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林锋 《兰台世界》2011,(12):5-6
本文主要围绕欧美各国在华招工,清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华工出国政策进行论述。文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欧美各国强迫清政府签署各种允许华工出国的条约,另二部分是清政府采取两个措施保护出国华工。  相似文献   

2.
张秋生 《历史档案》2007,94(3):28-31,49
我国东南沿海居民结伴随贸易商船出海谋生始于明代,作为契约华工被贩运谋利飘洋出国,在18世纪以降到19世纪中叶达到高潮,20世纪30年代方告结束.近代世界大规模移民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欧洲向全球扩展所引起的,近代中国移民是世界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前后长达200余年的历史时期里,华工出国约达1千万人次,全世界各地几乎都留下了华工的踪迹.赴澳大利亚华工就是其庞大出国队伍中的重要一支,它是早期中澳交往的有力见证.  相似文献   

3.
华工出洋谋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带世界性的问题。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金矿开发后,更加速了华人外移的步伐。一方面由于华工在矿藏开掘利用中显露出的能耐与贡献,吸引了世界拥有殖民地的英、法等强国的对华工需求量的激增;另一方面随着华人出洋的数量和国家日益增多,而华工绝大多数却处于上当受骗和无契约的任人宰割下备尝艰辛甚至抛骨异域他乡的悲惨状况。这种厄运迫使清政府为此采取对华工的保护措施,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失有它的价值和积极意义。本文谈一谈最近在上海图书馆新发现的百余年前——…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一 闽人移居海外历史悠久,人数众多。鸦片战争前的历届政府均无专司侨务之机构,直至鸦片战争后,厦门、福州辟为通商口岸,随着帝国主义在华招募华工的增多,清政府才于咸丰九年(1895)在广州、厦门等处设华工出洋问讯处,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设保商局于  相似文献   

6.
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势力波及八九省,是时清政府因赋税收入锐减,加之滇铜因交通线的阻断无法运京,户、工两部铸币原料奇缺,国库空虚.清政府为应付巨额军费及八旗官兵之饷需,断然采取发行票钞及令各省筹款开局铸行大钱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华工输入澳大利亚兴起于19世纪40—50年代,它是近代世界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早期中澳交往的有力见证。当时大批华工漂洋过海,前去位于南太平洋的陌生大陆澳大利亚淘金,人数一度多达6万余人。采金业萧条后,在澳华工又转向其它行业。他们为澳大利亚社会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  相似文献   

8.
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外国传教士潮水般地涌人中国,公然按行政区划分设教区,深入到各个城镇和村落,变外来为内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特殊势力.如何管理这些享有治外法权的传教士,成为清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过,清政府并未气馁和退缩,而是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9.
清代末期,欧洲各国自然科学和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国力强盛.京师为中国政治教育中枢,一些有文化、有远见者屡次上书,声请师法欧美而富强华夏.日益衰败的清政府意识到:欧美各国富强之故,实由于无人不学,无事不学.中国亟图自强,必以育才兴学为要宗.于是,同治元年(1862)于京师设立同文馆,这是清末培养译员的学校.同文馆位于东安门内北河沿,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帝旨令徐继畲总管其事.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高度重视《清实录》的日常管理与保护。本文利用原始文献资料,对清政府在保护《清实录》上采取的防火、防虫、防尘、防盗、防潮及补缮、修复等大量有效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这些措施至今仍具借鉴意义。同时,本文还对《清实录》的利用规制进行了探索,认为其进呈与提调方面的严格规制亦有利于《清实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先举两个例子,都是从报上摘下来的.第一个例子是下面两句.咱们要谈的是后一句,为了容易看明白,把前一句也抄上."经过这些争辩,大多数艺人渐渐认识到政治第一的重要,多数坚持艺术第一的人对自己的主张也开始怀疑了.但他们又从剧团里今年曾有部分演员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较好的才能出国,没有艺术不能出国和练工、排戏、演戏的业务时间比听报告、政治学习的时间多得多来说明艺术第一."第二个例子是下面一句.  相似文献   

12.
张运君 《出版科学》2011,19(2):95-102
晚清政府对书籍的检查,重点是审查其有无"违禁"内容。清政府既沿用传统的查禁方式,又采取前所未有的新手段。对"违禁"书籍案件的处理,涉及到"书"与"人"两个方面,其中对"书"的处理,一般有禁止售卖和销毁两种途径,而对"人"(作者、出版者、印刷者、售卖者)的处理,则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限制和惩罚。对于清廷实行的严厉的书籍检查政策,社会各界议论纷纷、反应不一。晚清政府力图通过言论控制以稳定统治,但效果甚微,反而刺激了被禁书刊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势力的壮大,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相似文献   

13.
刘国松 《兰台世界》2013,(12):117-118
1860年之后,清政府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与“西艺”的学校,物理学也被正式地引进到中国的学校教育之中,中国近代物理教育开始萌芽.随着清政府对西方知识采取宽松政策,近代物理学书刊开始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屈辱从海防的崩溃开始的,为修补和缝缀破碎了的防线,便有了创办近代海军的历史活动.清政府先后组建了北洋、福建、南洋三支近代海军.但是囿于财力,清政府决定采取优先发展北洋海军的方针.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这是大清帝国花费巨资和大量心血编织的第一个海上强国之梦,清政府对其抱以热望.然而这支曾经一度跻身世界海军强国之列,位居亚洲第一的龙旗舰队,却在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灰飞烟灭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战期间,由于欧洲缺乏劳力,大批中国工人背井离乡,远赴欧洲务工。1917年8月中国参战以后没有直接派兵参战,这些工人的行动因而被赋予了"以工代兵"的性质,他们一扫中国落后、贫弱之形象,推动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虽然华工的贡献已经得到世人认可,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特别是连最基本的出国人数问题上至今也还没有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档案文献遗产分级保护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概念旨在合理利用有限保护资源,针对急需保护的部分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傅云龙是晚清时代一位阅历非凡、著述丰硕的人物,是中国近代首次通过公开选拔公派出国游历官员之一.曾奉派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六国,撰写《游历图经》等一百多卷研究外国的著作,在促进中国人认识外面世界和中外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诸多贡献.但终究没被清政府重用在外交工作上,他的事迹也鲜为人知.本文将其人及其著述作一介绍,以方便更多的学者对他的研究,填补近代史的一些空白.  相似文献   

18.
文件中心和机关档案室是国内外管理半现行文件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起源于美国,盛行于欧美各国;后者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登记室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采用的档案文件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管雪 《青年记者》2012,(8):76-77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创办近代报纸.晚清报纸原本是西学东渐的产物,由于报纸发行量有限,影响不大,而且外报占绝大多数,清廷对办报活动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不干预.到了戊戌变法时期,国人办报的热情高涨,涌现出大量的政论报刊,并引起了清政府对报刊作用的重视;随着新闻活动越来越频繁,报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在标榜实行“新政”的同时,清政府开始制定专法来控制言论和出版自由.  相似文献   

20.
蔡晨 《北京档案》2018,(5):49-52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史称"庚子国变".在这场浩劫中,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成为了清军和义和团围攻的目标,也是清政府和西洋各国进行外交博弈的战场.使馆围攻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在围攻期间的外交博弈战场上,清政府也被各国公使所利用,功亏一篑,暴露了其懦弱无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