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F0003-F0003
彭瑞琪,女,1953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1977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至今,1989年评为讲师,1996年评为副教授,2005年晋升为教授。现任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鲁迅研究学会会员,全国教育学院系统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现当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实验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简称: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研讨会,于2005年9月27日-30日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贵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贵州省教科所和贵州省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七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问题意识与学术创新研讨会"2011年12月2日至3日在徐州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加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究新路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今年4月9日在安徽芜湖主办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研讨会”。全国各重点高校、科研单位2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最激烈、最集中的论题是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关于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状杨匡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概括了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面临的前沿话题:1.20世纪中国文学的分期问题;2.“大中国文学”或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版图(两岸四地);3.现代…  相似文献   

5.
《学子》2012,(10):F0003-F0003
喻胜波,男,生于贵州省金沙县。先后毕业于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贵州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科)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本科)。现供职于贵州省金沙县沙土镇初级中学,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书法初学“颜、柳”、后追“二王”,中国画师从贵州省著名山水画家、贵州师范大学马庆中教授。  相似文献   

6.
姚老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也是我们敬重的老师。20世纪50年代中期,姚老就在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为我们讲授“中国新文学史”,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胸有成竹的潇洒风度,我们至今难忘。此后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接触姚老的机会不多,直到70年代后期,姚老担任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我和张永健教授作为他的副手,与他有了较多接触。姚老在同我们谈话以及在学会年会的多次讲话中,邮谈到他对中国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看法,谈到学会工作和当代文学研究的取向,谈到创作《李自成》的情况,这些都使我们深切感到:姚老不仅是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位生性耿直、具有高尚品格的导师。  相似文献   

7.
颜迈,男,汉族,1943年5月1日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祖籍山东曲阜。1967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现任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贵州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学科的教学工作,并开设了选修课“语法体系探索”。  相似文献   

8.
题记:中国现代小说在“西方”的影响下催生,小说观念、技巧和文体风格都是比较西化的,但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小说的发展。许多作家都曾撰文提及外国文学对自己创作的滋养,许多学人也曾深入阐释过“西方”如何催生中国现代小说。但我们自身的文学传统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想象却缺乏深入细致、系统有效的梳理。如何看待文学研究中的“西方”影响,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定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向中国小说的叙事传统汲取营养?针对这些问题,林岗、郭冰茹、王敦、刘湘兰、罗成等学者于2013年3月21日在中山大学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羊年岁末,猴年即临之际,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于1991年12月25日~27日,在羊城广州召开了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中国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为中心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110名当代文学教学研究人员、作家、编辑等参加了会议。学会会长、著名作家姚雪垠在会上作了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文学的报告;著名作家秦牧、杜埃、香港作家曾敏之在会上作了发言;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大校长王庆生教授对学会十年来开展的活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江苏鲁迅研究学会、江苏现代文学研究学会、南京师范大学、徐州教育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联合发起的“吴奔星先生70年文学道路”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28日在徐州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因病、因事不能出席会议的著名诗人贺敬之、柯岩,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严家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徐中玉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骆寒超教授,《中国文化”主编阎纯德教授等人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为会议发来了贺信、贺电。96岁高龄的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还特意为他的“奔星老友”作了一首贺诗:“光阴过客匆匆过,人品作品立高峰。老辈健在无多少,如手如足弟与兄。”  相似文献   

11.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F002-F002
易健贤,男,汉族,1946年农历6月27日生,江苏省南京市人。1968年毕业于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今四川联合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九三学社贵州省委第四、五届委员,《九三黔讯》编委,贵州教育学院支社主任委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国学院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2.
教授风采     
<正>毕新伟教授毕新伟,1972年出生于河南平舆,199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现为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女性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1月27至12月2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海口燕泰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和学会年会,适逢新世纪文学进入第10个年头,当代文学自身的繁盛与新变,为会议提供了丰盈的话题和展开反思、总结的历史角度。会议共有三百多人出席,43人大会发言,一百二十余人小组发言,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和文学研究给以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感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李盛涛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2):62-64,72
生态文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外在地体现为生态性批判话语的形成,以多元的、“青年式”的文化语境取代一元的、“老人式”的文化语境。深层次的影响则表现为对创作观念的影响,赋予传统文学观念中的“现实”与“文学”以新的内涵,克服了传统“典型”手法对生活原生态造成的破坏。在文学文本中,具体表现为对小说要素“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传统文学观念中人物性格的悲剧性内涵。从生态文化到生态性文学的过程,既是逻辑性的学理推演。也是对现实文学存在的挖掘,体现了当代文学发展新的可能与趋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6日至27日,由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主办、遵义师院承办、遵义师院中文系、红色文化研究中心、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协办的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年学术年会在遵义师院隆重召开。本次学术年会得到贵州省社科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成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九分会场。来自省内各高校、各地、州(市)的会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于1987年7月26日至30日在河北文化名城承德市召开了第七届年会。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作家、学者、教授、教学研究人员、文艺编辑等一百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年会收到的论文以及代表们的会上发言,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问题;新时期文学的成就与不足之处;当代文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当代文学的研究方法等。  相似文献   

18.
肖佩华先生的专著《中国现代小说的市井叙事》(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该书将“市井”作为独立的概念范畴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类型学研究框框,从而使中国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在民族文化范畴和中国“现代性”范畴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为文学史尤其是市民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该专著对于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现代都市文学研究与京海派文学研究,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意义和学术上的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阿城在20世纪80年代被看成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但多年后阿城自己对这一归类有异议。不论怎样。阿城的小说是80年代文学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有很强的可阐释性。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在“新时期文学研究”课堂上对阿城小说进行了讨论,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本刊将他们的发言要点刊登于此。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袁曙霞,女,1956年生,籍贯河南省。1977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读书,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任教,1996年被评聘为副教授,现任中文、外语系总支副书记。袁曙霞同志长期担任高校教学工作,主要讲授的课程有:中国当代文学、台港文学、大学语文、秘书学、留学生汉语等。专业研究方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研究重心侧重于台港文学与文化方面。出版《台港文学概论》专著一部,全书40万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对台港文学在大陆研究的起因、现状、基本成就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整体分析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