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生态教育的推进需要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参与.政府部门可以在生态教育的宏观规划、资源投入和监督评价等方面加强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完善;环境非政府组织可以在营造大众生态文化、倡导民众参与和弥补政府缺位等方面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2.
企业作为生态补偿关系中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其责任的承担与否及承担尺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生态补偿政策的成败。受传统思维影响,企业长期以来将承担生态补偿责任视为其经济利益获得的障碍,而事实上,企业只要制定正确的生态战略,加上外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就可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斯琴塔日哈 《考试周刊》2014,(20):193+31-193,31
在现代工业社会应对环境危机的过程中,生态现代化理论逐渐形成、发展,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本文阐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含义,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指出了当前生态现代化的紧迫性,简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转型。  相似文献   

4.
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生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现代化理论由于缺乏生态哲学的理论维度和生态思维的有效规范,将现代化得以有效运作的生态系统前提和自然承载基础统统遮蔽,因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遭遇来自自然资源体系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严峻挑战。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生态革命,是生态哲学原理和方法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广阔领域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辐射而引发的现代化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现代化自觉促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成为和谐互动的有机系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增值和生态系统的修复改善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开启整个人类发展进程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之绿色资本与生态文明之路的有序转换。  相似文献   

5.
高校生态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建设生态校园,是高校一个急需探讨的课题。生态现代化理论在理解和阐释现代化工业社会如何应付环境危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理论对高校生态校园建设具有重要启示。通过对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提出生态校园建设的几点建议: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生态规划,加强生态协调;完善管理制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营造氛围,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原住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全球各地的不同机构和组织对此提出了多种观点和政策,并将其中不少措施予以实践。在这一进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提供了值得继续深入的途径。本文拟结合具体的社会实例,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开展扶贫工作方面的多种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对于中国西部民族地区更为有效的扶贫方式,并总结在现代化发展中保护原住民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预防社会冲突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本文以行政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造成当前社会冲突的生态要素,如阶层利益多元化、政府公信力下降、政治参与渠道不足等,探究了地方政府预防社会冲突的对策,以期能对政府能力的提高、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协同治理是近年来政府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其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政府、企业、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子系统构成,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子系统协调统一起来,发挥这些子系统自身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多元化的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虽然提出多年,政府也在大力的推广协同治理理论,但是毕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无限责任政府"和"全能主义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时之间难以彻底的根除,而这也是我国推行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列为了政府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而协同治理理论则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二之选,也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实现协同治理同样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是近30年来在欧美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兴起和发展的一种社会思潮和运动,以生态效益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是其理论内核。它主张人类活动与生态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开辟一条既能消除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又能保护人类生存的绿色环境的途径。它的一些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现代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呼唤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推动者、社会参与扩大与基层民主发展的促进者、社区文化与伦理教化的培育者、社会资源整合与社区服务拓展的建构者。由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发展不久,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认识不足,同时社区治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模糊,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意识薄弱,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不足等问题,导致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出现缺失。为发挥非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厘清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社区治理的功能及角色边界,实现两者在社区治理中的良性互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提高组织运营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既是经济现代化的引导与支持力量,又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有限”与“有效”对政府作用的范围作出了界定,并给政府的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工具。“十一五”规划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又适应了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2.
柯布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面对生态危机,他在对西方现代经济理论进行批判的同时,提出实现生态文明的必备条件,建构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倡导共同体经济的生态模式。柯布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曾多次提出"中国是最有可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地方"。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人民懂得巨大的社会变革是可能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中国的政体和政策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破坏一度十分严重。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需要以政治系统论视角为出发点,构建"群众-政府双向互动模型",以推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群众一方面可以向政府献言献策,另一方面可以加入公益组织,向政府给予支持和帮助;政府可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三个维度输出进行生态建设。最后,群众会对政府的政策输出作出反馈,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输入,实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4.
Within contemporary changes there is an increased reflexivity wherein social formations,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are required to change, to learn to change, and change to learn. Lifelong learning has become central to educ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 with an increased emphasis on individuals, workplaces and providers of learning opportunities becoming more flexib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some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workplace practices and identities in response to and as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edagogies of reflection in these changes. It suggests that pedagogies of reflection are integral to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flexible lifelong learners and changes in the workplace.  相似文献   

15.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明确提出,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五位一体"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实践需要;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需要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并将这五大建设统一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取向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组织是研究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美英两国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可以发现,两国社会组织在参与本国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具体方式和方法上虽有所差异,但在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开展研究生教育咨询服务和多途径参与政策制定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借鉴美英两国社会组织参与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方式,加快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需要多元主体以协调思路助推社会组织长久发展,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元治理"作用,培养单位吸纳社会组织参与内部质量保障,更需要社会组织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7.
新公共管理是在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改进了西方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了更多公共服务的要求。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期的中国如何管理公共事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新的角色转换,促进公共行政管理现代化,已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无疑对我国政府的公共行政变革和政府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而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holds that an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be sustained and systematic, and conformed, and geared to the whole modernization drive and be reconcil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improvement of efficiency and perfec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with safeguarding and promot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s its purpose.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ruption among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 present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measures to fight it. Anti-corruption program in a political campaign is of so great importance that prop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he success of this campaign lies largely in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evil forces behind corruption and the combined force of all the good people in and outside the government, who are behind th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With the spread of corruption, the campaign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the government itself; the participation and support, of non-governmental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sought.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Theprogressofmoderniza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isoftenseriouslyimpededbyacommonphenomenon corruptionamonggovernmentoffi cials.Asobservedfactsprove ,ifthegovernmentcannoteliminatecorruptionamongitsofficials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 ,theecon…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组织既是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其特别的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着正常运转难度偏大、队伍素质能力弱化、队伍建设乏力、干部管理滞后等问题.需要采取切实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