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最先进的生产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最有效的推进器。“让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口号。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的普遍实施,教科研工作在广大中小学蓬勃开展。当前,各地已掀起开展教育科研的热潮。很多学校都提出了“科研兴教、  相似文献   

2.
我区地处东南沿海,乡镇、农村学校占90%以上,教育教学设施基本完善,师资队伍相对完备,迎着课程改革的潮流,应该是学校教育科研迅速发展的契机,但事实上学校内部真正参与科研教师并不多,教育科研只集中在少数人中,多数教师抱着敬而远之的心态旁观着,积极的科研氛围尚未形成,科研兴校更多的还停留在口号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的作用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纷纷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口号,教师科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欣喜的景象。本就教师科研的指导思想、选题范围、研究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陋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要求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成为直接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但另一方面,很多中小学教育科研还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益还十分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素质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科研的作用亦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校也纷纷打出了“科研兴极”、“科研强师”的口号,教育科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欣喜的景象。但在这刚刚涌起的科研热潮之中,却隐含着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研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学校都将"科研兴校"作为办学目标提了出来,争做科研型教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校整体改革"为主线,回顾了东北师大附中50多年"科研兴校"的成功之路,从学科改革的发展与成熟、学校整体改革的实施到学校整体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的过程.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对新世纪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创造性布署的规划,提出了教育科研管理的"三化"和"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根本性和突破性的变革,作为课改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才能实现自己和课改同步成长。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这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为进一步走好"科研兴教"这条路,必须着力解决好农村小学开展教育科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先生曾说:“1985年我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当时不仅未见成效,反而引起一些怀疑,有人当面斥我为天方夜谭。”时间过了不到20年,情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小学教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扩大学校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有人曾说教科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成为时兴的口号,无论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群体的各种评优晋级,教育科研能力、成果都是其重要的甚至是一票否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达到科研兴校的目的,是我校重要的办学方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手段,改革旧的教育质量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普遍共识;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把"教育科研工程"作为学校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促进学校教育质量长效发展,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学校教育科研正在切实发挥对教育教学"引领方向,促进教研,推动教改,提升素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科研是教育的先导。一切教育行为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教育科研,教育决策和管理需要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需要教育科研,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目标。怎样才能搞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达到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目标?我认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对引发学校变革、生成学校自主发展能力有巨大的推动力,它是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的有力保证。当前,科研兴校的理念不仅仅是促进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句时髦口号,而且正在成为多数学校校园内蓬勃兴起的文化现象。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文化?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科研文化是在学校实施"科研兴教"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等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要求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成为直接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但在很多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口号的层面上,从事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不少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益也十分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主体,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育科研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取得。在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老师说得好.教育是科学,科学要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要创新……近年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确实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涌现出了不少颇有成就的教改新人。但教育科研的口号人为过热,“成果”过滥且与一线教学“两张皮”的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一些不健康因素已经或即将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5.
教育科研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近年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科研兴校"是依靠运用教育科研理论方法,提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实施"科研兴校"的战略,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华涛 《教书育人》2011,(26):46-47
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把握立足点,明确着眼点,选准切入点是科研得以"兴教""兴校"的根本保证。立足点——教育科研必须与学校改革方向相一致开展学校教育科研,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解决新问题,了解新情况,寻找新方法,是学校教育科研懒以生存的立足点。1.在研究主题的形成中,力求学校  相似文献   

17.
“向科研要质量”是当前一句时尚话语,“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教育同仁的共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的科研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育科研不断深化,才能使课程改革逐渐完善。因此,教育各级都非常重视教育科研,以此推动课程改革。但是,同城市相比,目前农村镇乡级教育科研开展不畅,除办学条件、教师素质之外,  相似文献   

18.
正"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呼声响彻全国。当前,教育科研工作已公认为是提升学校教育品质的重要措施,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强大助推器。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建校58年,现已成为融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为一体的公办国家级重点学校,2012年又被教育部等三部委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作为大连市教育研究基地学校之一,学校自上而下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教师敬业、乐业、专业。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育科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开展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已经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校师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实践新理念、探索新方法,成为新课改中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天,“科研兴校”已经成了不少学校最响亮的战略口号和最自觉的实践行动,而“做一个科研型的教育者”也成为许多普通教师的崇高追求。 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学校,教育科研已经远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正在变味。教育科研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而正在沦为“伪科学”。 “伪教育科研”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 一、眼睛向上,追赶时髦 大约10年前,上级有关部门强调各学科教学都应体现德育渗透,于是,有位生理卫生教师便申报了一个“生理卫生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课题,一年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