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新、老女排主攻手 4号位扣球技术的测试数据的比较 ,以及生物力学分析 ,找出现役女子排球运动员技术的特点和不足。结果表明 :现役女子排球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强于老女排运动员 ,而腰腹爆发力和挥臂动作有较大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2.
美国女排总教练塞林格正在研究如何借助电脑来进行排球技术分析、动作分解、探讨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奥秘等工作,以便提高美国女排的排球水平。目前,他已经通过电脑得知: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参加2009年底全国排球后备人才训练营的11个省市体校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测试的重要性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了解教练员对青少年女排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身体形态测试指标的选择与指标的重要性的认知态度,同时也为当前中国排球协会修订《中国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女排运动员6项身体素质的测定,并根据排球运动专项位置特点,相关分析了专项位置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揭示了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5.
朱媛媛 《健与美》2023,(4):143-145
随国家女排精神的全面彰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排球运动,要想更好地发展排球运动,就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展排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塑造。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小学学校的排球项目进行了走访调查和相关研究,得以全面地了解目前小学排球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排球     
G842.146 9905324对新老女排主攻手扣球挥臂动作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刊,中,I]/邢红林,李明武,王成∥体育学刊.-1997(2).-56-59表4参7(MYL)排球∥进攻∥爆发力∥臂部∥动作∥主攻手∥女排∥扣球∥力学分析本文通过对新老国家女排主攻手四号位扣球技术的测试数据的比较,以及生物力学分析,找出现役女排选手技术的特点和不足。结果表明:新女排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强于老女排选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劲对手,最终在决赛中击败俄罗斯女排,一举夺冠。从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身高对比来看,中国女排明显处于劣势。为何中国女排却战胜了俄罗斯女排,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女排依据当今世界女排的发展趋势和对排球运动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结合中国女排的身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全面、快速、灵活运用、以多打少"的战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古之战中国女排失利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了第13 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中、古女排两场比赛的统计资料,中国女排失利的原因是身体素质、强攻能力、拦网的成功率均弱于古巴女排。建议中国女排抓身体训练的同时,提高扣球技巧,加强拦防配合  相似文献   

9.
强攻不强是我国男、女排球队的致命弱点,这已引起了我国排球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排球运动的迅速发展,攻防技术日臻完善,比赛规则的重大修改,时强攻手,不仅在个人技术、战术以及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因素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一些排球强攻手必备的心理品质,以解决当今我国排坛强攻手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今世界女子排球运动迅速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越发显得重要了。近年来,我国女排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不断增长,与世界强队已相差无几,但力量特别是爆发力还存在着明显差距。表现在跳发球和前后排强攻的力量不及,尽快增强力量已成为女排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点。如何做到根据排球技术动作所需要的力量,练得恰到好处,又避免因训练不当而导致的一些伤病,引起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的高度重视。我们根据观察和分析全国女排联赛及上海、江苏和浙江女排体能训练的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女生排球专选课中 ,针对女生心理、生理、身体素质等特点 ,经教学实践 ,总结出适合高校女排专选课学习正面上手飘球的可行性 ,并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排球运动中网上对抗是重点,因此运动员弹跳素质的发展地位显得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甲级女排集训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考核内容包括了以下多项:100m、800m、6×16m移动、快速挺举、五级跬跳、米字移动、负重背肌、一次助跑摸高、连续5次助跑摸高等,也在集训课中规定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占总训练时数的比例不得低于40%。自1998年以来,甲级女排集训简化了项目,规定了一次助跑摸高、5次连续摸高、800m、6×16m移动等4项专项身体素质的体能测试。从体能测试项目内容的确定和排球运动的特点来看,一次助跑摸高及5次连续摸高这两个相关程度为0·953(…  相似文献   

13.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国钊  郭鼎文  盖洋 《体育学刊》2007,14(2):113-116
对97名参加2006年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专项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指高和体重等身体形态指标与成年运动员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助跑摸高、连续摸高等专项身体素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排球是一种集体竞技类项目,目前排球中的技、战术变化快,进攻点增多,队员场上位置比较模糊等特点对队员的心理、身体素质、技战术等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研究北京奥运会我国女子排球队与巴西、美国队在非技术指标和技术指标上的差异可为我国女排今后面临的挑战及其努力的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参加2012年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培训基地训练营的18支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与教学比赛名次的相关性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比赛名次的降低,各项身体素质水平都具有降低的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身体素质与比赛名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助跑摸高成绩与比赛名次的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16.
排球     
G842.146.6,G804.66 9900276对新老女排主攻手扣球挥臂动作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刊,中,I)/邢红林(河北大学),李明武(石家庄市体育运动学校),王成(西北工业大学)//体育学刊.-1997(2).-56-59表4参7(MYL)排球//主攻手//爆发力//形态//动作分析//女排//国家队//力学分析本文通过对新老国家女排主攻手四号位扣球技术的测试数据的比较,以及生物力学分析,找出现役女排选手技术的特点和不足。结果表明:新女排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方面强于老女排选手,而腰腹爆发力和挥臂动作有较大潜力可挖,并对孙月技术动作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女排是当今世界排坛列强之一,在近几年来的世界杯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中取得了显赫的成绩。可是,翻开世界排球运动的史册,我们就会发现美国虽然是排球运动的发源地,但并没有在世界排球运动史上创造出令人赞叹的业绩。只是在近几年来的不长时间内从一支默默无闻的队伍一跃而成为名振世界的强队。那么,美国女排为什么在短时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奥秘何在,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同时,这对于我国女排继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第二届青运会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项目设置及与比赛名次的关系,为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及训练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方法:收集第二届青年运动会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24支球队的专项身体素质成绩和比赛名次进行统计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助跑摸高的成绩分别为(3.24±0.11) m、(2.91±0.11) m,占总分比为20.1%、21.9%;半“米”字移动成绩分别为(15.66±0.74) s、(16.95±0.84) s,占总分比为20.8%、18.1%;30 m跑成绩分别为(4.35±0.18) s、(4.98±0.23) s,占总分比为23.2%、18.2%;抛掷实心球成绩分别为(12.32±1.82) m、(9.22±1.45) m,占总分比为23.0%、22.1%;男子1 500 m项目平均成绩为(337.14±28.79) s,占总分比为12.8%,女子800 m成绩为(183.10±22.28) s,占总分比为19.6%。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身体素质总分与比赛名次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身体素质总分越高,比赛名次越靠前。结论与建议:男排U18组和女排U17组各队助跑摸高成绩差距最小,半“米”字移动、抛掷实心球和1 500 m(800 m)跑成绩差距较大;女排U17组身体素质项目各项得分较为均衡,成绩设置合理,男排U18组1 500 m项目设置的必要性及得分设定需进一步分析研讨;青年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成绩越高,比赛名次越好,目前采用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方法较为合理,对竞赛成绩有较好预测性。  相似文献   

19.
第16届亚运会中韩女子排球队实力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是集体竞技项目,目前排球比赛具有技、战术变化快,立体化进攻点多,场上队员的位置模糊等特点,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技战术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研究中国女排与韩国女排在非技术指标和技术指标方面的差异,对提高中国女排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甲A女排联赛,代表了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发展的最高水平。各女排强队在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已见雏形。因此,本文对1997~1998年度我国女排甲A联赛10场次比赛中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及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揭示这一战术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我国女子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