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闻界》2015,(15)
体育奇观是各种社会力量围绕体育明星或事件的符号生产与消费过程。本文以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例,通过个案研究及文本分析探讨当下体育奇观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揭示其传播机制。本文认为体育奇观的建构消费并非单向、线性支配,而是一个复杂的话语博弈过程。由媒体话语、粉丝意见及消费文化的汇聚与碰撞而形成的体育奇观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2.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晋 《新闻大学》2007,16(4):143-152
本文运用符号学原理,检视了《解放日报》对姚明作为全球化背景中的国际体坛明星、企业代言人、国家形象的体育修辞,指出媒介文化产业制造全球消费的体育明星形象,也是塑造后殖民国家实力的新闻议程的重要符号。NBA篮球运动实际再现了美国的霸权的男性气质,姚明自2002年10月以"状元秀"的业绩加盟著名的休斯敦火箭队(Houston Rockets)以来,就成功地以他高大的身躯洗去了中国在西方世界的"东亚病夫"身份,并且将体育实践和商业利益充分结合,书写了中国人跻身全球资本主义体育世界的跨国精英迷思。  相似文献   

3.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在此背景下,体育早已脱离了单纯的竞技范畴。无论是奥运会、世界杯还是单项国际体育赛事,其举办的过程与经济密不可分,把体育作为一种产业予以运营已成为各国共识。而作为体育运动的主体,运动员中的优秀代表在比赛中挥洒激情,体现了运动的独特魅力。不仅如此,体育明星场外的一举一动也在网络时代中毫无隐私可言,他们的个人形象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和代言产品的市场销路。因此,体育明星的形象塑造不仅由个人好恶决定,还应由市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等共同建构。  相似文献   

4.
以媒体政治遗产案例分析视角,回顾北京奥运会田径高速赛道媒体政治表现,美国借助突发性重大体育事件媒体应急机制,实施贬损中国、淡化牙买加、拔高自己的媒体战略,重构美国精英体育的国际形象.辨析媒体政治视域中体育英雄和体育明星的异同表现,博尔特、刘翔和美国名将塑造的不同媒体形象说明,运动员的形象到底是明星式的还是英雄式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幕后的政治动机.  相似文献   

5.
殷婷 《东南传播》2010,(1):126-128
在媒介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媒介中各类符号的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语言、文字、影像等传播符号之外,非语言符号中的服饰形象符号也是生动反映一国整体形象最直观的传播符号。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媒介覆盖的全球化趋势,服饰符号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符号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着国家形象的建枸。  相似文献   

6.
万洁 《采.写.编》2023,(4):106-108
虚拟主播作为虚拟偶像的一个大类,正逐渐成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剧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直播的研究,而将拟剧理论应用到虚拟网络主播之中时,会发现在戈夫曼所规定的前台与后台之间存在着一个“配音演员”构成的中间地带。除了塑造形象的表演之外,对所塑造的形象的颠覆也称为一种表演。虚拟主播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存在着商业资本、配音演员“表演”和粉丝“文本创造”。商业资本出于逐利限定了虚拟主播的视觉形象和官方人设;表演过程中,虚拟主播的后台不断被推向前台,从而成为对其原定形象的修补;粉丝的二次文本创造也成为塑造偶像形象的重要符号生产力。虚拟主播的形象在商业资本、粉丝和扮演虚拟主播的配音演员的互动之中得到塑造和巩固,并不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选手谷爱凌为个案,基于341篇新闻媒体报道和11980条新浪微博评论的词义共现网络分析,采用文本分析法从自塑和他塑两种视角解读其媒介形象,为新时代中国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建构提供策略参考。研究认为:谷爱凌的自塑形象是独立自律的成功女性运动榜样,具体建构路径包括专业竞技领域的性别平权、从原生家庭汲取女性鼓励、拥抱商业并重新定义美与时尚以及主动进行女性体育发展的议题设置;谷爱凌的他塑形象是友善、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体育形象大使,具体表现为热爱并传播中国文化,传递传播关爱队友、尊重对手、挑战极限等奥林匹克精神,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与Z世代粉丝平等友好互动。由此提出新时代中国女性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非语言符号在大众传播中的日渐广泛与深入,对大众非言语传播展开研究显得必要而且重要.王亿本的《大众非言语传播的功能研究》,即是至今少有的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之一.以对对内的社会认同营建与对外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等现实场景应用为出发点,该书探讨了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在塑造媒介真实、参与情感传递、塑造媒体形象、舆论引导说服等方面的功能发挥,以及大众传播中非语言符号的隐喻表意与协同表意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丽梅 《青年记者》2017,(24):54-55
体育明星网红化:互联网体育+网红经济的缩影 长期以来,在举国体制以及传统媒体的渲染下,体育明星主要指能够在诸如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等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上获得冠军、形象健康向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优秀运动员与教练.各大体育赛事是体现运动员自身水平、展现个人魅力的竞技场,也是体育明星的制造基地.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定律.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洪荒少女”傅园慧、“冷漠姐”张梦雪、“藏獒”张继科、“田径界泥石流”张国伟、“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以及宁泽涛、孙杨等体育明星通过表情包、搞笑段子以及网络直播等方式活跃在微博与朋友圈中,借助互联网的东风由体育明星走向网红,实现了身份上的跨越.互联网时代,竞技体育名次的高低不再是衡量体育明星的唯一标准,颜值、个性、技艺以及团队精神等因素都成为他们圈粉的资本.  相似文献   

10.
大众关于粉丝的印象,大部分来源于媒介的呈现,粉丝的媒介形象以存像的状态连接着客观现实与主观想象,成为大众认识粉丝的重要渠道与参照框架,但媒介建构的粉丝形象并非简单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局部地反映某些事实.本文从媒介呈现和主观现实两方面入手,探究传统媒体、商业媒体、自媒体如何呈现粉丝媒介形象并最终给大众留下.主观想象,研究发现媒体所建构的粉丝形象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整合的结果,而大众的主观现实带有时代烙印和主观情绪,造成粉丝的负面形象深入人心,引发圈层代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的国家形象塑造越来越依靠媒介中传播的各类符号。而在这些符号之中,视觉符号正凭借其鲜明的形象性与印象暗示性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服饰作为视觉符号中最直观的传播符号,也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一国的整体形象,并且较之于影像传播有着更好的说服传播效果,越来越多的参与着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意图在连接着媒介资本逻辑与粉丝自我呈现双重动力的网络空间中,探究"他建"与"自建"相结合的粉丝媒介形象呈现现状,并对粉丝形象的形成进行思考。研究发现,"他建"粉丝形象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博弈的结果,粉丝"自建"形象则以流动性的行为逻辑为特征,并由于话语体系差异、受"他建"形象牵制等问题固化了原有刻板形象。  相似文献   

13.
何斌 《新闻记者》2008,(9):9-13
刘翔伤退北京奥运,鸟巢一声叹.愕然、震惊、伤感…… 中国社会因此产生的巨大反应.说明刘翔决不仅仅是-名体育明星,自雅典奥运会以来,刘翔已经成为-个符号,承载了太多诸如国家荣誉、中国未来的意识形态内容."所谓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迅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①,大众媒介通过自身的传播在符号意义的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刘翔作为-个符号包含的意义和大众媒介的报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唐天奕 《新闻世界》2013,(6):322-323
我国是“体育大国”,体育运动是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运动员则是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动员形象经历了“从榜样到偶像”的时代变迁。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又有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运动员应该利用新媒体,积极、主动地塑造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庞宇 《今传媒》2016,(10):38-41
媒体融合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对领导者形象塑造的垄断局面和正面宣传,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社交媒体所营造的即时互动、自由宽松的公共舆论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领导媒介形象塑造的过程。领导者媒介形象是公共产品的媒介输出形式,是公共性和符号化的象征。新兴媒体在公众对领导者形象刻板成见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领导形象的认知和期待影响着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建构。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的塑造需要在社会公众认同的基础上,把握受众心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建构基于真实事实的领导者形象。  相似文献   

16.
媒体形象的理念与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介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媒介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媒体的塑造进行了论述,以资对媒体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媒介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媒体的塑造进行了论述,以资对媒体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传媒要善于自我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媒介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这里选取的几篇文章,从不同方面对媒体的塑造进行了论述,以资对媒体在形象塑造过程中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张珂 《新闻通讯》2013,(7):15-17
在电子传播时代,服饰符号高度的视觉特征对政治人物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指出政治人物在媒介政治时代使用服饰符号进行政治传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服饰符号在政治人物塑造良好政治形象、传达信息和情感、表征特殊政治理念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董超 《新闻传播》2009,(7):82-82
近年来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栏目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人文符号”出现在电视受众面前。怎样正确认知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培养健康有内涵的主持人角色.成为业界同行长时间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的实践和思考,拟从塑造主持人公益形象的作用、如何塑造主持人公益形象以及主持人公益形象的维护三个方面谈谈对主持人公益形象塑造的粗浅看法,以求教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