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996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莫尔吉胡代表作,也是由中国蒙古族作曲家创作并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部钢琴独奏曲集,钢琴独奏音乐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钢琴音乐民族化的一次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根据蒙古族民歌特点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其中,《山祭》是以钢琴为载体的独奏曲集。作品《山祭》体现了莫尔吉胡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的独到见解,促进了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8,(6):130-132
当前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大多沿用了西方钢琴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为了加强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民族化内容、完善钢琴音乐教学体系,我国高校钢琴音乐教学理应担负起教学民族化的重任。在钢琴音乐教学理论研究、作品创作、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宣传、投入力度,创设良好的传播环境,借用民族符号、传播主体等选择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开办"民族钢琴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动中国民族钢琴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有四次钢琴独奏曲的欣赏,<牧童短笛>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次.该曲属标题性音乐,是典型的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是贺绿汀老先生以"牧童短笛"这一农村中常见的生活现象为题材,采用了民族调式中的五声微调式和民间竹笛的音调,运用复调的手法创作而成,是一首清新、自然、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钢琴小品,它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国际上参赛并获奖的钢琴作品,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王建中的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的曲式结构、织体和声、旋律发展手法、艺术风格继承并发展了同名唢呐曲中的典型特征,渗透着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是一首中国民间器乐作品钢琴化和钢琴织体民族化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小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为主线 ,提出并论证中国作曲家通过“以歌为媒”的创作道路———将民歌钢琴小曲作为探索民族和声风格的“试验场” ,进行民族化音乐的探索 ,从而证明民歌钢琴小曲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必然产物 ,反之 ,它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储望华作为我国具有影响力的钢琴作曲家,创作了大量艺术价值较高的钢琴音乐作品.在储望华的钢琴音乐作品创作和改编中,秉承了民族化创作理念、富含民族化特征的优美旋律、充满民族化特征的深厚情感,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化钢琴音乐特征.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结合储望华的钢琴音乐作品,进行了其钢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历程和创作特征的深度分析,以期在储望华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实践中能够把握民族化风格特征,完美的诠释钢琴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蕴含着民族传统音乐的精髓。钢琴作为传入乐器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意识的与传统戏曲元素相融合,二者的融合不断挖掘优秀的传统音乐元素,创作出更过具有中国民族精神、气质的钢琴品,不仅推动了中国钢琴民族化道路的发展,还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9.
钢琴音乐作为起源于欧洲的艺术品种,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其创作和演奏上都形成了自已鲜明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民族化特征。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对其民族化特征进行分析,对于今后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演奏、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为切入点,选用作品以二十世纪钢琴音乐为主,深入剖析了中国钢琴音乐对旋律、和声、曲式的民族化改造,并对每类予以系统归纳,文章重在对中国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化特性进行条理性总结,意在对钢琴作品的内在中国传统元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钢琴艺术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国际化、民族化的趋势。源远流长的民族音乐文化背景为钢琴艺术在中国的扎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无比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成为钢琴艺术中国化取之不尽的源泉。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真正应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理。  相似文献   

12.
在舒曼众多杰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幻想曲集》具有很高的演奏和教学价值,也是其钢琴套曲写作上的首次突破。文章通过对其中最具典型的三首小品的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技术类型、音乐形象进行剖析,结合演奏和教学心得,总结归纳出乐曲的侧重点训练技术等问题,并针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文也(1910—1983)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作曲家之一。通过钢琴作品来透视江文也音乐风格的转变。江文也的音乐风格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前为"西日交流",后为"中西合璧"。后一阶段又经历了两个层次的变化,首先是"中西交流",以《北京万华集》等为代表,然后是"中西合璧",以《乡土节令诗》等为代表。最后探讨江文也"中西合璧"钢琴音乐风格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4.
钢琴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众多钢琴改编曲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浸透着原二胡曲作者阿炳与改编者储望华的心血与智慧。该曲风格含蓄凄美,意境深远,柔美宛转,具备较强的民族艺术特征。钢琴曲《二泉映月》的民族音乐创作原则在于弱化西洋和声功能性,和弦更加丰富,采用民族旋法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模仿民族乐器音色,情感更加奔放。《二泉映月》充分借鉴了中外音乐理念,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其民族特色表现在中西合璧,多声交响,线性旋律,五声调式,变奏曲式,意境优美。相信通过本研究能为钢琴独奏曲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推动我国钢琴独奏曲的理论研究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钢琴曲《梅花三弄》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改编曲。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别从创作背景、音乐织体、形象塑造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钢琴曲《梅花三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师范院校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师范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备受业界人士的关注。但是,要真正解决钢琴课程教学在高质量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还必须依靠一线教师的具体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此,针对钢琴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理念与教学实践效果方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把"注重理论知识引导,加强实践训练,大力培养学生的专业从教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与奋斗目标,以期构建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与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钢琴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这就需要吸取更多西方钢琴音乐教育中的经验及优点。本文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为例,分析、阐述、对比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之多元化对我国钢琴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单一、乏味等一系列问题所产生的启示,使我国钢琴艺术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乐句的划分是一种艺术,要求演奏者具备最佳的学识、技巧、乐感和判断。要深入乐句之间内在逻辑的联系,整体的处理分句的表情,才能准确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本文从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基础—句法结构,以及钢琴演奏曲式结构中的分句与演奏的关系入手,以实际钢琴曲谱为例阐述了"起承转合"的钢琴演奏原则。  相似文献   

20.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反映老子哲学观点的"音声相和"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音声相和"强调的是"音"和"声"的相互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只有不同的音调组合在一起构成相互和谐关系的声音才能形成美妙的音乐.而音乐的起源、音乐艺术、政治功能以及"和"的哲学意义都揭示了"以和为美"的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