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N掺杂氧化锌催化剂,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染料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掺杂氧化锌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具有疏松多孔蠕虫状结构的膨胀石墨片层表面,膨胀石墨为N掺杂氧化锌提供高浓度的三维降解环境,在紫外光区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佳条件下降解1h,其降解率可达92%,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后降解率仍比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铈掺杂的纳米氧化锌.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4+成功掺入ZnO中,结晶质量良好,粒径约为10.7 nm;UV-Vis曲线有红移现象.产品的光催化活性以亚甲基蓝(MB)为评价模型,对掺杂比例、表面活性剂种类、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优条件.即最佳的掺杂比例为n(Ce):n(Zn)=0.05、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3.0 h.同时考察了染料溶液起始pH值以及催化剂的用量,光照时间等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溶液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7~8、催化剂的用量为5 g/L、光照时间2 h后降解率可达85%以上.在上述条件下,催化剂对实际染料脱色率达87.67%,CODCr去除率为63.5%.  相似文献   

3.
采用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粒径为100 nm~300 nm 的 Zn1-xNixO (x=0,0.01,0.02,0.03,0.04)纳米粉末.使用 SEM、 XRD、荧光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中镍的最大掺杂量为 x=0.03,超出以后会析出氧化镍晶体.随着镍掺杂量的增加,镍掺杂氧化锌的紫外吸收限发生红移,能带宽度逐渐降低,紫外光区的吸收减弱而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镍掺杂氧化锌发射光谱发射峰强度减弱、宽化,并出现一些新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4.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铁为杂质添加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掺铁TiO2粉末。通过改变各原料的配比和实验条件对凝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光下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和不同锻烧温度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量为0.01%(摩尔比)、煅烧温度为450℃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商洛某铅锌尾矿库的铅锌冶金炉窑渣制得的醋酸锌为锌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制备掺杂金属离子的ZnO粉体。以水体中亚甲基蓝(MB)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对各掺杂样品掺杂配比进行优化,考察了光源条件对各掺杂ZnO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ZnO循环使用的光催化稳定性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掺杂Sn、Ag、Al元素的纳米ZnO,在Sn、Ag、Al与Zn配比分别为1:9、1:40、1:20时,各掺杂样品的催化活性较高。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各掺杂ZnO样品较纯ZnO对可见光的吸收有一定的增强,在可见光下降解180 min后,相应MB溶液的降解率分别达70.8%、64.8%和53.0%。通过循环测试发现,掺Sn氧化锌样品循环使用3次后,其光降解率仍在95%以上,循环5次时,其光解率仍高于90%。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热解法制备了多孔氮化硼(BN),通过浸渍法将纳米级氧化锌(ZnO)颗粒负载到氮化硼载体表面,制备了可在可见光响应的ZnO/BN复合光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其表面形貌、光学活性以及晶体结构。在模拟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的条件下,通过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方式,对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nO/BN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活性均较高。当模拟紫外光照射60min后,亚甲基蓝的催化降解率达到了92.37%。同时,通过淬灭实验研究了提高光催化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稀土钐改性TiO2光催化性能有很大的争议,基于此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和不同温度下煅烧的光催化剂,通过XRD和亚甲基蓝的降解实验,探讨了煅烧温度、空气流速、催化剂用量和掺杂量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00℃,掺杂Sm^3+为1.2%,空气流速达到1.3L/min,催化剂用量为1.5g/L时,催化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银的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掺银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考查了催化剂掺银量、催化剂总用量、甲基橙溶液浓度及降解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3%掺银TiO2样品比表面积高达132.2 m2/g。掺银TiO2中的银钛原子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均影响光催化活性,银的掺杂量为3%时,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3%掺银TiO2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3g/L。降解率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光照降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光照20~30min之间,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9.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硝酸银为银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银的纳米Ti02。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掺银TiO2为催化剂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考查了催化剂掺银量、催化剂总用量、甲基橙溶液浓度及降解时间对甲基橙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样品颗粒细小均匀,3%掺银Ti02样品比表面积高达132.2m^2/g。掺银Ti02中的银钛原子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均影响光催化活性,银的掺杂量为3%时,纳米TiO2光催化活性最高,3%掺银TiO2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3g/L。降解率随甲基橙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光照降解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光照20-30min之间.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0.
微/纳米氧化锌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无机材料。本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用乙酸锌、草酸和无水乙醇制备微/纳米氧化锌,分别从反应物浓度、表面活性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草酸乙醇溶液和乙酸锌溶液浓度分别为0.6 mol/L、0.9 mol/L时,pH为1,按质量比1:1复配的比例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煅烧,测得所制备的氧化锌纯度高,晶型良好,粒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以[Zn(NH3)4]2 为前驱体,在不同的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多刺球状、镂空球状、花状、铅笔状、棒状等微观形貌的氧化锌, XRD结果显示氧化锌是六方相纤锌矿结构,就溶剂对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水中碳酸测定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然水体中碳酸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平衡关系;指出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水中碱度的第一终点应显粉紫色,第二终点宜采用甲基红一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测定游离二氧化碳要用双样测定并严格控制滴定终点;各种碳酸的含量可与pH值、硬度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不同掺杂量的纳米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UV-Vis分析,并在紫外光源下对降解甲基橙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测定.最后建立L-H模型和GM(1,1)模型,考查了Mo/TiO2对甲基橙的降解动力学,并对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TiO2当煅烧温度为500℃时,Mo的最佳掺杂量为0.05 mol%.L-H模型对有些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存在偏差,且Andrews型稳健回归优于最小二乘算法的模拟结果.而GM(1,1)模型对Mo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能进行很好的实验模拟.  相似文献   

14.
Al-TiO_2介孔材料对溴甲酚绿可见光降解的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相反应法制得的铝掺杂二氧化钛(Al-TiO2)介孔材料研究了该材料在可见光下对溴甲酚绿的光降解性能及作用因素对降解动力学的影响,探讨了可见光催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的Al-TiO2介孔材料与P25-TiO2粉体对溴甲酚绿溶液的可见光降解行为均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298K,pH=6.4、催化剂的用量为1g/L、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为0.03582mmol/L时,Al-TiO2介孔材料的反应速率常数是P25-TiO2粉体5.2倍;当催化剂的用量为4g/L时,能获得最大的反应速率常数0.09677min-1;溴甲酚绿的初始浓度越低,反应速率常数越大,降解越彻底;温度每升高3℃,Al-TiO2介孔材料的可见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依次提高1倍,高于P25-TiO2粉体的增大倍数;在298~304K范围内,Al-TiO2介孔材料对溴甲酚绿可见光降解以空穴氧化为主,其表观活化能比P25-TiO2粉体降低23.7%.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晶型和相应颗粒尺寸的纳米氧化铝粉体;通过XRD分析及TEM表征,分析勃姆石凝胶-经干燥烧结后的氧化铝晶型相变及相应颗粒尺寸分布变化,800℃至1050℃γ-Al2O3向θ-Al2O3相变过程中颗粒尺寸变化不大,到完全相变为α-Al2O3时,颗粒尺寸急剧增大,并有大颗粒形成;同时对不同晶型和对应的颗粒尺寸纳米氧化铝粉体样品的红外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边吸收的蓝移、红移主要由晶型和量子尺寸效应共同作用,但晶型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滴定水样总碱度中终点确定和指示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水样中总碱度含量与滴定等当点的变化关系和甲基橙在不同PH值时的颜色变化情况。试验了可用于滴定水样总碱度的常见10种酸碱指示剂。结果表明,用溴甲酚绿指示剂终点优越,颜色突跃清楚。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Mn-Al共掺杂Zn O粉末。用XRD分析了粉末的晶格结构。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纤锌矿结构。当Mn(1wt%)掺入纯Zn O时晶格常数明显变大,这表明Mn已经进入了Zn O晶格,且Mn离子处于正二价态。随着粉末中Al浓度的增加,发现晶胞参数a,c开始略有减小,而后随Al离子浓度增大而变大。确定了在Mn(1wt%)掺杂的前提下,Al对Zn O掺杂的最佳浓度为2wt%。  相似文献   

18.
运用机械力化学方法对煅烧法所获得的氧化铁进行超细化和表面改性.研究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用量及对其性能的影响.为获得粒径均一的超细氧化铁,通过在不同球配比和不同球料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最佳球配比和最佳球料比.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一系列Eu^3 (Tb^3 )和phen共掺杂的杂化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考察。在所有样品中除了掺杂浓度为1%的样品外,其余材料均为透明块状且无裂纹。所有材料在紫外灯照射下,发出明亮的红光(Eu^3 掺杂)和绿光(Tb^3+掺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