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2年11月8日,是我国第13个记者节。每逢此时,新闻界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对广大记者而言,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不妨趁暇静思一些有关记者的"原点问题",并以此观照自身从而明晰"何所来、何所去"。在当下,这种"原点思考",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做新闻,梦寐以求的首先是遇到大事件、碰到大人物,因其"大",关注度就高,成就感当然也随之增加;其次是希望每天都有突发事件,记者亲赴现场,新闻报道一挥而就,有上阵杀敌的畅快淋漓;再次就是寄希望于"猛料",做出  相似文献   

3.
<正>当记者,做新闻,梦寐以求的首先是遇到大事件、碰到大人物,因其"大",关注度就高,成就感当然也随之增加;其次是希望每天都有突发事件,记者亲赴现场,新闻报道一挥而就,有上阵杀敌的畅快淋漓;再次就是寄希望于"猛料",做出  相似文献   

4.
“旧闻”如何“翻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丽 《军事记者》2007,(12):26-27
一名优秀的记者,不仅要有敏锐的嗅觉,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新闻线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闻作品",而且还要有从"旧闻"中发现"新闻",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硬功。  相似文献   

5.
陈钢 《新闻知识》2015,(3):107-108,96
在突发事件、重大活动、热点问题、重大调研等"显性新闻"之外,围绕新政策、新趋势、新民情等"隐性新闻"开展日常就地调研挖掘新闻,是媒体记者的一项基本功。能否抓住机遇把"大新闻"做出"高大上",是记者职业素养和水准的体现,同样,在表面相对平静之下让日常"小新闻"出彩,也反映着记者的发现力、采集力、写作力。根据笔者多年新闻工作体会,让日常就地调研不断"出彩",一要克服审美疲劳、保持职业热情,二要坚持"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在北京的一次针对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赴云南、山东两地对媒体、企业的调研数据撰写而成。本文认为在当下中国,记者的职业地位在社会中显著下降。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记者"自我认同"的贬斥与"社会认同"的错位。即记者的"自我认同"从"无冕之王"滑向了"新闻民工";记者的"社会认同"总在"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宣传者"、"社会建设参与者"的角色中纠结与调和。记者们趋向于将自身定位为"舆论监督者"、"客观记录者",而官方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宣传者",部分企业家和民众又趋向于将记者定位为"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后两者的定位都与其"自我认同"发生严重的错位。这导致了记者职业神圣感的丧失、职业伦理的下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加速了记者职业地位的下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闲笔"虽妙,功夫却在这寥寥数笔之外。除了"眼到口到手到",还要"入境入情入理",才能酝酿出恰到好处的"闲笔"。而编辑则要多一些"量体裁衣",少一些"削足适履",不应把记者文稿里那些"闲笔"轻易勾掉。  相似文献   

8.
彭潮 《新闻前哨》2013,(5):28-29
一、避免"照猫画虎"提倡层层深入"刨金砖"记者不是"说啥写啥、看啥写啥"的简单"录放机",不动脑筋、"照猫画虎"的记者不是好记者。案例:有一篇报道成宁工业发展的稿件,这样写:"眼下,咸宁正涌动大投入、大建设热潮;今年头两个月,该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9.
用心"走转改""走"出好新闻心系群众走基层。新闻报道首先要选题,"走基层"指明了记者的选题方向,也就是说基层在哪里,新闻的报道对象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基层就在哪里;走进群众就是走进基层。基于这样的认识,江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走转改"新闻报道的选题集中在过去很少走、不愿走、走不了的"第一线",集中在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盼望记者  相似文献   

10.
董秀芳 《新闻战线》2012,(8):99-101
驻地记者应善于在"大同"中寻"不同",从同质题材中捕捉令人叫好的独家新闻,产生与众不同的影响力。走出去,下到最基层去,下到基层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和行业中去——这是"走转改"活动开始后,几乎所有新闻单位向编辑记者提出的共同要求。一时间,"一  相似文献   

11.
山西现"记者村",无业青年争当假记者敲诈煤矿."当记者",在山西忻州已渐渐成为城乡无业青年的一种"职业".这里已经出现了忻府区合索、曹张乡的令狐庄和原平市的神山村等当地闻名的.记者村".这些"记者"的目的只有一个,敲诈煤矿等单位的钱财.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一次新闻工作者的培训班上,一位副教授讲到合格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时说: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他所说的"过人的思想",应该是近似于新闻敏感性,而且是超常的敏感性。我很赞同这位副教授的见解。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反映了新闻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说明记者应当具备一种敏锐地发现和判断一件事物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超于常人,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要超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党报十分注重增强评论记者的眼力、脑力、笔力,但轻视评论记者的调研、采访,使评论记者的"脚力"成了"四力"的"短腿",导致评论记者撰写的评论作品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隔靴搔痒、缺乏实效性,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苍白无力、缺乏战斗性。本文分析了党报评论记者缺乏"脚力"的原因、表现,从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政策倾斜、破"潜"立"明"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评论记者"脚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不少党报十分注重增强评论记者的眼力、脑力、笔力,但轻视评论记者的调研、采访,使评论记者的"脚力"成了"四力"的"短腿",导致评论记者撰写的评论作品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隔靴搔痒、缺乏实效性,枯燥无味、缺乏生动性,苍白无力、缺乏战斗性。本文分析了党报评论记者缺乏"脚力"的原因、表现,从提高认识、建立机制、政策倾斜、破"潜"立"明"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评论记者"脚力"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有些报纸的会议消息,为什么至今少不下来,短不下来?其原因之一是:“盛情难却”。记者案头的“请柬”(及类似请柬的电话、口信)总是接连不断,热情邀请,情真意切。记者觉得"盛情难却",去了。主人见记者光览,总是倍加关照,设"宴",赠纪念  相似文献   

16.
安利 《记者摇篮》2007,(8):10-11
所谓"两把板斧",我个人认为:就是记者在舆论监督报道采访中,对被采访者的两种技巧如何巧妙恰当的运用。一、采访中的"软手"通俗地讲,"两把板斧",即为采访中,记者的"软硬兼施"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杜鹃 《新闻与写作》2007,(11):62-62
现在不少电视台记者都喜欢在镜头前"露个脸儿",以为记者一"露脸儿"就是现场报道,就会有现场感。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用现场的语言解  相似文献   

18.
此文提出的"红包"问题,很值得记者、编辑、通讯员同志高度重视。现在企业和一些部门借新闻发布会、产品鉴定会之机.假"劳务费"、"辛苦费"、"车马费"、"误餐费"诸多名义,给到会记者发"红包",少则数十元.多则几百元,其实质是笼络记者达到发表新闻之目的。此类事发展下去,将会败坏党报和记者队伍的声誉,也使报纸版面混乱不堪。因此,不仅记者应该谢绝"红包",企业和有关部门也不应再发"红包"。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没有做过新闻调查的记者算不上真正的记者。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把新闻调查记者称作"警犬记者",他认为"从新闻媒体发展的历史看,警犬记者被看作最崇高的媒体人,而公共新闻又强化了新闻界的基本使命——舆论监督。……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20.
驻地记者与编辑部记者相比,离新闻发生源近,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拼抢地方新闻。但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的极大改善,驻地记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有所弱化,不少当地发生的重大新闻,往往编辑部的记者也能做到"早知道",他们"一竿子插到底",获得抢发新闻的先机;有的重大题材,也由编辑部派出记者采访,驻地记者仅为配角而己。那么,在新的形势下,驻地记者怎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在浙江日报台州记者站当了4年驻地记者,我的体会是,驻地记者要有所作为,搞好报道,关键是要适应新的形势,切实做好"足"和"腰"两字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