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问题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越发凸显,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历史学科教学要做到史论结合,要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和考证帮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回顾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史实缺失"、"学生教学主体性的缺失"、"生成性问题的缺失"等等是导致课堂缺乏出彩点的重要原因。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上好一堂高中历史课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从强调"双基"到强调"三维目标",再到目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变化,折射着人们对于教育本质认识的升华与突破。以"教学立意"领航历史教学,正是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提炼、概括,形成能够统揽、引航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缺失应有的"维度""温度"和"高度",历史教学中"‘人’的缺席"现象比较普遍,而此类研究及实践,将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的重史实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备考教学轻思想引领、重统一答案轻思维训练、重知识重组轻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重心。历史解释,是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建构历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可从"厘清解释的基本史实""建构解释的史实关联""形成解释的历史意义"三个层面落实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4.
历史课堂普遍存在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利用多媒体,剪辑影视资料和历史图片,还原历史""历史与时事相联系,古为今用,增强历史的现实感""对历史进行辩论、演绎,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进行课外探究""开展大历史教学,合理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元素"这五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凸显了研究性学习,强调了探究能力的培养,似乎历史知识的记忆显得不重要。殊不知,再认、再现历史课程的主干知识,既是发展学生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基础,也是养育学生人文情感的前提。准确记忆历史知识是探究问题的第一步,没有史实的具体再认,没有史实的大量储备,忽视基本知识记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目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只有发展记忆思维能力,学生才能不断提高分析、概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实现课堂深度学习的有效载体.文章以高中历史《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一课教学为例,提出了"精选情境素材,优化问题情境""梳理知识脉络,生成问题链条""基于问题解决,组织探究活动""捕捉课堂生成,引发连锁问题"等深度学习视角下历史教学问题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变化,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还比较广泛地存在着一些细节性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和课堂小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作业""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谈了一些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的细节性问题及有关处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应该是整体把握而非孤立执行。基于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应该要具有三大元素即"有史料""有体验""有价值"。1.有史料。历史的史实早已成为过去,不可重现。我们要了解过去,就必须通过史料。史料  相似文献   

9.
教学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一直受到专家和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有效设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有效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四适"原则等角度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运用史料作为探究历史问题证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史实,培养学生辨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试图从史料在教学中的分类、作用及运用,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鲍丽倩 《历史教学问题》2015,(3):130-132,30
<正>历史学是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由对史实的客观表述和主观认识两部分组成。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引入到历史课堂中的"对史实的客观表述"称为史实型材料,把"对史实的主观认识"称为观点型材料。正是由于这两类材料的客观及主观的本质差异,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也是大相径庭的。但是,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将史实单纯看做记忆对象,以及将观点当做史实、以论带史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对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语     
<正>从强调"双基"到强调"三维目标",再到目前强调"学科核心素养",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表述变化,折射着人们对于教育本质认识的升华与突破。以"教学立意"领航历史教学,正是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提炼、概括,形成能够统揽、引航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缺失应有的"维度""温度"和"高度",历史教学中"‘人'的缺席"现象比较普遍,而此类研究及实践,将有利于改变目前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的重史实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备考教学轻思想引领、重统一答案轻思维训练、重知识重组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新课改理念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高中历史教学,但在基层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纰漏:比如有的课堂看似精彩,但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有的课堂因缺少教师的相机诱导而显得毫无层次感、逻辑感;有的课堂主题缺失,课堂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上,没有重视并挖掘隐藏在历史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教育价值等等。概言之课堂教学既无思想立意,亦无鲜明的教学主题,即"课魂"缺失,而没有"课魂"的教学只能是"一盘散沙",故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急需呼唤"课魂"。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告诉学生过去"是什么""为什么"的阶段,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探究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一、情景体验,让历史与现实合理交融历史课堂往往由于讲述过去的事情而使学生感到陌生又遥远,许多学生只愿意听老师讲故事,侃历史,怠于独立的思考。如何拉近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15.
邓小菊 《考试周刊》2012,(27):138-139
历史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历史教学从某种局面上讲就是历史探究教学。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历史探究,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如教材陈旧、教学注重对史实本身的讲解、缺少与现实的结合、教学手段单一等。因此历史教学应融历史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于一炉,并辅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考核的改革,使历史教学真正发挥它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表述历史事件和回答问题时,或以今代古,根据生活经验随意想象;或张冠李戴,不符合具体的历史情境;或“文采飞扬”,却不知所云,令人啼笑皆非。这些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语言缺失”,但从深层上分析则是史实不清、理解错位、缺乏历史感等等。揭示出这种“学情”,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历史语言的特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品德探究式学习活动中,问题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影响着接下来的探究活动的进行。实践证明,采用"深入学生生活,设计趣味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找准探究核心,设计简洁性的问题"等方法,能够使品德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19.
营造初中历史课堂和谐教学氛围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被动接受;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历史课堂应该是师生的积极互动与和谐融洽的氛围,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于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史料,使学生能从多角度接触史实,激发学生思维;引进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发展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等措施,对营造初中历史课堂和谐教学氛围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历史的复杂性,把主要精力花在总结所谓的"规律性认识"、灌输绝对化的"××决定论"上,让学生机械模仿、死记硬背,存在着教学简单化的倾向。为此,从还原历史复杂性的视角,提出重构历史教学的主张,通过历史移情、研读史料、问题探究等方法,丰富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