学的意义、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旨在从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出发,落实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加强教学内容整体设计,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