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项目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的学习载体。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获得实用的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更好地认识生物学现象与规律,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实践学习的能力素养,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提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等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项目式学习与生物核心素养的内在关联,以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中“家蚕的生殖与发育”项目式学习为例,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开展生物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为初中生物的项目式学习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项目式实践活动是基于项目式学习和学科实践,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通过完成任务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构建,彰显实践育人价值和提升核心素养的综合性教学策略。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为例,阐述项目式实践活动策略是课前开展项目调查实践活动,课中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展示项目实践成果及表现性评价,课后开展项目拓展实践与持续性评价,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生物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单元教学设计不仅要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还要有合适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以评价核心素养达成效果.单元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出发,围绕控烟主题设计一系列进阶式表现性评价任务(如阅读并梳理吸烟有害健康系列资料、设计实验、制作模型、制作控烟海报等),并...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目标及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传统以课程知识教学为主的灌输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要将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变为以培养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将教师主体的灌输教学转变为学生主体的教学形式,才能有效提升生物学科教学的实效。基于此,文章以学习单元重建为核心,阐述其内涵及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进而具体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学习单元重建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推动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一线生物教师的视角,分析了STEM理念下师生任务的变化,探讨将STEM理念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以数学思维、合作探究、工程思维、制作模型等促进初中生物教学,切实可行地培养学生STEM素养以及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以“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为例,先后进行了知识点零散教学、内容适度整合教学、STEM理念下教学三个阶段的探索,实践证明STEM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学主题式教学,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同时,探索了STEM理念下主题式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能够帮助教师了解生命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等正确的生命观念。生命观念是初中生物课程核心素养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物质、结构和相关规律等方面的认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大单元教学是指以真实教学情境的项目式和主题框架式学习。基于此,本文对生命观念指导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分析,了解到了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得出了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为初中生物教师课堂教学实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殷璐 《辽宁教育》2021,(3):14-15
初中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课程.小组合作是《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实现方式,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式学习,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意识、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处理,用学生喜欢而又能达到学习目的的方式,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过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初中生物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方式。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拓展视野、贴近生活,有效提升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保证生物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初中历史与社会项目式学习范式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定主题,创情境,善思辨,妙评价”四步研学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习“内驱力、体验力、思维力、迁移力、反思力”为主要目标,以及课堂观察诊断评价、SOLO分层评价、表现性评价为激励手段的项目式联动学习范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而有效落实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需要从课程视野研究STEM学习,明确其课程目标、开发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建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措施及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机制。STEM学习的项目应以工程实验为起点,围绕各学科核心概念设计项目,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是STEM学习组织的关键;精准设计项目、提高选择性,确保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恰当互补,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STEM实施的保障;在STEM评价中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自主发展评价与社会参与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12.
康淑艳 《天津教育》2023,(30):122-124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研发和社会经济建设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其中。STEM是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的跨学科教育理念,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STEM教育理念,有助于打破学科间的间隔,跨学科整合生物知识,使学生从更加多元化的角度看待问题。此外,学科知识的相互融合强调生物学实验活动的体验感,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和讨论实验现象的热情,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框架,为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STEM理念渗透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式学习教学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而表现性评价,可以通过构建真实的情境来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加强表现性评价在项目式学习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评价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初中科学项目式学习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表现性评价方式的应用,做好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以及表现性评价表的制定,进而对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为教学内容和策略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实证意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落实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为例,论述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并阐释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薛玉 《中国教师》2023,(12):61-65
表现性评价能够检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情况,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则,笔者确定了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素养目标,尝试在初中历史预习作业中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发基于学习进阶的表现性评价量规。具体实施路径如下:教师通过对话式批语,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从而确保学生深度卷入评价的全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在评价中所呈现的素养表现,对原有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基于进阶式评价量规的作业讲评为学生明确最近发展区,以提高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实证意识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落实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文章以初中生物光合作用为例,论述产生论证和评价论证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并阐释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经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从概念做基础、实践活动作为切入点等四个方面,对学科素养融入初中生物课堂的路径进行详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评价乏力是制约辨析式学习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这一教学困境应坚持教—学—评一体化,优化评价,促进辨析式学习。首先,细化课堂培育的学科素养与能力目标,以层次化、具体化的目标引领教学与评价活动;其次,从课程标准与学习者为中心视角,优化介入情境与任务的学习设计,夯实素养培育的着力点;再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9.
从大单元视角开展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教师站在更高视域整合问题,优化项目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智慧教学环境则在一定程度上为项目式学习开展提供便利。本文基于智慧教学环境,分析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策略,以期将两者深度融合,适应课程改革新需求,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江苏省教育教学课题"基于学习力发展的初中生物‘创课’研究"的研究背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开发课程资源、改进实验设计、创新活动设计类小课题研究,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动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生物学习毅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