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48号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教育费附加是根据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开征的,其目的是为了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快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费附加以各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三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此次修改把附加率提高到3%,分别与“三税同时缴纳。为增加教育资金,改善基础教育,《决定》规定对卷烟生产企业依法全额征收教育费附加。10月1日起教育费附加率提高到3%…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决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决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开征20多年来,仅对我国公民和内资企业征收。  相似文献   

4.
开征"教育税"是保证教育投资的根本选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我国教育经费投资的现状,就如何拓灾政府财政拨款主渠道,提出了开征教育税和毕业生税的设想,对开征两税的税制设计,以及现行的教育费附加改革等,也提出了“费改税”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是明确征收标准。根据冀发[1989]1号文件规定,我市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使用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农村教育费附加人头费部分实行乡筹市管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农村教育费附加按乡镇年人均收入的2%计征;城镇教育费附加按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三税的2%计征;在城镇建设维护税总额中提取10%作为教育费附加,并根据市场经济和教育发展实际,适当调整,确保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税收理论看我国开征教育税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西方课税依据的公需说、市场失灵说和交换说的三种理论,以及西方税收原则中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五个角度,结合我国目前教育费附加征收的弊端,论述了教育费附加改为开征教育税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丁开艳 《教育》2010,(3):51-52
“我拉板车,住工棚,一分一分的攒钱来创立学校,是为了帮助丈夫完成教学愿望,也为了能给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点贡献:我贷款给学校老师发工资,是为了让我的学生能够得到好的教师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到知识。”黄秀英这样对《教育》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实验的听课过程中,常常遇到下课铃声响了而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没完成的情况;在与基层教师交谈时,也听到教师们反映预定的教学内容经常教不完。有的老师产生了困惑,“是不是活起来的课堂就是这样呢?”“教不完现象是课改中的正常现象吗?”其实,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有时为了处理偶发事件而不能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这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教育》2005,(9):26-26
(一)适时开征教育税。目前,城市教育费附加由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缴纳。合理确定教育税的纳税人,成为开征教育税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鲁杨 《中学教育》2005,(12):15-15
在很多公开课优质课观摩课研讨课结束的时候,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结束语——“谢谢同学们配合”。笔在目前参加某市优质课评选活动时,又一次反复听到这样的结束语(竟有三分之一之多的选手使用了这种结束语)。也许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句客套话习惯语口头禅罢了。其实不然。配合谁?当然是配合老师。配合什么?当然是配合老师的教学。教学任务完成了,表演出彩了,课上成功了,老师获奖了,所以要“谢谢同学们配合”。如果教学任务完不成,课上的不成功,还会听到这一声“谢谢同学们配合”吗?  相似文献   

11.
我拉板车,住工棚,一分一分的攒钱来创立学校,是为了帮助丈夫完成教学愿望,也为了能给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点贡献;我贷款给学校老师发工资,是为了让我的学生能够得到好的教师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学习到知识。黄秀英这样对《教育》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12.
在平时听课、评课中,常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让学生配合老师上课实在难。”在评课时,也常听到有人慨叹:“某老师教得不错,就是学生配合不好。”这里说的“配合”不好,大概就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未能形成和谐而有机的结合,未能圆满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吧。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我县开征教育费附加,很难适应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从1989年起,我县建立了人民教育基金制度,使教育经费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现行的教育费附加,在征收、管理、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费来源不统一,征收比例偏低。前几年,我县农村和企业的教育费附加分别按人均收入和三税的1%征收,征收的数额很难适应需要。二是征收渠道混乱。农村教育费附加一般是乡收乡用,也有区收区用、村收村用的。就是乡收,也不一致,有的是乡财政所征收,有的乡是农经站征收。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窗     
化隆县查甫、德加、黑城、沙连堡等四乡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扫盲工作力度,使扫盲工作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四个乡乡党委、政府把扫盲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查甫乡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村社督促检查扫盲工作。德加乡实行“乡领导包片、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人员”的“三包责任制”,将扫盲工作纳入乡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内容中,奖优罚劣。黑城乡专门召开会议,宣传扫盲工作,布置扫盲任务,全乡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统一措施.保证了扫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投入到位。四乡都采取了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从教育费附加…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教学目标比作目标教学的“航标”,那么,具有艺术性的引标即可为目标教学导航。在目标教学活动中,“引标”是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言的。即运用艺术性的引标法,唤起学生的目标意识,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铺路搭桥。在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兴趣法引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数学知识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教师尽管费力不少,却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愉悦的数学思维情境,使学生各种感官和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说…  相似文献   

16.
何忠朝  夏慧 《语文知识》2014,(10):50-52
高中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什么叫副词?”“老师,什么叫主谓短语?”“老师,这是宾语后置还是状语前置?”每当听到这样的问题时,就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听到“老师,1,2加1/3怎么加”一样无语又无奈。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样的现状,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我们不得不在高中教学中进行补救,但由于高中语文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很难对语法进行系统教学和持久的训练,所以效果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是我国重视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及管理、使用都作了明确规定。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决定》,决定中明确规定:“农村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的比例征收,有条件的地区可按2%的比例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各地(州)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关于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文件及措施,县、乡政府也逐渐开征了农村教育费附加,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在我省是很不够的。据统计:1994年全省才征收到1.3亿,占应征数的53%。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对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的认识不到位,一是把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同增加农民负担混为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区城乡教育费附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自治区教委强学仁城乡教育附加是仅次于国家财政拨款、扩大教育经费的又一稳定来源。如何做好城乡教育费附加的收支管理工作,很值得研究,也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到本世纪末,我区川区县(市、区)将陆续完成“普九”、山...  相似文献   

19.
征收教育费附加,是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一条重要渠道。我县从1985年开始,7年来共征得2324.65万元。这笔资金成为改善我县中小学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在征用教育费附加中,我们抓住“管”字不放,在“严”字上下功夫,探索并建立了对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校用、收支两条线的有效机制,从而保证了足额征收、合理使用,使之发挥出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1982年7月,我考取了师范学校。为了拥有教书育人的“一桶水”,开始了寒窗苦读。待我毕业参加工作时,那和我同学的村支书的儿子已有了4年“教龄”。由于当时教师缺编,各地招聘教师的自由性大,某乡干部大舅妈儿子的儿子.初中毕业留校“任教”;村干部张某三姑的女儿,小学毕业放牛5年,而后放下牛鞭执“教鞭”。这些“老师”,虽然缓解了当时山村教帅严重不足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