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楠 《传媒》2014,(14)
正2014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的《"两会"大数据》特别栏目共播出了9期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中使用全新的立体成像技术和人机互动技术,生动、直观、易懂地向观众播报基于大数据对"两会"热点的分析,可以说,这是中国官方媒体第一次大规模进行的电视数据新闻生产,其新闻报道可圈可点,当然,亦有可提升的空间。获取海量数据是数据新闻生产的前提。从国外的新闻业界实践来看,  相似文献   

2.
季志良 《青年记者》2007,(18):99-99
在今年4月中旬绍兴市"两会"召开期间,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独辟蹊径,首次与网络媒体实现跨媒体合作,在"两会"报道的形式、内容和手段的创新上作了一次有益的探索。操作方式今年两会期间,新闻综合频率主打新闻节目《738早新闻》首次与绍兴本地影响最大的网站"绍兴e网"实行跨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为:频率在e网开设《738"两会论坛"》,邀请网民参与两会;网民通过《738早新闻》子栏目《两会博客》,发表对"两会"的寄语以及各种意见和建议;《738早新闻》再把《两会博客》文字稿和录音音频上载到e网,进一步扩大《738早新闻》"两会报道"在网民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播出于2014年3月3日至3月12日的全国“两会”特别节目《两会解码》,通过“电视杂志”的传播模式,在每一期栏目中以一个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为主线。通过“两会说吧”“大数据看两会”“代表现场作答”等环节,对当前热点、“两会”中讨论的重点话题进行讨论.来帮助民众进一步了解“两会”。大量数据新闻的运用,成为这一特别节目中的一大亮点,以新媒体和战略合作大数据机构为平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纯”出有用的信息,更增加了节目的可读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成为新时代主题词的背景下,数据新闻这一报道形态日益崛起,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两会大数据》,分析了当下我国电视数据新闻的基本实践状况。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新闻界,"数据新闻"已经不是新名词,它代表着全球新闻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的实践。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通过分析不断变化的数据以发现其中的相关性,并使受众及时清晰的了解哪些信息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结合2014央视《数据说春运》系列报道、2014人民网对两会的报道《据说两会》两例简单分析"数据即信息"已成为时代共识、数据新闻的生产模式和数据新闻对大众的意义及相关功能,以及这一新兴模式对记者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的"两会"报道都是各家报纸年度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同题材竞争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独家新闻,如何与新媒体争抢受众,这是摆在所有传统媒体面前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2014年的"两会"新闻报道,《京华时报》走出了一条新闻报道数据化、可视化的新方向。其数据新闻报道全面利用大数据的威力,在数据的纵向挖掘和横向对比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创新,制作了一批优秀的报道和版面,这对于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数据做好新闻报道的数据化、可视化来说可作为一个范本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朱萍 《视听界》2013,(4):95-96
每年全国"两会"都是媒体比拼竞争力的平台。2013年中国之声"两会"报道亮点纷呈,以民生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在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打造新闻品牌,值得地方台学习和借鉴。亮点一:主专栏大"变脸",更贴近民生《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是中国之声知名的两个主题报道栏目,今年"两会",这两个栏目首次大"变脸",改变了沿用多年的"两会"报道"大综合"旧形式,推出了专栏《2013,我离梦想有多远》,每天求解一个普通百姓感受最强烈、最期待能有所改观的民生焦点问题,从当前和过去一年中最热点的新闻事件入手,  相似文献   

8.
近三年来,由江苏电台牵头,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共同参与,打破门户界限,互助、互动、互补,在“两会”主会场联合推出《新春旋律——“两会”报道现场直播》特别节目,开创了江苏乃至全国“两会”报道多家媒体合作之先河,取得了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良好效果,被同行们誉为江苏新闻改革与创新的成功尝试。目前,《新春旋律》已成为江苏省委宣传部肯定的好形式,成为代表委员欢迎的好阵地,成为社会上有影响的品牌栏目。一、走“三贴近”之路“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媒体新年伊始的重点报道任务,是各家比拼实力、扩大影响的良机,也是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9,(11)
<正>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中数据的选择与应用逐渐被各大媒体重视并应用,成为了媒体竞争的新重点。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将数据作为核心,围绕关键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生产,数据在新闻中起到了核心作用。《融合与发展:数据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一书就是在这一环境下对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进行研究的新作。该书收录了三十余篇大数据时代下新闻报道的研究文章,如"基于自媒体出版的网络直播实践与创新研究—以尔雅讲堂为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解读—以《楚乔传》在海外传播为例"、"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纸媒创新分析—以澎湃新闻为例"、"数据时代下新闻价值对新闻类App的发展要求探析"等,涉  相似文献   

10.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11.
数据新闻:用数据处理的视频新闻 2014年3月3日至2014年3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在两会期间推出了一档系列报道。用数据处理的视频新闻——《两会大数据》,与时俱进地利州大数据呈现民意。通过统计分析大家在互联网上留下的海量信息,得出许多有趣、有说服力,也可能是完全让人意想小到的结论。栏目的内容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新颖的报道形式也引发了互联网业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报道是指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记者以第一人称形式深入现场,对客观新闻事实进行亲身体验采访,从而获得真实报道的新闻报道形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报道方式,《小撒探会》栏目在报道两会时究竟注重怎样的取舍,使之成为两会报道的品牌,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来,由江苏电台牵头,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共同参与推出的《新春旋律——“两会”报道现场直播》特别节目,在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被同行们誉为江苏新闻改革与创新的成功尝试。剖析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可以从中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与报道也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寻求创新与转型路径。为了进一步巩固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凸显出民生新闻的服务价值,则要对策划与报道工作展开研究,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以民生为导向,生产出符合百姓需求的民生新闻内容,从而扩大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巩固电视台公信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民生新闻策划与报道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打开民生新闻报道宣传新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环境下,广播电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相比电视在"大数据"节目方面的尝试,广播在大数据领域的成果并不是很多.江苏新闻广播的《新闻最有数》作为中国第一档大数据广播节目,始终坚持通过数据的趣味表达,分享新闻故事,不断拓展"数据新闻"的广播维度,利用数据说话,彰显"数据思维",融合多重元素,助推着节目创新.这种将广播节目与"大数据"相融合的方式不仅能更为清晰直观地呈现新闻事实,还能增添节目趣味性,便于听众接受,值得其他电台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寿川 《新闻战线》2015,(7):36-37
今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亮点之一,是设立“中央厨房统筹组”,负责两会期间全媒体平台机制的试运行,实现新闻稿件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践证明,“中央厨房”不仅创新了策采编发的新闻报道工作机制,体现出两会报道进一步“融起来”的探索与努力,而且在内容创新、表达创新上“试水”成功,以《书话两会》为代表的“新闻美味”展示了“中央厨房”的精彩厨艺,为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注入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东南传播》2015,(4):2
<正>从3月1日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间中心每天以"两会进行时"的形式,及时传回新消息、好消息,简洁扼要又注重电视新闻在场景、氛围、细节等实况方面的展现,每天的回传两会报道量在30分钟左右;集团各档电视、广播新闻栏目,也全力做好两会报道,相关内容播出时长每天超过1小时(不含直播);整个两会期间,播出两会相关电视新闻超过1100分钟。代表委员抵京、《福建省代表团成  相似文献   

18.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数据新闻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数据新闻在报道方式、新闻生产流程、选题等几个方面表现出突出的特点,从而使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的数据版新闻进行分析,厘清数据新闻理念的内涵与特征,展望数据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媒体各显其能的大好时机。特别是今年逢换届之年、奥运之年、十七大开局之年,媒体激战尤酣。中央台中国之声高度重视两会报道,精心策划,推出了全天8小时的两会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与早《新闻和报纸摘要》、晚《全国新闻联播》、《两会专题》以及早中晚三档《做客中央台》相呼应,根据两会议程选取关注程度高、可听性强和新闻价值高的内容,采取进行式报道方式,加大直播的力度,大大提高了大型时政报道的水平,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听众的广泛称赞。中国之声两会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世界》2021,(4):22-22
近日,CSM(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了《2020电视大屏收视与创新研究报告》,对2020年电视大屏上的新闻、电视剧、综艺三个类别的收视与创新情况作出了详细的数据分析及解读。新闻:收视比重明显上升。新闻类节目2020年收视贡献为16.8%,同比增加3.5 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