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现代动画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近几年不断有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在大众视野之内。纵观中国动画艺术近90年的历程,国产动画电影在曲折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在瓶颈中创新,从而走进当代世界。在后现代主义审美时代,国产动画电影不断确立其当代性的过程,也是自我民族性确认和回归的过程。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如何以民族话语来谋求创新发展,是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艺术前沿命题。  相似文献   

2.
向志敏 《今传媒》2024,(2):63-66
母题是文学电影叙事的动力因素,是整个叙事结构的潜在构成要素。神话母题是神话学中常见于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共同主题或元素。国产动画电影中两个常见的神话母题“人蛇恋”与“英雄之旅”,集中体现于2019年的《白蛇:缘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运用“神话母题”讲好国产动画电影故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神话母题在动画电影叙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雷宇恬 《视听》2022,(4):118-120
神话一直是中国动画电影探索民族风格之路上的重要题材来源.国产的神话改编动画电影在母题选取的策略上,糅合幻想与现实,又选取兼顾虚拟性与可塑性的神话原型;在叙事策略上,根据社会情况进行适应性更新,显示出高度的人文关怀;在内核表达上,国产动画电影对神话原型的朋克路线进行镜像描绘,达到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使得我国改编自神话...  相似文献   

5.
苏菲 《传媒》2017,(12)
近几年动画电影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上看,以日本为代表的动画电影产业一直占据着世界领先位置.就我国来看,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电影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之最.从上世纪戏剧题材的《马兰花》,到历史题材的《秦时明月》,再到儿童题材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故事性和呈现方式上,国产动画电影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国内观众的好评.动画电影的不断发展,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推动了我国动画产业乃至传媒、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特的受众群体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我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依然滞后,这不仅是由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同样还因为国内动画电影表现要素和叙事方式的不合理.为此,研究者有必要从术到学,从实践到理论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总结归纳,这不仅是研究动画电影本身的需要,也是不断推动动画电影遵循自身规律健康发展的需要.由陆方老师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的《动画电影符号学》一书,便是对当前动画电影的系统研究.该书运用符号学一般原理,通过对优秀动画作品的表现要素和叙事方式进行分析,揭示了动画电影表现手法与受众对动画电影辨识度之间的联系机制,能够帮助我国动画电影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准确表达动画作品的意义与内涵,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动漫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今年是中国动画诞生80周年。80年前,即1926年,从南京迁居上海的万氏兄弟,在美国动画的启发下,结合中国皮影戏等艺术手法,制作拍摄出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电影《大闹画室》。这距动画的发明,即1906年美国人拍的简笔线条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不过20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国产动画的发展走过了两段“快车道”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950年到“文革”前夕,这是国产动画迅速发展、成熟的时期。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组南迁上海,入组上海电影制片厂。漫画家特伟当时是负责人,万氏兄弟、钱家骏等专家也先…  相似文献   

7.
姚抒岑 《视听》2023,(4):33-36
跨媒体叙事是一种融合文化的呈现,融合由“自上而下”的公司资本推动,而“自下而上”的消费者反向作用也成为跨媒体叙事的新动力。纵观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抱持开辟“中国动画电影宇宙”的宏大愿景,开发端整合中国传统文化IP资源,将其作为建构跨媒体叙事“元文本”的可行性路径,消费者摒弃被动的参与者身份,试图与开发端形成“协作”关系,“主动探索”的参与模式成为跨媒体叙事语境下消费者的显著特征。中国动画电影所展现的跨媒体叙事在当下处于萌芽阶段,但仍然勾勒出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理想图景。  相似文献   

8.
冯国慧  林盼鑫 《视听》2023,(4):47-50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取材自中国神话故事,构建全新“封神宇宙”,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用现代性的表达方式重塑神话人物。影片通过对杨戬丰神俊朗的外貌设定、重情重义的性格塑造,刻画了一个文饰与品藻一致、神性与人性共存的“乱世战神”形象。影片中“杨戬”的角色塑造尽显内外兼修,其外在形象与角色性格相伴相宜的“文质彬彬”的塑造核心和审美内涵,为动画电影改编传统神话故事、重塑神话人物的创作增添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前所未有的国产动画电影集中上映,却遭遇前所未有的惨淡票房的集体性“露短”。国产动画电影在经历2009年短暂的“喜羊羊”大冒进之后,再次跌入谷底。不可否认,白2004年中央明确将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特别强调着重发展动漫产业以来,一系列的政策给这个产业带来从没有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可是,随着动漫基地、动漫公司及动画作品在全中国范围的急速增加,至今,却仍几乎没有一部获得较普遍好评的影视动画作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受众视角解读国产动画电影《熊出没》的品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伟 《传媒》2015,(24):66-68
国产动画电影从政策引导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票房号召力的院线明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国产动画、合作动画、进口动画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当《熊出没之夺宝奇兵》票房收入高居动画电影之榜首时,人们开始分解国产动画的概念,并开启了全新的品牌化动画时代.本文基于全受众视角,以《熊出没》为例,提出动画电影的品牌定位原则及发展策略,并深入分析品牌建立和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徐姗  韩青芩 《新闻世界》2013,(5):255-257
国产动画电影对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典型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新近国产动画形象"喜羊羊"与"中国梦"内涵的对比,探讨当今国产动画形象在"中国梦"主题上的表现与中国形象塑造上的不足,并着重从动画形象的显性特征和"美国梦"主题电影《功夫熊猫》的热映分析中国青少年群体关于动画形象的审美走向,进而找出国产动画改善传播效果的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产动画经过不断发展,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但从整体来看,国产动画的市场格局却存在被低幼动画电影所主宰等诸多弊病,直至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高票房出现才打破这一局面,这一事实也向受众证明了中国也能打造囊括成人观众群的优秀动画片.时隔一年,2016年再次掀起国产动画电影热潮,12年磨一剑的跳票大户《大鱼海棠》和由真正好莱坞班底护航的《摇滚藏獒》同日上映,满足了观众多年的期待与等候,其中《大鱼海棠》首日的近7000万票房成绩,不仅超越了年初《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的首日票房,更是远超作为国产动画冠军《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同期成绩.然而,随着大量的国产动画走上银屏,其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也逐渐显现,分析国产动画发展的困境和其原因,探究解决之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使事物奇特化的艺术手法。它的奇特之处在于不断给予受众持续的新鲜感,延长或改变他们对人物和情节的自动感知,在细细地咀嚼和品味中,形成渐进的审美效应。将“陌生化”艺术手法运用到以神话为题材的国产电视动画中,把握住动画叙事中的奇特程度与理解范畴,便会与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理念同频共振。本文通过“陌生化叙事”与“讲好中国故事”两个角度对我国神话题材电视动画的叙事策略进行探寻,以便为形成以抒写家国情怀、讴歌精神力量、提升审美价值为方向的神话题材叙事的新业态和叙事新亮点提供理论支持,从而使神话叙事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付李琢 《青年记者》2016,(11):68-69
2015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以黑马之姿取得9.56亿元票房,不但创造了国产动画票房纪录,更打破了《功夫熊猫2》保持的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圣归来》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偶然之下隐藏着必然,“大圣归来”的现象级表现实际上是近年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上映。这一影片汇聚了冰墩墩、雪容融与各种国漫动画中的众多角色,以“国漫电影宇宙”的面貌呈现着数据库电影模块化、超链接与开放性的形式。这种实践与特性也为数据库电影接入元宇宙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路径。在元宇宙的架构中,模块元素能够通过数字化的映射构成元宇宙虚拟架构,个性化定制的虚拟代身作为导航能够链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则是当前元宇宙亟须着力突破的关键点,需建立于技术赋能和丰富的人机交互、人人交互的机制之上。因此,数据库电影或可成为一种接入元宇宙的方式,促成电影与元宇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电影仅在上映十多天内就创下了超过8500万元的票房收入。这部总投入600万元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其业绩超过了同档期上映的进口动画片《闪电狗》、《马达加斯加2》等好莱坞动画大片。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主打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在全球获得巨大成功,喜洋洋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国内取得了过亿的票房佳绩。但与此同时,中国动画电影产业自身发展也面临了诸多问题。文章立足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现状,从故事、取材创意与叙事能力的提升;观众群体选择与针对性的制作策略;档期选择、促销等营销运作策略等方面,对2008年至2011年中国动画学界业界围绕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热点论题与若干观点进行了整理与辑录。  相似文献   

18.
传播大众文化是跨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动画作为日本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和影响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可。在新媒体语境下研究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同时新海诚被誉为"宫崎骏接班人",他将动画电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他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传播角度切入,浅析新海诚的代表动画电影,并且为中国国产动画的输出和跨文化交流提供独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云平 《视听》2022,(3):95-98
近年来,优秀的中国动画电影逐渐形成有意识吸收和移植传统绘画意象元素与视觉特征的创作趋势,其中,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形态的传承与转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数字电影时代语境下,国产动画电影通过对"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和"形神兼备"的气韵美的深入发掘,在电影的观看规则与空间形态下保留了山水画的构图方式和运笔意味,在动画语言的叙...  相似文献   

20.
刘丝雨 《东南传播》2020,(12):56-59
动画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有过辉煌,也遭遇到发展瓶颈,然而其始终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中国学派"的代表作品可谓是中国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秀模范,通过对其和近年国内优秀动画电影作品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析,将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提供经验。结合近年国内优秀的动画电影案例,探讨在文化融合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创作者从"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和"动画技术的运用"中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