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浅谈常见口腔疾病和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口腔问题,世而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长期忽略口臭、口腔溃疡,人体便秘、消瘦、 胃病变等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口腔的概念并指出了常见口腔疾病和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2.
《云南科技管理》2015,(2):54-55
孕妇由于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的改变,会出现很多口腔疾病。这些口腔疾病直接影响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掌握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可以减少孕妇口腔疾病的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胎儿早产、流产等,做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07,(3):64-65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是国家重点口腔医学院校。实行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其宗旨是培养高等口腔医学人才,普及和提高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承担国家级及教育部、卫生部有关科研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4,(4):22-24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合作完成的一项涉及2600多人的调查显示,糖尿病人群多合并一系列口腔疾病,其中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可见,除了心脏、肾脏、眼睛、神经等器官,口腔也应该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5.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西口腔医学学科,前身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建于1936年。该实验室先后为华西协和大学医牙研究室、华西协和大学口腔病研究室、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部级和四川省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7)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亦在不断下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意识是否强,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探讨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来源,然后提出了老年人口腔保健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抽取20位在校大学生分离其口腔细菌,共获得细菌436株,鉴定为4个属,7个种,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种。分析得出,该校大学生口腔环境基本健康,刷牙前后细菌数量差异明显,说明有效的清洁口腔有利于保证健康的口腔环境,并能够减少患口腔疾病的风险。不同人群人体口腔细菌多样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男女、藏汉学生多样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能轻视口腔疾病 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的状况。世界卫生组织把牙齿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9.
科苑 《今日科苑》2013,(14):104-105
很多口腔疾病,如牙周病,不仅会影响咀嚼能力,更和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糖尿病、中风等有密切关系。口腔是身体的"守门员",把好口腔关,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虽然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向民众推广口腔卫生知识,但目前居民口腔卫生状况仍令人担忧。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认为,在目前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17)
随着教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推动,全国高校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行同向。而口腔预防医学是口腔医学体系的重要课程,它承担着传播口腔健康知识,加强群众口腔保健意识的重要任务。针对我国特殊人群口腔疾病高发的特点,口腔预防医学教育除了教授专业的预防医学知识外,还必须将价值认同、人文精神和文化认同等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爱心、耐心、细心的高尚品格,从而为特殊人群的口腔保健工作做贡献。本文分别介绍了口腔预防医学教育中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口腔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一则和中小学生紧密相关的消息,引起了广泛热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该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限制销售高糖饮料和零食,食堂减少含糖饮料和高糖食品的供应,同时,实施少儿口腔健康检查、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疾病干预模式,在2025年把龋患率控制在30%以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口腔健康进行检查,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保养教育,待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颌合关系修复中,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患者满意度为95.92%;义齿修复中,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4%,患者满意度为95.65%;食物嵌塞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满意度为96.65%。结论: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分别是老年口腔修复最主要和次要的修复方式。老年患者在口腔修复后,要注意对义齿进行科学的保养,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这样有利于延长义齿的使用时间和提升义齿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前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法,对在本院诊治由于口腔不良习惯引起错颌畸形的237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吮指是乳牙期儿童主要的口腔不良习惯之一,占此阶段人数的50.5%。对于替牙期的儿童来说,不良舌习惯以及吮指为主要口腔不良习惯,分别占此阶段人数的32.8%、28.4%。儿童到恒牙期之后,更多的时出现偏侧咀嚼习惯,占此阶段人数的59.7%。综合三个时期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情况,得出存在吮指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所占比例为32.1%,存在偏侧咀嚼口腔不良习惯的儿童所占比例为24.9%,存在不良舌习惯的儿童所占比例为20.7%。结论:儿童由于存在口腔不良习惯使得儿童出现错颌畸形问题,还有可能引发其他口腔疾病,所以需要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从而减少儿童出现错颌咀嚼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内江市一医院口腔科建立于1953年,因技术实力雄厚,内江市口腔疾病防治中心设在该科。该科分口内、口外、口矫三个专业组,其专业技术处于全省同级医院领先水平。 该种有专业人员21名,其中19名医生全部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等正规院校,90%的医生到全国著名大医院分别进修过口内、口外、口腔修复、正畸等技术,还引进了  相似文献   

15.
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既是咀嚼食物的工具,又能帮助发音和说话.要是我们平常不注意口腔卫生,不注意保护牙齿,就可能出现蛀牙、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症状,吃东西就咬不烂,加重胃的负担,从而影响消化;如果掉了前牙,说话时不但发音不清,而且还会影响美观.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牙齿保健,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头痛涔涔齿动摇""牙齿飘浮欲半空""老去齿衰嫌橘触""三齿堕矣吾生休",人的一生健康情况,完全可以通过牙齿来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呵护牙齿健康,至关重要。我国的口腔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至汉时期,《黄帝内经》这一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对口腔疾病的防治已有较系统的论述,开了中国口腔科学理论之先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口腔医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口腔  相似文献   

17.
正"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你会发现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我们都在感知外部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闻到美妙的味道,品尝可口的食物,用触觉感知世界,但是如果没有"聪明的G蛋白偶联受体",人们听不见、闻不着、看不到,甚至不知梦想为何物,感觉不到幸福。G蛋白蕴藏的奥秘吸引着许多科学家不断探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冯晓东就是其中一员。随着肿瘤组学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7):83-83
<正>怎样可以知道自己的牙齿上有没有牙石?它长什么样,怎样去除?Q:牙齿上有黄色的物质,刮也刮不下来,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牙结石,如果是牙结石,该怎样去除呢?A:健康的口腔,不仅要有健康的牙齿,还要有健康的牙周组织。在人们的健康意识中,"牙垢、牙石"这些名词出现的频率逐渐增高了,那么它们究竟是什么,和口腔疾病又有些什么关系呢?所谓牙垢(软垢),主要是食物残渣、唾液中的黏液素及细菌等混合堆积而成,牙垢比较软,容易通  相似文献   

19.
口臭,也称口臭病、口气或口腔异味,是指呼吸或张口时散发出特殊异味的一种病证。口臭与口腔疾病以及胃肠疾病等息息相关,口臭不及时治疗,引发其他病的隐患将大大提高。目前,被口臭困扰的人群并不罕见,口臭也是当今社会影响人们进行社交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体质是影响人体正气的基础,体质是生理之偏,病证是病理之偏。病证在不同的体质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演变、转化。通过探讨体质与口臭病的相关性,旨在以体质为基础来进一步探讨口臭的临床证型以及通过调理体质实现口臭的防与治。  相似文献   

20.
负离子牙刷     
法国特罗莱保健品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的负离子牙刷。这种牙刷的柄内有一节高能电池,可在使用时将牙刷毛带上负电荷。据研究者称,人的口腔内通常都代有大量正电荷,这样正负电荷相吸,可把残留在牙齿和牙床上的碎屑吸附到牙刷毛上,而且可以使口腔的电荷平衡,促进口腔粘膜和牙床部分的血液循环,增进口腔、牙齿的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