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与技术应用日益密切。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和技术深度融合以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和最优化的学科,以技术应用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该学科近年研究热点之一。该研究选择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两本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2000-2011年间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文献,通过内容分析法描述出我国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基本脉络、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4年9月9日,“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签约和挂牌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常务副主编曾祥翊应邀出席。丁新同志代表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签约和挂牌仪式上讲话,向该工作站的建立表示祝贺,并提出了希望。他指出,该博士后工作站是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站点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学在产学研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将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该博士后工作站将在教育技术应用评价、教育数据模型与数据挖掘、学习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技术学与中国电化教育之比较张军征为了促进我国教育及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许多学界同仁不断将国外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介绍进来。山西雁北师院的张军征先生从研究对象和领域、学科的形成背景、教育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美国教育技术学和中国电化教育进行...  相似文献   

4.
理顺关系,改进管理,推动高校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在高校开展教育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也是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依据,如果不能搞好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甚至放弃了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就失去了开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教育技术中心的基本设施和技术资源是成立教学系的基本条件,学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的人力和设备的投入,又成为中心发展的新动力。中心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的重要实践基地,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教育技术应用经验,将会成为指导各系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最好依据。理顺相互关系,将会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目标是探究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教育网络工程方向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专业现行培养方案与实际就业情况,得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流就业方向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高校信息中心,需要具备网络技术能力;通过分析,得出教育技术学的技术组成主要应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前两者已在教育技术学中得到体现,而网络技术在教育技术学培养体系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发展过程,得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是沿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线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包括数字媒体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学开展网络技术方面课程的现状,得出部分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已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课程,但课程开设不足,特别是网络硬件方面。基于以上原因,教育技术学应将教育网络工程纳入培养体系,作为新的发展点和专业方向。本文最后给出建立教育网络工程课程体系的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2005~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中的文章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复杂性理论和方法在教育技术学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以期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增进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学术交流,营造博士生群体创新性学术氛围,搭建研讨平台,培育学术新人,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繁荣,第四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将于2008年10月18-19日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论坛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承办;支持单位有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开放教育研究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若从上大学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算起的话 ,作为一个电教人 ,我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又到学生三个阶段 ,在这三个小小的人生阶段中 ,《电化教育研究》一直陪伴我左右 ,她为我指明前进的路、伴我走过读书与教书的日子。在短短的电教人生历程中 ,是她在默默地助我成长 ,我也早已把她看作良师益友。1 994年 9月 ,怀着一丝喜悦又带着一丝困惑 ,我跨入了大学校园 ,喜的是我被第一专业志愿教育技术学专业录取了 ,忧的是我对此专业还一无所知。在《教育技术导论》课上 ,老师介绍说教育技术学专业与电教专业指的是同一个专业 ,称谓的不同是因为时代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学和学习实践,笔者鉴于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中开设“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管理”课程的现状,曾对教育技术管理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名称、地位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随着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应采用“教育技术管理”而不是“电化教育管理”的名称(本文中对“教育技术管理”和“电化教育管理”不加区别),且应把它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开设,课程内容应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由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6日至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这是我国信息化教育界的一次学术盛会。7月的兰州风和日丽,瓜果飘香,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70余所高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的120余名代表会集金城,为教育技术学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出谋划策。会议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社社长杨改学教授、《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副主编曾祥翊主持,在隆重的开幕式上,西北…  相似文献   

11.
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加世纪60年代,教育技术学正式诞生于美国。与国外相比,教育技术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从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的演变过程。1919年我国开始使用幻灯和l尤声电影进行教学,这是我国电化教育起步的标志;20世纪20—4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在内容上引进视听教育;90年代初,我国电化教育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90年代末.我国的许多中小学校矧网迅速崛起,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支持,大部分校园网并没有给教学和管理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杨红 《现代教育技术》2001,11(4):22-25,48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子学科 ;该文从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讨论了教育技术学中基本术语统一于“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名词下的优势 ,进一步说明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广泛性 ;表明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学科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近一百年以来,教育技术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94定义的出现,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表明教育技术学已经不再是一些媒体应用的经验和随意的漫谈。而是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是从电化教育学演变而来,在发展中先后经历了二个主要阶段:第一是“电化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方法体现着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发展脉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解释与实证的方法。本文通过对2005—2007年《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五种期刊的统计分析,探讨实证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倡导在教育技术学领域广泛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专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自发阶段、国家统一规划发展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2004年在吉林大学召开的“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宣布,全国已有141所高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而开设院校类型也由1998年以前的师范类院校扩展到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和其它院校。近几年这种发展趋势仍在继续,估计现在已超过20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种形势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更大的挑战。我国教育技术专业扩张性的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产生和发展特点研究,发现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根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而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发现信息技术每一次发展都引起教学的重大变革;又结合对教育技术学科领域研究范围的分析,最后得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学专业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自发阶段、国家统一规划发展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2004年在吉林大学召开的“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上宣布,全国已有141所高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而开设院校类型也由1998年以前的师范类院校扩展到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和其它院校。近几年这种发展趋势仍在继续。估计现在已超过20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种形势对我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更大的挑战。我国教育技术专业扩张性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加强对本专业学科建设的研讨,认真总结近几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入门课程.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导论课程教材有《电化教育导论》、《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技术学》等,本文追溯各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教材的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以及教育技术理论框架的建构,并对本课程教材建设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全国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教育学类的其他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两类不同专业人员对电化教育的更名、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以及学科地位等问题的看法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教育学类专业人员赞成更名的比例高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观对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影响更深;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已基本得到认可,但它必须是以现代媒体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认为应将教育技术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而相当一部分的其他专业人员则认为教育技术学应该属于课程与教学论下的三级学科,甚至有人认为不能成为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教育技术学网站建站四周年(12月26日)到来之际,中国教育技术学讲习所正式成立。中国教育技术学讲习所组织方将定期邀请教育技术学领域内专家、学者就教育技术学术问题和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精彩讲座,并实现与参与者在线实时互动性质的交流,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个公益性、高水准的教育技术网上学习社区。这一旨在加强教育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发展,进而为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进程奉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