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构建人本主义的建筑企业文化的意义 随着建筑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人本管理,逐渐被广大建筑企业管理者所重视,并作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人本主义”中的“本”,我们既可以解释为“根本”,也可以解释为“资本(人力资本)”。人本主义的建筑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建筑企业发展。即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  相似文献   

2.
黄小林 《职业圈》2013,(35):136-136
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以人为中心、以诚信文化引导为手段、以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融合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保险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保险企业文化的辩证法,来源于客户,奉献于社会。保险企业文化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对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玥 《职业圈》2013,(3):48-4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关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理顺情绪,发掘人的潜力,真正调动好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就当前而言,我们认为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采取这样几种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孙小萍 《职业圈》2013,(8):92-92
人作为企业中的主体和基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应加强人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倡导“以人为本”,全面理解掌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和精髓,创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质,提高企业的业绩。本文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到国有企业管理之中,探讨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具体实施办法。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每个企业中的重要资源,在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企业管理核心必须以企业的员工为基础,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认同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建立一套完备、高效、适应企业发展的运营机制,利用多种手段,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切经济行为,都是由人来进行的,人没有活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和竞争力.现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适应21世纪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公证处文化建设可参照企业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8.
成新宇 《职业圈》2010,(17):13-13
企业文化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积极适应21世纪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公证处文化建设可参照企业文化,在其基础上进行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9.
石若辉 《职业圈》2011,(33):13-13,65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和强力型企业文化的融合,既注重尊重人、以人为中心,又注重坚决按共同价值观和经营方法办事,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人就是企业的职工,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建设“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以企业文化为源,加强文化建设,夯实建设和谐企业的思想基础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构建和谐企业过程中,坚持以文化铸魂,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的良好氛围,营造鼓励人千事、支持人干成事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杨雅辉 《职业圈》2011,(35):18-18,20
企业文化的含义、要素和优势 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各有不同。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部搞的各种文体活动,像打球、唱歌、跳舞、旅游等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也就是所谓的CIS战略: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刊报,为职工塑造文化氛围.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让职工以企业利益为上……  相似文献   

12.
陈卫 《职业圈》2012,(8):108-108
现在我们都在说一个词,那就是素质。那么什么是素质?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思想品德和知识技能两方面的水平。在人、物、管理和技术等企业四个基本要素中,人的素质是重中之重,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决定着企业的素质,也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事在人为,物在人管.财在人用,没有人,也就没有企业。  相似文献   

13.
谢启开 《职业圈》2014,(8):9-11
“三年发展靠机会、十年发展靠管理、百年发展靠文化”。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的灵魂,企业间高层次的竞争由商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转向文化的竞争,培育、造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尊重、承认每个人的劳动和成就,激发所有员工潜能的企业文化势在必行。而基层家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凝心聚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拟从基层家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对策,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李慧玲 《职业圈》2012,(30):126-126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管人来管事务。通过提升人来提升技术,通过改变人的卿仑束改变人的行为,通过创建优秀的员工队伍来创建优秀的企业,实现企业效能的放大。企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全面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从而达到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工作绩效,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坚持以文“化”人,着力塑造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的团队。树立优秀的品格和形象。  相似文献   

16.
冉伟锋 《职业圈》2013,(5):70-71
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不断的变革创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是现在企业管理中的两种模式。柔性管理模式与刚性管理模式是相对而言的,其本质是从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能力,圆融、灵活的方式来营造圆融、和谐的企业氛围,从而实现企业管理目的的企业管理模式。目前,柔性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学中一项热点的研究课题。在学界和理论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柔性管理相关问题的具体分析,来探讨企业管理在发展创新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工作。关键是要把人教育好,把人的积极性引导好,大力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现代企业来说,随着新形势下员工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变化,给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今后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苗杰 《职业圈》2013,(8):53-53
以人为本.服务于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个性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越来越重要。企业作为社会产品的提供者,只有真正从人的需求出发。把人放在首位,才能生存与发展。人是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是企业文化三维坐标的轴心,要进行智力投资,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觉把个人目标纳入企业目标的轨道,使职工懂得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是统一的,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命运联系起来,这样,企业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企业的活力和生机存在于干部职工之中,其源泉就是人的积极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思想政治工作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把企业推向兴旺发达,实践证明企业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加强"人的建设"的方针,已经将各项工作顺利推向前进.相信通过推进电力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外树形象,提高信誉,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刘银贞  韩新彦 《职业圈》2013,(24):106-106
在企业管理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运用有效的激励调动、发展和提高石油物探企业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并建立对职工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管理制度、方法、手段以及机制的构建几个方面对于石油物探企业激励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