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往对同义词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同义词的判断和附加义的辨析上。文章试举"入神""出神"一例,以词语的历时分析为横轴,梳理其在历代的意义演变过程,以共时分析为纵轴,分析其理性意义和附加义方面的诸多细微差别,以此展开对同义词的语义辨析。  相似文献   

2.
《史记》和《汉书》在某些篇目中不仅内容上有诸多的重合之处,用字上也是大同小异。这些用字上的差异校勘学上称之为"异文"。"异文"中有一部分属于同义词的范围,同义词的显著特征是"同中有异"。本文从同义词之间所具有的意义关系来分析这些异文中的"同中有异"现象,并将这些同义词分为本义相同而引申义不同的同义词、本义不同而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和本义与引申义相同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3.
胡志军 《考试周刊》2012,(26):34-35
"特点"、"特色"和"特征"都可以指"特殊的不同于一般的性质",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同义"并不是"等义"。本文旨在从语义、句法搭配、语用三方面对三者进行辨析,找出三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语料库是研究同义词的重要工具,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区分同义词。英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通过区分一组同义词"hope"和"wish",阐明了如何利用语料库来辨析同义词。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啼、泣、号、哭"这四个词是表哭泣义的一组同义词,其中"哭"占据着这个语义场的核心位置。经过两汉漫长的竞争,魏晋时,"泣"一度成为哭泣义的常用词。到唐五代时,"哭"重新夺回哭泣义常用词的位置,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  相似文献   

6.
《大连大学学报》2015,(4):56-60
本文详细考察中古新兴同素异序同义词共时分布、历时分布,以及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并且运用核心字理论进行同义词辨析,经考察认为这类词按照一组词构词方式的异同分为两类,结构格式相同与相异;历时分布呈现多样化,一组同义词均为中古新词,在此类词中数量居多;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绝大部分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同义词中的一个,还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结构同为偏正式的均属等义词,结构格式相异的同义词词义差别明显。  相似文献   

7.
"莫非"、"莫不是"、"难道"辨析——兼论三者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语气副词"莫非"、"莫不是"、"难道"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从共时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辨析.发现三者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是同义词,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可以替换,它们的具体用法及所表达的语气等方面都有差别.  相似文献   

8.
公安学"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公安学人才培养模式,它基于警务实战分析,营造与警察职业素质养成相契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为此,应按照治安执法岗位必备的核心能力要素,实施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相衔接的专业教学训练,实现教学训练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从"懂不懂"向"会不会"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对同义词“官、吏”二字的辨析,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但在先秦时期这些说法是否成立呢?本文就以先秦十一部著作为例,检索“官、吏”二字的具体使用情况,从共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微,并对二字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同义词“追、逐”两字的辨析,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但在先秦时期这些说法是否成立呢?本文就以先秦十一部著作为例,检索“追、逐”两字的具体使用情况,从共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微,并对二字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试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词汇,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含义的四大基本特征,指出了造成这四种特征的渊源.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英语阅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生词.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如考试中,学生只能去推测这些生词的意思.在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一定研究和总结以后,文章得出了"抓典型","看前后","做对比"以及"拆组合"四种可以用来有效推测生词意思的方法.恰当的使用以上四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英语阅读中生词对阅读效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文化负载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又是文化的栽体,各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都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由于英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出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结果导致各自的词语中负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其中英汉文化词语的差异最容易干扰对英语的正确理解。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文化负载词语形成的因素,可以有效地掌握英汉文化负载词语,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语言中的真实涵义,提高英语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在我国与独联体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扩大,签订协议是其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中有关国际条约的词数量众多,名称各异,其中一些协议名称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了解其差异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新词语是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并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获得较稳定地位的一些词语。作为新词语重要组成部分的颜色词,由于在言语交际和文学写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这些颜色词:第一,新词语中颜色词的意义来源,它们与其他新词语的意义来源基本一致,主要有四个来源。第二,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分别是:音节结构、构词方式和词性。第三,颜色词的语义特征,在不同的词语中,同一颜色语素所显示的义项有同有异。第四,颜色词的象征、联想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极性程度补语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和一部分动词后可以出现极性程度补语。极性程度补语在语法、语义、语用上有自己的特点。充当极性程度补语的词有"极、透、死、坏"四个。这四个词在充当极性程度补语时,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差异;它们在充当结果补语与极性程度补语时意义是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由色彩词汇构成的成语使用广泛,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色彩词汇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产生出不同的文化特征的色彩词汇成语。了解和弄清这些成语的文化特征,是学习和研究色彩词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词语有四个方面的理据:拟声、形态、语义、词源。  相似文献   

19.
组合式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一般分为五种,语汇中的大多数合成词都可以据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有些词,由于其构词语素间的意义关系比较复杂,可以有两可的情况,“物色”一词就是这样。以“物色”的现代常用义为着眼点,从“物”和“色”的语素义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意义组合关系,是探寻其结构方式的基本依据。按此分析,“物色”既可以是并列式合成词,也可以是支配式合成词。语汇中类似“物色”这种具有两可结构方式的词还有一些。尽管人们对这些词的构成方式看法不一,但其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可以做不同的分析,且具有一定的理据,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儿童理解和运用情绪词汇的水平对其情绪理解与表达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自编的用于描述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表(共59个情绪词汇),通过准实验研究测量5~6岁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结果发现,5~6岁幼儿能理解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33个,其中“高兴”12个、“悲伤”9个、“愤怒”7个、“恐惧”5个;能运用描述这四种基本情绪的词汇约6个,其中“高兴”2个、“悲伤”2个、“愤怒”1个、“恐惧”1个。5~6岁幼儿理解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悲伤、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愤怒和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悲伤和愤怒的情绪词汇显著多于描述恐惧的情绪词汇;运用描述高兴和悲伤的情绪词汇不存在显著差异。5~6岁幼儿对这四种基本情绪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幼儿对情绪词汇的理解与运用,并通过为幼儿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其情绪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