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记的智慧——为师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记》是一篇概括和总结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专著,其中蕴含的智慧,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尤其关于为师之道的前提、教学原则和策略、师生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理解和实践为师之道有许多重要的启发意义,甚至与现象学、解释学哲学思想以及一些现代课程与教学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日前看到某报“为什么不让我孩子上学”一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所见所闻,我深切地感到:为师之道不要轻言放弃。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学之道与为师之道,即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之道。合格的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崇尚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拥有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练就扎实的教学功,尽快过好教学关;找准科研切入点,练就过硬科研功,从而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4.
师道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教师的“为师之道”存在着“行为世范”的弱化、教育的“工具化”的问题,从统一角色期待与认同、加强师道修养、合理运用内在权威、增强胜任力、发挥主导作用几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构建大学教师“为师之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一种从事独立职业的人,在践行"为人师表"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让我们聆听一位语言学教师与一位教育学教师关于"鱼""渔"教育的对话,探索并积累一些为师之道,以丰富和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夏秀火 《培训与研究》2010,27(1):107-109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重视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拥有高尚的师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践履为师之道;躬亲实践,拥有多方面的兴趣才能,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方法,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德、识、才、艺成为孔子师道观最重要的体现,是师者之魂,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重视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拥有高尚的师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践履为师之道;躬亲实践,拥有多方面的兴趣才能,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教育方法,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德、识、才、艺成为孔子师道观最重要的体现,是师者之魂,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汉代的师道,包含君师之道、民师之道和人师之道三部分内容。汉代士大夫固守先秦王者之师的社会定位,欲以师道制衡皇权,但在专制皇权的重压下,君师之道渐趋式微;民师之道要求士大夫承担教化的社会责任,它得到了统治者的倡导和士大夫的广泛实践,发挥了良好的社会功能;人师之道既要求社会尊师重教,又规定了师者的职业规范,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学记》作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在系统论述教学原则、方法的同时,对教师的地位、作用和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阐述,揭示了为学之道、为师之道.这些与我国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谋而合,对我国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动态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师之道,贵在善教.本文介绍了作者在专业教学中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成绩考核等几个教学环节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高校年轻教师为师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年轻教师的教学之道与为师之道,即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之道,是他们职业道德与思想境界、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高校年轻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崇尚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拥有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练就扎实的教学功,尽快过好教学关;增强科研意识,找准科研切入点,有效推进科研进程,练就过硬科研功,从而使自己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2.
为师之道,必先做到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必先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有高尚的品格,要防微杜渐,拒恶于始.古往今来,人们常常低吟浅唱"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壮,为其在痛苦的煎熬中发出的光与热欢呼.……  相似文献   

13.
古人有言"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聪明智慧者所为。人民教师理应是智慧的代言人,理应"三省吾身"。本文从一省师德师风,二省教育教学,三省自我努力,阐释自己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进行更新,利用教学后记促进自身的成长。总结,是为师之道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高中数学教师科学利用教学后记,会让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5.
《论语》是一本享誉世界的经典著作,记录了一些当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书中短短两万字便记载、展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也记载了很多为师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如:热爱学生、学而不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学习孔子的为师之道,对于当代教师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结合孔子的为师之道,得出启示,以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的为师之道,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之道,是他们职业道德与思想境界、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该文重点探讨了高校年轻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崇尚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拥有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建设六个方面的教学技能,尽快过好教学关;增强科研意识,找准科研切入点,有效推进科研进程,炼就过硬科研功,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凭借,笔者在备课时解读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一些课文中蕴含着为师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细细咀嚼,便能从中得到莫大的启示.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相关课文为例,谈一谈课文中所蕴含的一些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8.
<正>为师之道,一向众说纷纭;新世纪、新时期,各种说法更是花样翻新,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所谓师道,重在实践。它体现于众多成功教师的身上,是由他们的教育实践支撑起来的,而不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的为师之道,是他们成长、成才、成功之道,是他们职业道德与思想境界、教育理念与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科研水平的综合体现。该文重点探讨了高校年轻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崇尚以师爱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拥有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建设六个方面的教学技能,尽快过好教学关;增强科研意识,找准科研切入点,有效推进科研进程,炼就过硬科研功,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孔子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民主等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