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目的/意义]全新的社会情境、信息场景与技术环境成为再次推动情报学学科变革的力量。从困惑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行,是情报学学科演进的现实需要与时代使命,也亟待对情报学学科前沿的探索并以此指引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方向。[方法/过程]通过一种改进的样本期刊选择方法,遴选10种国际优秀综合性情报学核心期刊,共获得2 196篇2016-2018年期间样本期刊所发表的研究文献,以标准化年均被引频次为指标选取得到201篇高被引文献,进而通过以文献计量学与质化分析为基础的方法探寻情报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结果/结论]从研究话题、研究情境、研究方法3个方面对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讨论,为新时期我国情报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引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田大芳  魏瑞斌 《现代情报》2018,38(8):125-129
[目的/意义]通过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国外2017年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过程]首先从Web of Science收集数据;然后利用HistCite统计关键词频次,确定高频关键词;最后利用VOSviewer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9个聚类。[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外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的研究主题可以归纳为以下9个方面: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用户研究和信息素养;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开放数据、数据分析、数据质量和数据挖掘等;开放存取、数字人文、数字图书馆和信息检索等;医疗健康信息学;知识管理与开放创新等;公共信息、信息分享、社交网络和政治交流;图书馆情报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时间在延续,知识在传递,学术在创新。数据环境下,从细粒度视角对文献内容进行探析,旨在帮助科研人员在信息浪潮中准确、高效、智能地获取有用信息。[方法/过程]文章以知识基因作为文献组织节点,在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知识基因表达的智慧文献服务模式,对未来智慧文献服务从智慧文献检索、智能文献挖掘以及智慧文献推送三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考。[结果/结论]从仿生学角度提出知识基因视角下的文献细粒度表达方式为未来智慧文献服务提供了新方案,智慧学术溯源、文本智慧生成以及文献智慧推送三种代表性智慧文献服务应用将对推动智慧文献服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对情报学知识来源的分析,有助于情报学界更好地把握学科研究内容、探究现有研究是否偏离情报学的本原。[方法/过程]文章基于4种情报学中文核心期刊的刊载文献及其中文参考文献,使用OI~*_i等指标定量分析国内情报学研究中各学科对情报学领域的知识输入量,并通过LDA主题模型识别各学科知识输入的主要内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国内情报学研究过度依赖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法学及管理学等学科,情报学中有关信息的研究较多,对真正的情报问题重视不够,急需加强自身理论和方法建设,增强学科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马翠嫦  吴育冰 《现代情报》2021,40(12):156-169
[目的/意义] 信息偶遇日渐成为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关于信息偶遇理论已建立若干标志性的模型和框架,但由于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的瓶颈,造成实证研究的困难与理论检验的不足。本研究试图以信息偶遇领域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结果为依据,探索该领域未来突破的可能与发展的方向。[方法/过程] 本研究以1995年至今国内外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及相关引文数据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以SATI、UCINET、NetDraw和CiteSpace等为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构建信息偶遇领域的知识图谱。[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揭示了20多年来国内外信息偶遇研究从理论探索到面向新环境和新技术的适应性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轨迹,既呈现出由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相关学科和工商管理等学科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也呈现出图书情报学研究向相关学科扩散的趋势。计算机相关学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行为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为突破数据获取与分析的瓶颈提供方法参考;特异性的技术环境和信息使用情景的探索可能带来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6.
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 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 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图书馆学与同族学科(档案学、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耀 《现代情报》2009,40(2):96-102
[目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建设如火如荼,而阅读平台的智慧化建设却遭遇瓶颈。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具有去中心化、可信度高、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为智慧阅读平台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方法/过程] 采用了文献调研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区块链技术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阅读平台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将传统数字阅读平台和区块链智慧阅读平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 文章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阅读平台的诸多优势,提出建立一个去中心化、体现原创作品价值、读者个性化定制且便于图书馆与阅读团队监督管理的智慧化阅读平台,以期推动高校的阅读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enerated Content, AIGC)的快速发展给智慧图书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AIGC驱动的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转型路径和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推进AIGC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深入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方法/过程]立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环境下传统智慧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从基础设施层、算法支撑层、数据资源层、业务功能层和服务应用层5个部分构建融合AIGC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体系框架,进而从转型目标制定、服务体系重构、技术设备升级、内容矩阵建设和应用生态拓展等方面提出转型实现路径;针对AIGC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智慧图书馆迭代创新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结论]通过深入分析AIGC驱动的智慧图书馆转型框架、路径与挑战,为数智化环境下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升级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智慧农业模式对农业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形成智慧农业模式,从而实现信息需求和信息提供的精准对接,更好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方法/过程]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咨询、以及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大数据服务平台、自动化农作物保护、农业机械智能操作和精准养殖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从技术和人才方面对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结果/结论]智慧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数据的高效收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生产灾害的提前预测等功能,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效率。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降低技术使用成本,是提高我国农业智慧化程度的关键之一。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也是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两门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方法,对发表于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的CSSCI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网络谣言研究的文献,从发文机构、核心作者以及关键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两门学科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有着网络谣言研究方法的差异性、谣言传播研究的不同方向、网络谣言研究对象的相似性,同时也发现两门学科在论文发表方面存在着融合研究。建议加强本学科的相互合作、加强两门学科间的融合研究、两门学科间互相吸纳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智能设备和智能技术赋能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个性化服务和适应性服务的发展,并使得二者加速融合,个性化适应性服务必然成为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形式。[方法/过程]通过对个性化适应性服务发展现状的探讨,对个性化服务、适应性服务及差异化服务的异同和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理念及要素,构建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基本框架,探索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路径的推荐模型。[结果/结论]图书馆个性化适应性服务的要素包括用户的个性特点、行为表现、发展提升及适应性转变,其核心是一种技术赋能的有效服务方法,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用户在个性特点、行为表现和发展提升方面的差异和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个性化适应性服务路径可以从用户档案、用户模型、信息推荐和灵活服务环境4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13.
张铭志 《情报探索》2020,(3):111-116
[目的/意义]旨在为情报共享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过程]检索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我国有关情报共享的相关论文,利用论文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工具Bibexcel建立矩阵,并通过社会化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以及NetDraw绘出图谱,针对关键词和论文来源的子网、密度、中心性、小团体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情报共享领域的关键词、作者合著、论文来源等社会网络关系,总结了我国情报共享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等。[结果/结论]指出我国情报共享研究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学术交流,形成更加系统的研究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情报共享研究;深入军民不同领域间的情报共享研究。提出军事领域内的情报和社科领域内的情报进行共享是未来情报共享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开滨 《现代情报》2018,38(1):162-168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了跨学科的水平,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展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CiteSpace软件,梳理CNKI中相关文献,探究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文力量及主题演进、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并进行对比及可视化。结果表明相关研究数量持续增加,但尚未成熟,具有发文力量分散、主题联系紧密且交叉等特点。人工智能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8类研究主题中,智慧图书馆、智能数据服务、知识工程等是研究热点及趋势。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语义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梁怀新 《情报杂志》2021,40(2):24-30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研究的进展、关于学科定位的思考及未来学科建设的推进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助推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学科建设。[方法/过程]该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通过借鉴新兴学科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结论]近年来,在国家的积极推动和学术界的研究自觉共同作用下,国内国家安全情报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重点文献不断出现。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关于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国家安全学下全面推进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发展。同时,未来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推进的要点也在于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深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加强本学科人才培养以及不断充实学科内涵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旨在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过程]运用用户画像理论构建在线健康社区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丁香医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对在线健康社区服务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诸葛瑞强 《情报杂志》2021,40(3):51-54,9
[目的/意义]作为先秦兵学经典之一,《尉缭子》具有丰富的军事情报思想。总结和挖掘其军事情报思想的内涵和特点,对于扩展和充实《尉缭子》思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系统梳理《尉缭子》军事情报思想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其在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反情报等方面的理论内容和思维过程,并阐释其主要理论特征。[结果/结论]军事情报,始终是《尉缭子》战争认识的一个重要线索,其对军事情报的认识,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先秦军事情报思想,而且仍能对现代战争产生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