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老师,我肚子痛,我肚子痛!"一个男孩儿不停地说肚子痛,孩子的状况让我很紧张,我赶快走到孩子面前,询问:"哪里痛,早上吃什么了?"正在我惊慌失措的时候,其他同学有了强烈的反感:"老师,小明是装的。""老师,他以前经常这样。""老师,您不理他,他就没事了。"学生们的言语,让我疑惑不解,我关切地对他说:"走,老师背你去医务室,实在不行,我们就马上去医院。"可我还没有把小明背起来,他就挣脱了我,非常平静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2.
执著解难题     
一天,班里学生小爽的妈妈气喘吁吁地跑到办公室找我:"王老师,可不得了了,小静的爸爸说要找我算账,您快帮帮忙吧!"我一头雾水地问道:"怎么回事?""王老师,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小静到我家玩,走后我发现少了十元钱,于是就善意地提醒了她一下。可小静硬说没拿这十元钱,还呜呜地哭了。她爸爸就不愿意了,非说他孩子从来不偷东西,还说要找我算账。""这样吧,你先回去,我找两个孩子来了解了解情  相似文献   

3.
<正>"老师,他作业又没写。""老师,他英语单词没背。""老师,……""他"成为班级报导的焦点,对于组长的状告,他满不在乎,大家都说:"‘他’没救了。"我面对着"状纸",真想痛斥他一顿。可又一想:这么不自觉的孩子,管他干嘛?管也白管。他都不在乎,我在乎有什么用?如果班上少几个这样的孩子,该多好呀!每当刚刚被批评完的他又真诚的喊我"老师",在老远的地方热情的向我打招呼时,我的心被震颤了。哎!毕竟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他是我的学生!责任心让我无法不在乎!  相似文献   

4.
正小坤是我们班一名"特别"的学生。有一次我出去听课,还没到家,他妈妈就打来电话,一边哭,一边气愤地跟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您看看,这哪行啊!他一回家就跟我说,一个孩子把他推倒并打了一顿,还说就看他不顺眼才打他……把孩子放在这种环境里我一点都不放心……"跟我哭诉了半个小时。因为我下午不在学校,只能先安抚家长,并答应第二天进行调查。谁知,第二天我刚到班里,还没开问,就有孩子找到我,跟我讲述昨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描述,我了解了大致情况:原来,课上小坤一直在  相似文献   

5.
《中华家教》2011,(7):33
有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刚买来的一块金表当成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枪毙了。"接着这位老师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表现,您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的机会。""那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秦艳华 《班主任》2013,(7):22-23
"老师,李东又打架了。""老师,李东骂我。""老师,李东用头撞墙。"课下,培智班的孩子常到办公室找班主任林老师反映情况。久而久之,"李东"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尝试沟通,他为何独自躲在角落一天,我带着八年级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正像往常一样,孩子们的点心活动开始了。今天吃蛋糕,喝牛奶。保育老师将牛奶分好,我将蛋糕分到每组的大盘子里,幼儿坐在桌旁安静的等待。当每个孩子都端上牛奶后,我就会说声小朋友请,他们就会一人在盘里拿一块蛋糕,开始安安静静地吃点心。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很委屈地说:"老师,我没有蛋糕。""是吗?你们那组多少人,我没数清楚?"那组的孩子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老师,我们这组6个人,你才数5个;少了一个,怎么够嘛!6多,5少;哈哈哈,老师数错了;有的小朋友伸出手指开始数自己这组的人了。"看着孩子们这么兴奋,我灵机一动:"哎呀,不好意思,老师数错了,那要不这样,下次我请每一组的值日生自己  相似文献   

8.
不堪设想     
某人想送他的儿子到学校念书,老师说:"我们可以收下他,只是你要交足20法郎的学杂费。""什么,20法郎?这么多呀,我可以用它买一头毛驴了。"老师说:"假如你真用20法郎去买驴,不让孩子上学,那将来你家就会有两头笨驴了。"  相似文献   

9.
玻璃心     
<正>在一个儿童教育的会议上,一位70多岁的老者讲述了他童年时的一段往事。他说:"我曾经是一个画家,其实哪个孩子又不是呢?有一天,老师教我们画一幅画。当时很多孩子合用一份水彩颜料,我等不及了,就用自己的蜡笔给画上颜色。当我喜滋滋地把画交给老师时,他一边接过来,一边转过身向其他的孩子展示说:‘你们看,当你们不愿等待时,会画出多么糟糕的一幅画,就像这一幅。’"那老者说:"我当时听到‘呯’的一声响,一道门向我永远地关上了,从此以后,我不再是一个画家了。"  相似文献   

10.
<正>二十一、定计上午间操时,我在操场跟操,接到了薛文利妈妈的电话:"老师,啊呀!这就不能怨孩子,全是大人的过错。""怎么了,薛文利妈妈?""薛文利今天在课堂上肯定睡觉了吧?昨天一晚上他爸看电视,他也看,我让睡觉,父子俩谁也不听,看连续剧一直看到半夜两点多。我还不能说,我一说,他爸就跟我吵,这全是大人的过错,不能怨孩子!"薛文  相似文献   

11.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12.
正开学后,学习委员每天都来报告:"老师,杨威又没有交作业!"考虑到以往简单批评的办法大都以失败告终,我决定先摸清情况再找他。经过了解得知,杨威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寄养在外婆家。我发现,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讲卫生,经常是头不梳脸不洗就来上学了,可以想见他是多么缺乏父母的关爱。这一天,我带了一条新毛巾来到学校,把杨威叫到了办公室的洗手池边:"来吧,我帮你洗脸。"杨威犹豫了一下说:"老师,我自己会洗。""那好吧,会洗就自己洗。"杨威在水龙头  相似文献   

13.
孩子学会告状了。年轻父母在育儿时经常面对诸如此类的新状况,哭笑不得,心情复杂。有开心,孩子开始会判断是非,长大了;也有困惑,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交往。孰是孰非,不妨听听女孩今今的故事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或许能有所启发。"妈妈,××骂我,我跟老师一说,老师狠狠批评了他。""××上课捣蛋,我报告老师了。""××趁老师不在把饭倒了,我让老师批评他了。""××欺负××,我看到了,把老师叫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中华家教》2011,(4):17
Q编辑老师:您好!我家孩子上初一,现在我没有办法和孩子真正地进行面对面沟通了。每天孩子回到家,就直奔自己的房间,叫他吃饭都不应。现在我都是每天发短信叫他吃饭,有时候孩子回复"我不饿"。我认为是自己在沟通方式上出现了问题,就去咨询老师,结果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健谈、阳光、幽默的男孩,在同学和老师之间人缘很好。我该如何解除与孩子的"零沟通"呢?  相似文献   

15.
[案例] 星期三下午放学后,A校长整理完工作笔记准备回家时,手机响了.接到一个学生家长的举报电话,反映四年级八班的班主任覃老师情况,家长说:"如果处理不好,我就向区教委反映."A校长感到这位家长肯定不是个省油的灯.于是便说:"我现在就来了解这个事情,不过,您也要给我时间,处理总得有个过程."挂断电话,A校长就在想:覃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有爱心和创新精神的班主任,从未听说他体罚过学生.于是,他马上拨通了覃老师的手机.从她口中得知,这个学生是个极其调皮的孩子,家长也挺惯着他.  相似文献   

16.
课上,老师提问。一个孩子,一开始答不出来,后来在老师的启发下结结巴巴地答完了题,但回答是错误的,惹得其他的孩子们哄堂大笑。老师和蔼地对大家说:"我们不要笑别人,要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等一等,帮一帮他,小朋友能做到吗?"小朋友齐声回答:"能!"孩子终于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孩子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堂课上,老师时时不忘提醒:"不急,孩子。""孩子,慢慢来,想想好。""我们等一等他。"  相似文献   

17.
顾连梅 《家长》2012,(11):50-51
作为家长,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应该的,不需给予物质奖励,要让孩子自我成长。第二次月考的语文试卷发下去后,小斌就急急忙忙地来找我,说:"老师,您少给我算了一分。""哦?我看看。"我拿起小斌的试卷重新算了一遍。"没有少算啊。""老师,我的作文写得挺好的,您就不能给我多加一分吗?"  相似文献   

18.
又是物理课,又是自习。"这才刚开学多久,咱们班的物理老师就换三回了,月考不全军覆没才怪。"大油十分沮丧地说。"别担心,最新消息,年级主任说,又有一个新老师了。""大灵通"露露说。就在这时,一个人站在了教室门口。他的着装真叫人不敢恭维:一双千层底(没穿袜子),一条运动裤,袖子随意地撸起。他很不屑地瞟了一下我们,然后挥手示意我们安静:"我是你们的新物理老师,不过我不会教很久的,大概两三天我就  相似文献   

19.
倒霉     
<正>小明放学回到家:"爸,有个同学考试没及格,老师要求考卷须家长签字,他怕被打不敢回家。你说他是不是很倒霉啊?""呵呵,"老爸摸摸儿子的头,"考试不及格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能从中吸取教训。再说,因为考得不好就打孩子,那太不应该了!""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回家了。""什么,你就是那倒霉孩子?去,把戒尺拿来!"指导老师:朱少敏  相似文献   

20.
迎刃而解     
蜜蜂采蜜美术活动后,孩子们陆续去盥洗室洗手。天天洗好手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您快闻闻我小手香不香?"我轻轻地托起他的小手认真地闻着。这时他又说:"老师,您现在真像小蜜蜂。""对呀,我就是小蜜蜂,正在采蜜呢!"他高兴地笑了。旁边的孩子看见了,也举起小手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