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学深 《兰台世界》2011,(12):20-21
满蒙联姻政策贯穿清代始终,成为清朝入关前最为重要的民族政策。入关前满蒙共联姻84次,形成了互有嫁娶,“北不断亲”的局面,使得满蒙形成了坚固的攻守同盟。这一同盟的结成,对后金击败明朝,入主中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辽市科左后旗档案馆收藏着三件有关清朝皇族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的册封诰命。由于目前在内蒙古自治区现存于世直接反映满蒙联姻关系的清代原始档案寥若晨星,所以这三件诰命即显得弥足珍贵。通辽市档案馆曾于2005年将这三件册封诰命中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形成时的历史背景和涉及的相关史实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所谓满蒙联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蒙古王公子弟娶清朝皇室之女,一是清朝皇帝或男性皇室成员娶蒙古王公之女。  相似文献   

4.
我们平时忙于日常事务,难得有机会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研究问题。谈到高校出版的发展战略,我觉得有几点需要考虑:1.中国入关对出版业可能带来的影响;2.高校改革对校办企业的影响;3.财税政策的改变对高校出版的影响。入关问题说了很多年了,到今天,已不再遥远。虽然在入关前,国家对某些行业企业,还会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清朝统治者以武力加怀柔的政策统一了蒙古各部落,采用同样的政策巩固了北方边疆二百多年的统治政权。怀柔的方法之一是“和亲”,以使蒙古民族更能忠顺于清朝统治者。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关文献记载,清皇家与科尔沁蒙古族从入关初至清末,双方联姻不断,这种长时间的连续互相嫁娶,为其他蒙古部落的联姻所不能比拟。其中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在这一点上居内扎萨克二十四部之首位。也是满族皇家与蒙古民族通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后金天命、天聪年间,在满蒙联姻的鼓乐声中,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莽古思的女儿哲哲.莽古思之子宰桑的女儿本布泰和海兰珠.先后步入清宫.都嫁给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成为姑侄三人同事一夫,这种不计辈分的婚姻.在当时的满蒙礼俗中的完全正常的。其中的本布泰,后来成为孝庄文皇后。  相似文献   

7.
清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端强化的时代,其早期是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为了维护宗室贵族的特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入关前就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官制.  相似文献   

8.
正有清一代,"满蒙联姻"作为"南不封王,北不断亲"政策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是在清皇室与蒙古诸部政治关系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政治内涵与传承。作为政策传承的纽带——降嫁蒙古的公主,在满蒙联姻政治内涵中,常被附加"汤沐邑"~((1))的政策设置,用以支撑公主和额驸府邸生活。《史记·平准书》曰:"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2))公主汤沐邑为"私奉养",即以征敛封邑内民人租赋作为食禄,无需上交中央。清前期出嫁蒙古的皇家公主中多拥有汤沐邑。皇太极第五女淑慧公主于波罗河屯拥有汤沐邑5万亩,康熙帝第六女恪靖公主于归化城土默特享有48375亩汤沐邑,第十三女温恪公主于红山周围拥有汤沐邑4800亩。~((3))清代皇家公主在汤沐邑内开垦土地,招徕民人,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地方管理方式均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恪靖公主经营的土默特汤沐邑,对蒙地经济地理结构、部民关系形态具有直接干预和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9.
乔治忠先生编纂的《清文前编》历经寒暑,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对清朝入关前文献搜集整理的一项重要成果。一、清朝入关前文献概况清朝于17世纪初兴起于辽东半岛,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沈阳称"天命汗",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其子清太宗皇太极改汗称帝,又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清朝入关以前,历经太祖、太宗两朝,在几十年的军政活动中,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文献资料。保存至今的主要有满、汉文档案和太祖、太宗实录。  相似文献   

10.
《兰台世界》2014,(Z1):32-34
<正>辽宁省的历史悠久,档案工作源远流长。清王朝入关前即形成了"满文老档",入关后仍在盛京内务府设有档案工作机构,于"敬史阁"专门存放国史秘籍档案。伪满洲国时期,于奉天图书馆设立了"国务院旧记整理处",负责接收整理各机关团体的档案。旧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收藏  相似文献   

11.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1):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耀慧 《湖北档案》2001,(2):101-104
一   日本为了推动旨在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的执行,早日实现先取“满蒙“,后取中国,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野心,频繁派遣间谍特务潜入中国搜集情报,为其侵华战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起居注制度,始于康熙年间。清入关以前,已有围绕后金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言行、按时间顺序用满文逐日记载的记事性档册,也即现存的《旧满洲档》。其记载形式早期多为事后追述,从天命六年起基本形成了按日记事的方式~([1])。但是正如乔治忠先生所说,清入关前的这种记事性满文档册"内容广泛庞杂,不仅记录君主言行,而且举凡战争过程、族内纷争、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对外交涉、臣僚事迹等等无不收载,是入关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644年清军入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认为清军入关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性质属于国家统一战争,清军入关对实现国家统一,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入关前由一个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政权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夺取了全国政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努尔哈赤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措施,正确地处理了民族关系,其中努尔哈赤在入关前对蒙古关系的处理尤为成功,堪称典范。  相似文献   

16.
满人入关前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它既是一个从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快速演变的典型 ,又与满人入关后有清一代的延续相关联。因此 ,对其档案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就显得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通过满人入关前各种社会管理活动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逻辑线索 ,阐述了以满族为主体的满人入关前统治者档案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清前档案工作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迅速而独特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满族旧有的礼俗,有所谓"请安礼"、"抱见礼".请安礼在入关后一直实行,且广泛施用于君臣之间、官场之中及一般旗人之间.而抱见礼,则"以抱不雅驯"而遗弃,只在某些礼仪中保留一点形式,作为满族君臣在特定场合中的一种礼节.另外,入关前的满族,在礼节上也没有汉族那种严格的男女之别,入关后也逐渐循从汉俗.  相似文献   

18.
八旗制度是满族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入关前,它兼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职能,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入关后,它是建立和维护全国统治的中坚力量。作为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八旗汉军历来受学术界关注。多年来,学者们围绕八旗汉军组建的原因、时间以及其名称、作用等问题展开探讨,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19.
《满文老档》的形成、内容和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文老档》是保留至今清入关前用满文书写的最早的一部官撰编年体史书,记录了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的各种官方活动,是研究满族早期历史、东北地区民族、满族语言文字等的第一手资料,很早就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  相似文献   

20.
盟誓贯穿清入关前满洲与蒙古政治外交生活,是双方政治、军事关系之主线。盟誓在蒙古归附、满洲入关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