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EO特征、R&D强度以及外部环境关系的 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静  井润田 《科研管理》2009,30(5):178-186
摘要:采用世界银行投资环境调查(ICS)中来自中国、巴西、南非企业的数据,研究CEO人口统计学特征对R&D强度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政府政策、法律体系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CEO教育水平、工作经验(担任CEO前在本产业的工作时间)和R&D强度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社会文化对CEO特征和R&D强度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中国、巴西两国的CEO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R&D强度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高于南非。政府政策在CEO教育水平和R&D强度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政策越不稳定,CEO的教育水平和R&D强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越强;但政府政策对CEO工作经验和R&D强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法律体系并未在CEO特征和R&D强度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婉  王龙伟  王立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52-1460
知识保护是企业间战略联盟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理论,本文探讨了法律不完备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对“基于合同的知识保护-联盟绩效”的影响,以及关系导向如何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中国企业间研发联盟227份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和法律不完备性负向调节知识保护对联盟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关系导向会削弱法律不完备性的调节作用,但对市场不确定性调节作用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为转型经济背景下联盟企业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的法律制度是国家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又是法制经济,因此法律制度建设对于行政执法的国土资源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们国土资源管理的诸多问题源自于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首先是自上而下的现行法律制度还没有形成科学、完整、协调一致的完善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家干预经济,主要是通过经济法来实现的。经济法反映的特殊法律关系,正是国家与市场关系在法律层面上的体现,反映了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在经济法的视野中,国家的角色定位,永远都是为维护市场经济的效率和秩序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正> 科技管理亦有宏观与微观之分。本文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科技管理问题,简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管理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对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一管理体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积极调节作用,将对社会再生产各方面、各环节的宏观调控置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基础之上。科学技术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可以  相似文献   

6.
作为市场治理机制,道德和法律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这两种交易(市场)治理机制在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效率运行中的互补作用,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李小娟 《内江科技》2009,30(10):119-119,63
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仅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条件,而且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立提供了较为有效和全面的制度保障。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法律体系和法律调控的比较,提出了我国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有益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124家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高管激励在高管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以及从不同类别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角度验证高管激励调节作用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的年龄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2高管的教育水平越高,企业与研发投入就越多;3高管股权激励在企业团队特征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上起正向调节作用,但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高管股权激励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明显大于其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薪酬激励的调节作用虽然不明显,但是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起的调节作用也略高于在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现代商品经济。对什么是市场经济一般的解释是:市场经济是以商品和劳务在市场上的供需运动为轴心,对生产要素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的各个环节起调节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这个解释很概括,因此需要进一步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吴峤滨  唐禄强 《学会》2002,(9):59-62
制假售假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而“打假”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借鉴犯罪学中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建立行为模型 ,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法律的威慑力分析方法 ,对制假售假行为做深入分析 ,进而评判国家的法律效率 ,引导国家进行“打假”政策和法律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1.
马玉 《科教文汇》2009,(27):237-237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上升到法律规制的高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主体,它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上升到法律规制的高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的开发和再利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主体,它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本文从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于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效益观念往往习惯于计划体制那一套,没有有效地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作用。科学研究工作和科研计划管理,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把开放、流动、竞争和协作的科研机制与市场经济结合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有效地运行有赖于健全的法制保障。从法制基础、法律秩序 和法律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法制建设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宜红  俞峰  王晓燕 《科研管理》2019,40(4):213-223
本文将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企业创新数据库、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数据库和Hofstede关于文化的研究数据合并,基于东道国视角,研究东道国正式制度和文化制度对全球知识搜索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外部知识搜索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前人提出的倒U型关系曲线的“拐点”尚未出现。进一步结合东道国制度因素对其探讨,发现东道国正式制度中的法律规则与监管质量负向调节搜索行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文化制度中的长期导向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权力距离的负向调节作用未出现。此外,我们还发现在上述东道国制度调节下全球知识搜索所实现的中国企业创新,仍以渐进式创新为主,颠覆式创新则略显乏力。  相似文献   

16.
吴庆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63-163,191
文章从一个关于交易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模型出发,探讨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这两种交易(市场)治理机制在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效率运行中的作用。文章认为,作为市场治理机制的两种形式,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7.
乔石委员长在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法律来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目此,本届常委会一定要抓紧时机,尽快制定一批市场经济的法律。当前即将出台的是:1、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市场经济亦是如此。我国刚刚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正常运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能提供正常运行保障的便是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的自主、平等、诚信等属性,要求法律发挥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的功能。因为,在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过程,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一个伴随着市场经济法制化的渐进过程。所以,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第一,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意志的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  相似文献   

19.
桂昕 《科技创业月刊》2004,(10):218-2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有效地运行有赖于健全的法制保障.从法制基础、法律秩序和法律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法制建设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转让是房地产交易法律制度的一部分,探讨这些法律问题,可以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