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学科的本质钟启泉:“音乐教育”(music education)存在两个侧面。一是借助音乐去教育人的侧面,二是给人授以音乐的侧面。前者所强调的是促进人的成长的所谓“教育音乐”,而轻视艺术技巧;后者所强调的恰恰是艺术技巧,而不是作为人的综合教育的一环。音乐教育囊括了这两个侧面。不过,它们之间的均衡,是随着“公共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以及时代与社会情境的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异的。例如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倡导“音乐教育的目的、价值应当求诸于作为艺术的音乐本身之中”,其实这就是赖默(B.Reimer)所标榜的“…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教育科学和音乐教学的理论日趋成熟。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人与音乐、音乐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感受到音乐文化对现代人类的社会生活及行为举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将音乐铭刻于心,传于后人。”可见.音乐教育是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音乐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实施“现代课堂教学”,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提高在职音乐教师思想、业务素质,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什么是现代艺术教育的素质教育内涵?学校音乐教育与现代艺术教育的关系如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就这两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以音乐为媒介教育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为教育服务的,因此优秀的音乐教师应首先是教育家,然后才是艺术家。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音乐教师的摇篮,应该将此作为自己首要的培养目标和方向,改革传统的重“音乐”轻“教育”的教学思想,将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实用技能作为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侯书锁 《集宁师专学报》2003,25(2):76-78,89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怎样学习音乐?音乐教育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对音乐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然而,对这一点并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明确的。本文从音乐教育的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引起有关的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还音乐教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对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这就迫使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从而引伸出“现代教学论”。做为培养音乐教育人才的师范学院,必须去研究什么是传统教育,什么是现代教育,逐步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的音乐艺术教育的理论体系,深化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为此我们要从现代教学论高度把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明确九十年代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是我  相似文献   

8.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已成为当前普教界的中心议题 ,而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从孔子为学生制订的教学内容“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到古希腊雅典、斯巴达的教育 ,都把音乐列为必修科目。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以后 ,音乐一直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一。今天 ,对人的教育是由社会、家庭、学校这一网络体系完成的 ,但对青少年来说 ,学校教育是一块主阵地 ,应该说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 ,学校教育工作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之外 ,重要的就是培养人 ,培养人的内心世界 ,音乐教育则是塑造人类“灵魂”的…  相似文献   

9.
史一吟 《求学》2023,(19):49-50
<正>马克思曾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教师让音乐和教育相连,引领学生用耳朵去发现美,在灵魂深处感受音乐带来的温暖。想要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吗?跟我一起来了解音乐教育专业吧!本文主角:音乐教育讲述人:史一吟适合人群:对音乐充满兴趣,热爱教育事业,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善于思考,对于问题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同学  相似文献   

10.
音乐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的推动作用,音乐教育始终都占据着人类精神文明构建的重要位置.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进行的一种教育人和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同时音乐教育也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是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化应用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类已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在音乐教育中,充分应用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育现代化已势在必行。因此,要以先进的、科学的、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为指导,以避免出现教学现代化过程中的“形式现代化”倾向,以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一、提高音乐教师的素养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应用现代化音乐教学手段,促进音乐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音乐教师的素养包括本学科专业水平和其它…  相似文献   

12.
音乐学是艺术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既具有纯科学的一面又具有社会学的一面.自远古先民到当今社会,人类历来都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但作为社会的人,我们既不要把音乐看得高于一切,也不能忽视音乐对社会影响和作用.没有音乐的社会是沉寂荒凉的,没有音乐教育的教育是干瘪而粗糙的.我们要正确理解“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和“非乐”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是以学生好学为目的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音乐教育中,也有“生本”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实质上就来源于“人本化音乐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音乐新课程改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改革理念,就是要将我们基础教育的音乐教学,从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乐本化”教育思想,转变到促进人发展的“人本化”教育思想上来。要完成这个转变,需要我们真正地理解“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内涵,并掌握与之相适应的一整套学科教学方法和策略。“生本音乐课堂”就是“人本化音乐教育”的具体体现。对音乐教师来说,我们不仅需要认识一般意义上的“生本课堂”,更要立足音乐,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去把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下半叶,审美教育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流,它的核心是为了情感而教育,具体表现在: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情感成了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情感;培育情感的途径即通过审美认知,这种认知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情感的最高形式是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洞察生命的深层意义,最终提高并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审美音乐教育的情感核心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到下半叶“音乐为了人类的情感”的转变,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教育形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音乐与人”的问题。从本质上说,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因此,“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除先天智力因素以外,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始终在起着作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除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外,更应积极地利用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音乐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而积极的推动作用,音乐教育始终占据着构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位置。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进行的一种教育人和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音乐界对音乐价值的认识一直停留在音乐与政治、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层面上。强调音乐为政治服务.突出音乐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表现在音乐教育上.强调“中学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唱歌教学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美学中“人只有通过艺术才成为人”的观点影响深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人文价值应该落实于对人格的培养上。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这首先是培养人”所阐述的是同样意义。音乐教育就要贯通音乐世界与人的世界的必然联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人的心灵在音乐审美方式的引导下,在音乐人文精神熏陶下,领悟人生真谛,焦虑得到宣泄,烦恼得到消解,并通过体验和反思,达到生命质量的创造与升华。一、拷问:音乐教育中人文缺失的现实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文明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人类也为社会发展付出了人性失落的代价。…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显著标志。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而音乐 ,又正是人类文化创造的奇葩 ,因此 ,无论把音乐教育的目的认定为是传授音乐知识 ,还是培养人 ,或者两者并重 ,都无可回避它与创造性教学的必然联系。在音乐教育中实施创造性教学 ,具有其它许多学科所不可及的优势。音乐教育对于孩子创造潜能的开发 ,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作为音乐教师 ,要尽快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重视自我   1.深刻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音乐审美教育功能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普遍提高。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逐渐成为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之一。音乐审美教育功能,不仅有益于自身修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健康发展。音乐审美教育归根结底在于人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素质以及感悟音乐的能力。从辩证思维角度来审视审美教育功能,以顺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