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学习共同体课改背景下,本文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学情监测""课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跟踪"四个视角,分阶段对学生学情进行观察;并从"预学本=教学起点""观察报告=问题生成""反思日记=知识盲点""自主命题=学习体系"四个等式提供了学情观察的具体实践操作方法。教师依据学情分析,建立观察体系,系统地、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情分析是基于"学"的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对学情就要有充分的了解。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地学情分析,众多研究者从学情分析的含义、内容和方法做出了许多有益地实践和总结,并针对这些提出了学情分析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学情分析也已然成为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学情分析具体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和学生学习风格分析等内容。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当能够明辨学情,并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将学情分析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以学情为基点做好中学诗歌教学工作,能够使诗歌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充分契合学生个体差异、严格呼应学生学习习惯、紧密立足学生学习积累三个方面,探讨了以学情为基点的诗歌教学工作,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彭爱芬  李樟凤 《文教资料》2014,(20):168-169
“学情分析”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和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在说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是否透彻和完善可以推测出老师对学生和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作者在讨论学情分析的基本内涵、作用及常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说课情况分析“学情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科能力培养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指向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成为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所在。如何科学表征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内容、学情数据,并开展学情分析实践,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该文在探寻形成数学学科能力的内隐认知与外显行为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学科能力、学情内容、学情数据三者间的具象、量化、关联表征关系。将观察、判断、类比、解释、验证、质疑等数学学科能力外显行为与数学概念、性质、关系、规律相结合,以智慧课堂环境为培养数学学科能力提供的技术支撑为依托,构建了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框架,其中包含识别表达数学概念、表达数学关系、发现数学规律等学情内容,及测评数据、评价数据、在线学习数据、知识网络数据等学情数据。最后,基于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框架,以学科能力行为表现、学情分析工具设计、学情数据智能采集、学生学情深入剖析作为四大实践环节,将实时互评、自动批阅、在线测评、任务打卡、学情报告等功能作为技术辅助,提出智慧课堂环境下指向数学学科能力的学情分析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当以人为本,做好学情分析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力抓手.怎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本文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学情前测的统计和分析,开展基于学生真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8.
面对借班上课,学情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在设计教案时,通过预测分析学情;在课堂教学时,通过学生表现分析学情;在教学结束时,通过总结回顾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出发点,能够使语文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情分析研究,依据学情,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情,巧妙设计教学策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针对学情,采用合适学习形式,让课堂灵动鲜活;观察学情,及时做出学习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学情,突出课堂精彩生成,引领学生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10.
从一线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实践和经验出发,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把握住真实的学情,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高效生物课堂.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也是教学内容分析(包括教材分析)的依据,还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教师要提前知晓学生真实的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学生过往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学生的心理效应、特定的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偏差、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等等.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往往无的放矢,或成为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要解决现今阅读教学的低效问题,就必须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学情视角,使学情分析与教学过程从割裂状态走向相互融合。通过《故乡》一课的教学案例,从课前、课中、课后来聚焦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学情,阐述基于学情视角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循环圈的构建,旨在为语文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效益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传统因材施教,还是新课程提倡的以生为本,都离不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设计教学内容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情分析,全面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学情分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林俊 《新教师》2021,(3):52-54
教师在获得学生学情分析数据后,如何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预设,以应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精准教学,是一线教师亟待提升的专业素养。本期话题围绕“基于学情分析,实施精准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生学情分析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因为只有抓住"课程—课堂—生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和分析学情,才能使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本文建议对学生学情进行全面、细致、准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和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情的教与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等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学情既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也包括教学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学习信息。大学生学情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工具理性、社会环境和社会转型引起的学情变迁及其"学情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学情的变化,诸如学习质量下降、学习方式危机、学习动机不明确等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的办学质量,因此需要通过建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体、校园生活共同体等来建立新型的学情,推动大学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重视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儿童文学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逐渐被重视,如何使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学生学情做到充分融合,成为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学生的基本学情入手,分析探讨儿童文学教学的意义及教学策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拥有快乐童年,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是当前教学认识的重大转变。学情分析是实现这种教学认识的重要手段,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形式,课例研究以教师合作形式进行,立足于实践,凸显学生学习,指向教学改进和提升,统整了教学和研究,是解决当前学情分析问题的适切载体。结合课例研究可把学情划分为课前学情、课中学情、课后学情,具体实施时可按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开展学情分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学情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作出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9.
戴亚兵 《广西教育》2013,(37):57-57
古人云:“圣人施教,各因其材”,“以其知之,喻其不知”。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不能只备教材,而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情,只有了解学生学情,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有的放矢。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又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等。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等。那么,究竟怎样分析学生的学情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20.
张菁 《现代教学》2011,(1):93-93
认识学生,关注学情是上海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构建适应学生学习的教育新模式。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认识学生,关注学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