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园依托围棋之乡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围棋特色教学的基础上探寻深邃的围棋文化对园所发展的潜在价值,在核心文化“走好每一步”引领下探索有效的办园举措。围棋讲究“子效”,我们的管理就力求刚柔并济,人尽其才;围棋讲究大局观和“做势”,我们就统筹资源,协调并进;围棋高手总是务实棋局,智慧盘活,我们采取的管理举措就是“高开低走”。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围棋一直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十多年来,我们深深体会到,黑白世界中演变出的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开掘了幼儿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有研究表明,孩子学围棋的  相似文献   

3.
<正>这些年,我园仍继续行走在围棋园本课程的研究之路上,围棋作为特色课程,在我园已经初见起色,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园的围棋课程正不断地在实践研究中优化。作为课题的主持人,我始终认为围棋学习活动对于幼儿的能力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教育价值,而如何把孩子们带入快乐的围棋世界,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方法等却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的围棋教学活动和其他教学活动并没有不同,活动的对象都是36岁的幼儿,所不同的是学习  相似文献   

4.
叶璐 《学子》2013,(10):25
一、设计意图围棋就是塘桥精神文化资源的一大特色,围棋也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黑白世界中演变出的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开掘了幼儿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我设计了《扑与倒扑》这个活动,以积极诱发为主要教育手段来开展此活动的。通过故事、儿歌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及吃子的方法,意在让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陈韫 《学前教育》2011,(12):14-15
“三人行,必有我师。”根据我园的师资情况,为了将教师进行合理组合,我园创造性地设计出了“给力三人组”小团队式研讨方式。  相似文献   

6.
“锄草”是我园音乐组M老师多年前设计的一个歌唱教学活动,当时,她多次修改,反复尝试,可是效果总不理想。后来,另一位老师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此活动,并多次在教学活动展示中获得成功,使该活动设计成了我园的“经典设计”。“经典设计”为什么成功?我们从“经典设计”中应该借鉴什么?怎样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组织园音乐组教师再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围棋是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粹,它是一项竞技活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但其育人的功能价值使围棋成为了一种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引导幼儿走进黑白世界,感受快乐围棋,成为了北厍幼儿园老师们研究的主课题。目前,该园以围棋教育为载体,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出发,积极落实"以棋启智,以棋育德、以棋养性"的幼儿培养目标,构建了适合小中大幼儿学习的围棋园本课程,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使围棋成为该园的特色课程。北厍幼儿园在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中,创设了富有童  相似文献   

8.
我们去郊游     
设计意图 为了加强中班幼儿在跳、快跑等方面的协调性,结合近年来我园在“快乐体育”教学方面进行的探索,我设计并组织了体育活动:“我们去郊游”。整个活动以轻快的音乐和有趣的游戏贯穿,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有意识地运用了园本课程资源中的农村教育资源之一“稻草”及其制品,  相似文献   

9.
弈的断想     
由中日围棋擂台赛产生的围棋热,使我手痒痒的,学起了下围棋,然而屡弈屡输,棋友好心地赠我几本围棋基础知识的书,我一页也懒得翻,还是一股劲地弈,还是屡弈屡输;最后连棋友也不愿和我“交手”了。仔细想来,我也是自作自受,自己忝为知识分子的一员,看围棋基础知识的书,怕是不成问题,理论能指导实践云云,作为铭言也不如给别人讲了多少遍,这回,对自己却失灵了。  相似文献   

10.
朱红珍 《考试周刊》2011,(21):227-231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我园对3-6岁的幼儿实施围棋启蒙教育,探索围棋潜能开发与幼儿社会智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首次将传统的围棋活动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注重围棋的竞技性,更是把围棋活动作为一种教学载体,注重挖掘传统棋类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和辅助教学功能,尤其是对各年龄段幼儿社会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创设新颖有趣的围棋文化环境和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围棋活动,论证了围棋活动对于开发幼儿社会智能(如人际交流能力、对他人内心的洞察能力、自控能力、抗挫能力及对社会公德和礼仪的认知能力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说到“科学寒假作业”,有许多老师肯定会问:“寒假作业本中不是有科学寒假作业吗?”但这份“科学寒假作业”由我自编,我选择了学生喜爱的“过年”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设计了这份寒假作业。这份寒假作业由研究园、观察园、创新园、实验园、制作园、调查园6个实践活动组成。研究园主要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走访亲友等途径进一步了解“年的来历”、“家乡过年的风俗”、“我国其它地区过年与众不同的风俗”等;观察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如图书馆、居民区、单位、学校、商店等.搜集并抄录各式各样的春联内容,然后仿照着动手写下一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春联;创新园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在假期中对使用的工具、学具和器具仔细观察、寻找不足,并加以创新改进,开学初把自己的“金点子”带来参加学校组织的“创意金点子”竞赛;实验园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气球,开展“不用嘴吹的气球”小实验,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法自由开展实验.然后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发现记录下来;制作园是针对春节过后的元宵节设计的,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开学带到学校里来参加花灯展览;调查园是结合学生的压岁钱设计的,学生该如何合理地来花自己的压岁钱呢?父母是给孩子压岁钱好呢,还是送孩子礼物好?学生的压岁钱由谁来保管呢?……针对以上一些情况.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过年压岁钱的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次,我园在开展幼儿围棋教育过程中,就如何创设与利用围棋文化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营造积极愉快的围棋环境我们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遵照幼儿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幼儿围棋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3.
1987年是我一生的分水岭。这一年,我得了一个儿子,并且纯属意外地迷上了围棋。古人称围棋为“木野狐”,意思是它像狐狸精一样吸引人,对此我深表赞同。我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一手下棋,一手反抱儿子——一者怕他撒尿,二者怕他将棋子往嘴里塞。  相似文献   

14.
<正>常州市怀德苑幼儿园是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创办于2000年,依托多年的围棋特色办园经验,将经典围棋理论中的"围棋之道"引入到园所管理中,以管培并举锤炼团结高效保育队伍,以保教并重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统筹管理深化特色园建设,推动幼儿园办园水平全面提升。一、布局——刚柔并济、人尽其才园所的制度和计划是静态的指导性纲领,在实施中摄入柔性的引导策略,一静一动,刚柔并济,发挥每位教师的个人优势,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15.
当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完胜”人类之后,围棋的竞技功能被不断放大,而其文化属性反而被遮蔽了。一味强调人类如何被机器“碾压”,这是基于一种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它的实质是“竞技至上论”与“技术决定论”的产物。“人机对抗”片面强调围棋之术,它试图将围棋之术从围棋之道中剥离出来,引发了围棋文化的价值分裂。若追溯围棋文化的本源,就必须回归以主体为中心的“道术合一”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强调技(技艺)、戏(游戏)、艺(艺术)、道(哲学)这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围棋文化的价值内涵。在人工智能时代,“道术合一”这一理念有助于在人类与机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使其从“人机对抗”迈向“人机协作”。唯有从“人机协作”的前提出发,围棋才能够在竞技性与非竞技性之间获得相对平衡,使其在智能化时代真正实现人文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挑战     
周末,无聊时看人下围棋。班长外号“天元”,杀遍班内无敌手。这不,又一名同学小将被班长斩于马下。他挺起身来,环顾众人,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概:“谁不服输,放马过来!”没人敢吭声。这时班长瞄了我一眼,眼光含有挑战意味。我也不吭声,毕竟,我对围棋是一知半解。但我忍受不了他那鄙视人的目光,在他将棋子儿装进盒子,准备班师回朝之际,我也站了起来,与班长面对面:“我接受你的挑战!两个星期后向你讨教!”第二天,我跑去书店买来了《围棋大观》,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课余时间钻研围棋的围、攻、守……又一个周末,我践约前来向班长挑战。我轻轻…  相似文献   

17.
“哈哈!爸爸你又输了,我现在是所向披靡的围棋高手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那就要把镜头移到一个小时前那场激烈的“战争”中了。  相似文献   

18.
我园以“健康人文与家园共育理念”为设计思路,对园舍环境进行了逐步的改进和完善,力争创设一个开放式的亲子环境。我园的亲子环境创设分为三大方面:亲子游戏环境、亲子生活环境和亲子教育环境。三大环境既体现自身独特功能,又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构筑了我园亲子环境创设的特色与优势。  相似文献   

19.
儿子上实验小学时,学校要求每个孩子报一个特长班,比如小提琴、书法等。儿子喜欢下象棋.可是兴趣班里没有,只有围棋班,请的是北京棋院最好的老师。于是我想征求他的意见:“大轩,你觉得怎么样,要不先报围棋班试试?”第一节课我去看了一下。儿子听课很认真,但是他回来后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是真的不喜欢。”我很放松地说:“那就别去了。”儿子说:“那我们交了那么多的钱怎么办?”我对他说:“别管钱了,兴趣很重要。”那天儿子很感动。儿子从小拥有选择权,他很自由,很放松,我从不勉强他去做什么。  相似文献   

20.
莫群星 《现代教学》2008,(12):32-33
作为奉贤区基层幼儿园的一名园长,我有幸参加了首期学前教育新农村项目培训班。之后,我结合自己幼儿园的“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早期阅读”园本课程建设,选择开展了“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的园本培训,引领全园教师探索与实践基础型课程与园本型课程的有机结合,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专业发展。本文从创新培训方式的角度,对我园园本培训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