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靖宇将<左传>纳入"叙事文"的研究领域,史书性质和史官职责却在"中国早期叙事文"的分析解读中缺失,以致在<左传>的意义和人物的理解上,与中国文化产生了隔膜.王靖宇提出的"音乐式"阅读法,与传统的评点学判然分野,不能融通.<左传>音乐式的阅读方法在清人盛于野的<于野左氏录>中有绝佳体现,且与篇章结构的赏析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异系千字文"指仿照周兴嗣<千字文>、或者用一千字表现某种特定内容的<千字文>,与周兴嗣<千字文>即所谓"周系千字文"相对称.本文将我国的"异系千字文"分为三类,而后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异系千字文"作了分类研究,剖析了其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以三善为康<续千字文>和中村正直<自叙千字文>为中心探讨了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吴智文 《职业圈》2007,(16):148-149
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应当如何理解"质"与"量"问题,应当如何构建"质"与"量"间平衡关系,是高职院校发展壮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关键.文章就是从"质"与"量"问题的提出、对待问题态度以及解决问题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职业圈》2013,(31):100-101
吴亚文,字红墨,生于北京。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创作员、副教授;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一级艺术委员,并被资质认证为著名国画艺术家;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北京湖社画会监事长;北京文联九洲书画研究会理事;北京东城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台湾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编纂的我国现存的第二部综合目录.著录见存书3212部,而附著"梁有今亡"书竟达1545部.前人多以为"梁有"即指<七录>,而实际上不仅仅指<七录>,它还包括其它的目录.  相似文献   

6.
"正变"论诗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源于<毛诗序>的"变风"、"变雅"说.元人在传统"正变"说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宗唐"的逻辑理路,并通过由"世次"论到"体制"论的重心转移,确立了"唐音"这一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范式,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唐诗接受.  相似文献   

7.
论文追溯了王国维"境界说"中"真景物"与"真感情"两个概念的西方思想渊源.论文指出叔本华的直观说与海甫定的情感心理学分别构成了二者的理论支点,而所谓"观我"的理论则是联接二者的桥梁.西方的认识论美学是王国维建构"境界说"所依赖的最主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8.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24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日"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营销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红梅 《职业圈》2007,(12):29-3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居民个人资产逐步增加,高收入客户群不断壮大,个人高端客户正在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文章将"4P""4C""4S""4R"市场营销理论有机地结合与应用,选择恰当的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邹仰松 《职业圈》2007,(18):12-14
"红头文件"是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的俗称,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手段与依据之一,它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实践中,"红头文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必须对"红头文件"加以规范.规范"红头文件"的措施就是从行政、立法与司法三个方面,构建一个"红头文件"的三位一体纠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一文就<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对他的<杜甫、严武"睚眦"考辨>一文的辨析提出辩解与反诘.文章认为其辩解与反诘要么避开所讨论问题的着眼点、辨非所讨论者,要么又解读再误,要么将明显的有违情理与逻辑的说法强加于人再事辩驳与反诘.文章对上述问题略作辨析,同时再次略为辨析其作为杜甫、严武发生"睚眦"事件诗证的那些杜甫诗歌,根本无法证实其所信从并欲证实的<新唐书>所记载的严武、杜甫间的"杀而未果"事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谭小琴 《职业圈》2007,(10):68-70
"逻辑阵地"是辩论中立论的基本策略,在辩论中起着进攻和退守"据点"的作用.构建"逻辑阵地"要做到知己知彼、合乎逻辑和事理,坚持利益最大化,讲究新意."逻辑阵地"主要通过对辩题概念的定位、概念间关系的定位、审题视角的定位、衍生概念或判断等方式来构建.要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建立有效的逻辑阵地,还须注意运用"逻辑阵地"的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玉梅 《职业圈》2007,(18):121
文章从"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议论文的躯体、论证是议论文的服饰"三个方面论述了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议论文、学习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明确议论文"三要素"在文章中的位置、作用和相互关系;掌握议论文"三要素"在文章中的具体要求,将其较好运用到议论文的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相似文献   

14.
《职业圈》2013,(28):102-103
王玉,1965年生于北京,自幼;习画,1980年拜师郭北峦先生学习山水画。1988年毕业于中国画函授大学国画系。1992年拜孙菊生先生为师;1995年拜齐良迟先生为师;1996年拜黄均先生为师;1996年拜陈大章先生为师;1995拜金鸿钧先生为师;1998年拜金默如先生为师;1998年拜张世简先生为师。  相似文献   

15.
郑军  李小静 《职业圈》2007,(13):126-127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对高职服装专业教育中"时装画"的教学与其外延性探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对"时装画"进行解构,认识到应加强"成衣时装画"的教学内容与比重,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高职教育中"时装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在楚地出土了多批卜筮祭祷简,其中常见有名为"司某"的神祗受到祭祷.据统计,大约有司命、司禄、司祸、司慎、司祲、司怪、司褨、司救等八种,它们通常并列出现,同时受祭,且居于天神"太"之后.本文认为,它们大多为天神,是以中官天极("太""太一")为核心的一系列星官,如司命、司禄、司慎、司怪四神.而司祲为主太阳云气之神,也与之有关.其它如司祸、司褨、司救之具体含义尚待进一步探索.对这些神祗的解读,有助于解决经学尤其是礼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例如,<周礼>的成书时间和"六宗"的具体内容,历代聚讼不决,楚简材料似乎倾向于<周礼>成书不晚于战国中期,"六宗"当以王肃说为胜.  相似文献   

17.
陈九香 《职业圈》2007,(12):128-129
文章从任意角概念和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出发,阐述了"诱导公式"的本质,即周期性和对称性.在弄清其本质基础上,探索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以及运用此规律进行解题时的独到之处."诱导公式"之妙用,让人运用起来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需要层次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仲华 《职业圈》2007,(3):143-144
文章通过对继"考研热"之后出现的"公务员报考热"现象的分析,阐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报考者的需要类型和变化做出分析判断,并针对这些原因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说"何其"     
李冰 《职业圈》2007,(13):105
众所周知,文言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一例外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本着学术的严肃性,文章以于丹《庄子心得》标题"庄子何其人"中"何其"的错误为例,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分析,对"何其"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周阅 《中国文化研究》2005,23(3):163-170
本文试图从文学的发生学的立场来考察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名人>的形成过程.从取材来看,<名人>诞生的最直接契机是川端康成对名人告别赛的采访,以及他对围棋的热爱,而后者还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吴清源及其调和理论以及由此而折射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背景,都影响着<名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涵,并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川端对文化艺术的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名人与文学作品中名人的距离,显露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显露了横向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