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迎春 《辅导员》2013,(18):68-69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探究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把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生物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首先,重视学习兴趣的开发和利用。"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动力长生的源泉"。只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  相似文献   

2.
综观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轨迹,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最好的学习方法是:通过自己的发现学习知识。教师只是通过情感培养,优化探究心理;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设"障"置"疑",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一题多变,引导学生求异、求巧探究。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兴趣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活动课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活动课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而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发展综合能力的基础来源于他们的自信心。实践证明,语文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勇于实践、探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牛惠晓 《辅导员》2013,(16):81-82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了实践探究。一、从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性、差异性。教师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抓住时机进行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高涨起来。在课前预习时,我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网络、报刊等资料,这些资源极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生活经  相似文献   

5.
孙景东 《现代语文》2013,(8):104-10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华罗庚说:"语文天生重要,是最基础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张茜 《成才之路》2014,(13):49-49
正《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概念,是每一个教育者追求的最理想目标。怎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也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最困惑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邵捷 《黑河教育》2014,(2):43-43
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造素质为主,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创新精神。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欲为前提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这样就会很容易地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相似文献   

8.
张婷 《考试周刊》2010,(39):187-188
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芹 《学子》2014,(2):51-51
正数学课程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尤为重要,特别是低年级的老师,要从兴趣、方法、效率、应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通过"让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来培养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习的原 动力,学生只有对某学科感兴趣。才 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也才会积极地去探究 和掌握这门学科。那么,作为地理教 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引用趣闻轶事制造悬念,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探究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把教与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在生物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首先,重视学习兴趣的开发和利用. "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动力长生的源泉".只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有了兴趣,学生愿意学,才能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的确,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的基础,而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核心。要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  相似文献   

13.
1 科学探究的前提是师生情感的沟通和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由"情"出发,以"情"牵引.在这里,情感指的是兴趣,也只有有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培养出较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了解学科差异,培养学生质疑、创新意识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有效地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1.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阶段核心基础性课程,承担着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责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真正体验科学探  相似文献   

16.
傅美娟 《学子》2013,(5):74
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兴趣是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创新。因此,教师要采取各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游戏学习法"激发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抓住了它就会使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出现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局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素质,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教师驾驭问题能力的基础."学"源于"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去展示自我能力,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去感受成功的快乐.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经验有三点:以"新"激趣;以"广"激趣;以"评"激趣.  相似文献   

18.
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关键是教师怎样来对待。本文从"自主纠错,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巧用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待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将错就错,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反省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善用错误,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六个方面,阐述了"错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找出来".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找出来"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学习为核心".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  相似文献   

20.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宗旨在于:让学生生活得更好,善于分析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新课程改革摈弃"满堂灌""填鸭式"等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1.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