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知识的确实性问题是洛克知识论的核心问题.他从经验主义原则出发,认为认识的心理行为和知识的语言表达两方面共同制约着知识的确实性.知识确实性的本初含义是不证自明性和普遍必然性,但本质上是实在性,因而我们在主体认知范围内可获得不同等级的确实性知识:直觉的知识、解证的知识和经验的知识.洛克的知识确实性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西方对于确实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洛克知识论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知识论贯穿知识确实性主线。洛克以观念和语词为起点 ,从认知的心理行为和逻辑的语言表达两个层面展开了知识在不同逻辑层次发展的一种经验主义内涵逻辑的知识论体系 ;以人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为起点 ,从知识和人生两个层面探讨了知识在不同领域表现的一种经验主义外延逻辑的知识论体系 ,试图为科学的基础作出形而上学的解决 ,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蒙斯与罗尔斯之间的差异究其根本是洛克主义与康德主义之别,而当代英美政治哲学的主流之所以会混用正当性与证成性,并倾向于把洛克主义的正当性转变为证成性,是因为洛克主义的问题感和方法论被康德主义所取代的缘故,但这是一种尚未完成的范式转换.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原则真实性问题上,洛克一方面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反对天赋德性观,认为一切道德理念都来自感觉和反省,道德原则并非是不证自明的、永恒的和"普遍同意"的普世原则.另一方面,洛克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唯理论学派将演绎和推理作为评价知识真实性唯一标准的过程中,克服了机械经验论的局限性,认为道德原则虽然来自感觉和反省,但它同样具有真实性.其真实性是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过人们推论、考察和运用后才能得以发现.洛克关于道德原则真实性问题的辨析,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科学论证了道德原则的来源,他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在评定伦理学学科是否具有科学性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是极其丰富的,从而为他赢得在欧洲哲学史上盛誉的是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在他的巨著《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深入地论述了他的经验主义认识论思想。洛克认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历史追溯。第二,十七世纪的英国——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形成的肥沃土壤。洛克作为英国经验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的形成是在英国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洛克的认识论认为知识的确定性是贯穿洛克认识论的主线。洛克认为,探求明白的、确定的知识,仅靠对理性或观念的考察是不能获得的,还要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与批判。洛克对知识确定性的探讨,目的在于对人生确定性的探讨。因此,文中把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认识主题能力的分析;(2)观念知识的探究;(3)语言的理解分析。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对近代英国经验论发展的影响。(2)洛克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发展的影响。(3)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康德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卫·休漠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怀疑主义对他以后的许多哲学家都有重要影响。休谟怀疑主义在哲学上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出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内在困难与局限,以及由此对如何达到确实性知识问题的深入研究,从而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明 《培训与研究》2005,22(3):59-61
洛克是英国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人类理解论》是其主要的哲学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主要是论述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及其范围,但书中对快乐与痛苦的阐述也颇令人玩味,反映了洛克作为一位大哲学家的丰富哲学思想。由于洛克对快乐与痛苦的论述比较分散,因此,本文主要从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的观念论这部分洛克对快乐和痛苦的论述做了一个简要的归纳和概括,使我们比较清楚地看到洛克的快乐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约翰。洛克是欧洲哲学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近代经验论的集大成者。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有:认识主体能力考察——认识的前提;观念一知识的材料;语言——知识的外壳;从知识确定性到人生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本期“作文接力棒”栏目和同学们讨论的是关于“读书”的话题。课外阅读书目越来越多,应该怎样阅读?怎样鉴赏呢?让我们讨论一下阅读方法问题吧。洛克说过:“读书仅仅是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  相似文献   

11.
“观念”是洛克认识论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他看来,人类的知识大厦是建立在观念的基础之上的,而整个观念的基石又是“简单观念”。洛克认为人心可以通过感觉或反省获得简单观念,人心加工简单观念就可以形成复杂观念,继而人心整合观念可形成知识。整个思路看起来是一个首尾一贯的完整大厦,但是这个大厦的基石却是可疑的——简单观念其实从来都不简单。一个看似毫无疑问的“简单观念”其实正是洛克哲学的“阿基里斯之踵”。  相似文献   

12.
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经验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洛克(Locke,J.1632—1704)花了整整二十年时间,于1690年完成了《人类理解论》这一哲学巨著。这部著作在西欧各国曾经“象一位久盼的客人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尽管洛克在这部巨著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但旁及伦理学、心理学、宗教等领城,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洛克和罗尔斯分别是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二者的区别是,在自由平等方面,洛克着重探讨的是原始的契约自由,而罗尔斯在强调自由优先的前提下,更注重平等的价值,在国家观念方面,洛克强调通过契约建立政府的合理性,而罗尔斯则通过契约论证正义原则的合理性;二者的共同之处则在于都从抽象的个人出发解决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对洛克和罗尔斯自由观念的批评分析,当有助于我们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依据人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和人类理性的局限,洛克主张宗教宽容.基于世俗与神圣、公共与个体的区分,洛克将宗教归之于个人的权利和理性选择,使之成为个人的、私人的问题,进而提倡政教分离,以便公共的政府不干涉属于私人的宗教.宗教成为个体的选择之后,洛克面临的问题是社会的德性基础何在、社会如何整合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自由主义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9月第一版)这是一部详细解读洛克和卢梭的教育哲学文本的书,揭示了这两位现代思想的奠基人如何从教育问题入手,尝试处理现代人必须面对的自由问题。它试图通过细致阅读和疏解洛克和卢梭的教育文本的方式来阐明,在洛克与卢梭的思想中,"教育"既不是后来的  相似文献   

16.
周煦 《宁夏教育》2006,(5):65-66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写的一部教育名著。它是在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因此既富有哲理又通俗易懂。洛克在书中提出的“绅士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而且因为洛克极力主张“绅士教育”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教师》2011,(17):71-73
<正>洛克(John Locke,1632—1704)不仅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而且也是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作为哲学家,洛克继承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反对天赋观念论。他认为人之初生,心灵就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1]作为观念的人的知识"是从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中,究竟应该把掌握知识作为智育的主要目的,还是应该把发展学生的智力放在首位?对于这个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并不陌生。然而,你可知道,早在三百多年以前,西方教育史上就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要追寻这场争论的起源,我们还得回到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理论中去。约翰·洛克于1632年出生在一个律师的家庭。他生活的时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封建专制和宗教势力仍很严重。为了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洛克提出了一套绅士教育的理论,从而成为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家。洛克的教育理论是以他著名的“白板论”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如同一块白  相似文献   

19.
《教育漫话》简介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日本学者村井实论定:“如果从教育史的谱系来看,可以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近代问题提出来的,是洛克。”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教育漫话》(1693)。这本著作不仅率先为近代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而且对后世影响甚大。20世纪初,英国学者亚当斯在谈到英国何以在洛克以后很长时期未出现大教育家这一问题时断言,这是由于,只要按照洛克的构想造就“小洛克”,对英国说来,这就够了。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把教育的要义归纳为“四件事情”,即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这是就狭义“教育”而言的,旨在把孩子造就成善良的、务实的、有文化教养的人。欧洲有产者长期以来倾向于请家庭教师指导自己的孩子。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时,进私立学校(如英国公学)学习。《教育漫话》便是洛克作为家庭教师给家长的建议。它属于教育随笔,娓娓动听,所讲的大都是切实的小道理,一般教师和家长都能看懂,因而很值得一读。(陈桂生)  相似文献   

20.
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可以说就是以人的认识论为主题的,这几乎是洛克及其时代最需要解答的课题之一。对认识论来一个彻底评估,同时表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最终意图是要进一步探讨整个人类的知识的起源与范围,这样为以后的政治哲学的道路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