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都喜欢《西游记》里孙悟空保护唐憎西天取经的故事,大家知道这里的“西天”指哪里吗?“西天”就是古代的印度(即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三个国家)。在印度这个国度里,曾产生了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泰戈尔。他的散文诗,影响了创作小诗集《繁星》《春水》的著名作家冰心奶奶,也影响了《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  相似文献   

2.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于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地主家庭。他多才多艺,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从总体看来,他首先是个诗人,191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代表作《吉檀迦利》。一九一二年十月,英国伦敦印度学会为泰戈尔出版了英译本(吉担过利》,泰戈尔本人及其…  相似文献   

3.
美点赏析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年),20世纪文学泰斗,世界著名的印度诗人,一生创作了50多部诗集,被誉为“诗圣”、“印度的灵魂”。1913年,泰戈尔以他的诗集《吉檀迦利》成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东方人。他的诗歌,影响了我国冰心、郭沫若、徐志摩等一代新文学先驱。  相似文献   

4.
正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白面,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画面中的林徽因、徐志摩,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神采的剪影,定格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风神峻骨。它流传在一个世纪以来人们的记忆中,让人们至今羡慕、仰望,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5.
泰戈尔是徐志摩心中崇拜的偶像之一,就在1924年泰戈尔访华一年之后,徐志摩在给泰戈尔的信中对泰戈尔的中国之行作了高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1924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要到中国来了。4月12日,中国文化界在北京天坛的草坪上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诗人徐志摩和女诗人林徽因负责迎接招待,徐担任英语翻译,泰戈尔由林搀扶出场。林徽因搀扶老诗人登台,红颜白发相映成趣,再加上面容清秀、身材颀长的徐志摩,因此众人把三人喻为“松竹梅”,可谓极为传神。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近代蜚声世界文坛的文学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领域的造诣最为突出,他的诗歌享有盛誉。印度和世界各国的泰戈尔研究者对于他的小说、戏剧和散文的看法常有分歧,评价有高有低;可是对于他的诗歌的评价都很高。他在印度被称为诗圣,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伟大诗人之一。他一生写下了60多部诗集(包括孟加拉文诗集和英文诗集在内),还发表了一些关于诗歌理论的见解,本文拟对他的诗歌创作加以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文自修》2006,(11):F0002-F0002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1861-1941)出生并成长于一个富有深厚文学及艺术修养的大家族。他十三岁便能创作长诗,一生留下以《吉檀迦利》为代表的五十多部诗集,被尊称为“诗圣”。泰戈尔的抒情诗情思细腻、蕴含哲理,同时兼有散文的流畅与诗的韵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灵性”学说,并受到尼采“超人”哲学和泰戈尔“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他民主个人主义的创作基调。他的诗柔美清丽,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又吸收了民歌、俗语的精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白面,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20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陪同.当时报纸报道:林徽因人面桃花,泰戈尔仙风道骨,长袍白面,加上郊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瘦竹春梅的<三友图>,成绝世佳品.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十分耀眼之外,还具有非常卓越的绘画才能。  相似文献   

13.
泰戈尔,作为众所周知的印度文学光辉代表,同时也是国际文坛上首屈一指的大家。他博学多才,在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过93部短篇小说作品,他本人更是被誉为印度短篇小说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曾经有人这样评价泰戈尔:"他的作品完全可以和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契诃夫的作品相媲美。"可见泰戈尔短篇小说的名气之大、成就之高。在这里我将从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摩诃摩耶》(又译《莫哈玛娅》)着手,试探究隐藏在这些作品背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位才华横溢、“无人可以和他并驾齐驱”的艺术大师,既精通音律,又擅长绘画,并且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奉献出丰富多采、精致无比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他是印度文学的光辉代表,同时也属于整个世界。一般认为,泰戈尔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除晚期出访苏联,日本和中国后,发表了一系列充底激情的政治抒情诗和具有鲜明反对殖民主义倾向的著名剧本外,他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都发表于早中期。特别是泰戈尔中期的抒情诗具有魔幻般的唯力,譬喻新颖,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当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英译稿传到英国,叶艺一读…  相似文献   

15.
谭云山曾说自己很幸运能跟泰戈尔住在一起,并在他的精神指引与亲身颂导之下工作。甘地生前对谭云山说,他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到中国走一趟,谭云山为促成此事两国奔忙,眼见既成事实,然而历史的吊诡,让他这个愿望没能实现。谭云山在印度旅居长达半个多世纪,目睹了甘地所领导的印度民族自治运动的成功;见证了泰戈尔为声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所发布的严厉谴责和真挚呼告。谭云山一生为中印关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坚忍、兼爱无私的精神鼓舞、支持中国人民抗战,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化侨领。  相似文献   

16.
1913年,瑞典皇家学院把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发银髯的泰戈尔。诗人拿了这笔奖金,于20年代买了一个农庄,办了一所国际大学。中国诗人徐志摩,别了康桥(剑桥大学),游学至印度,由泰戈尔执袖亲陪,视察了这片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让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圣地。两位诗人,都身穿印度宽袖长袍,联袂摄襟而行,正巧老  相似文献   

17.
泰戈尔(1861年-1941年)是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等。  相似文献   

18.
印度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在其一生60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对文学独特的认识。本文试图从文学的起源和定义、文学的目的和功能以及文学创作三个方面分析和综述泰戈尔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与作家,1861年出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他的少年时代是孤独而快乐的。他母亲早逝,但他从小就对大自然怀着虔诚而崇敬之心,森林、花园、青天、大地以及幽幽的窄巷、小贩的叫声、?果、萤火虫等自然万象,都培育了他本来就特别敏感的心灵。家庭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使泰戈尔七八岁时就热爱文艺并开始写诗,20岁时出版了第一部抒情诗集《暮歌》。1912年,他的巨著《吉檀迦利》诞生了,他为此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吉檀迦利》是一部宗教抒情诗集,但作品中描…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4月14日,泰戈尔在国际大学主持中国学院的揭牌典礼,并作了《中国和印度》的演讲:"对我来说,今天是一个期待已久的伟大日子。我可以代表印度人民,发出消隐在昔年里的古老誓言——巩固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誓言。"此后,泰戈尔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