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史艺文志稿》是黄虞稷在《千顷堂书目》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杭世骏、卢文弨曾辗转得见。雍正九年,杭氏得到两种从史馆抄出的文本:一是陆奎勋的经史二册本,一是全祖望的只有明人著作的五册本。乾隆间,卢文招从朱奂借得志稿,取以校订《千顷堂书目》。从体例来看,陆氏二册本与朱氏本应出于黄氏原稿,而全氏五册本或与熊赐履进呈本《明史艺文志》五卷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黄虞稷辛劳一生搜集图书,并在其所藏图书的基础上编纂了《千顷堂书目》,以及《千顷堂书目》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千顷堂书目》误收5种唐人之书,是分别根据明代的藏书目录、非藏书目录和其他史料著录的。这种编撰方法与当时的史志目录完全相同。全书中属于黄虞稷家藏图书的,约仅占1/3,不宜称为私家藏书目录,而是一部典型的史志目录。  相似文献   

4.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史学类》载:"曹珗《史评》又《史解》"。同书卷二六《别集类·万历辛丑科二十九年》载:"曹珫《大树堂集》;字葆素,益都人,太子少保,工部尚书"。校曰:"曹珫不载《题名录》"。  相似文献   

5.
《千顷堂书目》对《四库全书总目》的编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总目》编撰过程中,其首先对《千顷堂书目》的部类设置进行评判,而后从图书撰者问题、成书年代、版刻情形进行批判式吸纳。或以之判断图书的撰者姓氏、履历、成书与版刻的重要依据,或据以考查某一图书的编纂及流传,或据以判断某作者著述的存佚。且《总目》对《千顷堂书目》失当之处,多能客观待之。  相似文献   

6.
产生于元末明初的《南溪笔录群贤诗话》,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部分文字可补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之缺.据现有文献,该书最早刊刻于明正德五年,分前、后、续三集(卷).《四库全书总目》、《天一阁进呈书目》等所谓二卷本,实为三卷本之残本;《四库存目丛书》影印三卷本残本却标为二卷本;《千顷堂书目》所言四卷本,亦当为三卷本.  相似文献   

7.
骆兆平先生《天一阁藏明代方志考录》是研究明代天一阁方志的重要工具书。该书在为《嘉靖郧台志》(九卷)作解时,以进呈书目所云主纂为叶照之说为误,而以《浙江采集遗书总录》所说的叶熙为是(见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35页)。黄虞稷所编《千顷堂书目》卷七《史部·地理类中》也认定为叶熙所作(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铅排版,第196页)。试作辩正如下:  相似文献   

8.
祁承(火业)是我国明末清初的图书馆学家,他在图书馆实践和理论上有着一定的业绩和成就。在实践上,他建立了澹生堂藏书楼,聚书十万多卷;在理论上,他著述了《澹生堂藏书约》和《澹生堂藏书目》,总结了一套藏书与分类理论。  相似文献   

9.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他不仅是明未清初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和卓越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家富藏书”的藏书家。然而对于后者,却鲜为人知。黄宗羲的藏书非常丰富,其数量之多,甚至可以与当时江南一些著名藏书家相媲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下面两个数字说起。第一个数字是他儿子黄百家关于续钞堂所藏书目的统计。康熙四年(1665年),黄宗羲建续钞堂于南雷,庋藏图书。对于当时所有的藏书,黄百家曾分门别类,作过统计。他在《续钞堂藏书目序》中记载:“续钞堂藏书经若干卷,史若干卷,子若干卷,集若干卷,选文若干卷,选诗若干卷,志考类若干卷,经济类若干卷,性理语录,天文,地理、兵刑、礼乐、农圃、医卜、律吕、数算、小说、杂技、野史、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文献学界多据《明史·艺文志》认为明初宫廷藏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事实上,《明史·艺文志》这条记载本身是不可靠的,明初宫廷藏书不可能达到“近百万卷”。  相似文献   

11.
国图藏《明史稿列传》8册收录多篇明末诸臣传记。笔者发现,该钞本正是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载朱希祖据旧本移录的"明史稿列传残本存八册";其内容包含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的相应卷目。在无从得知朱希祖原有"康熙钞本万季野先生明史稿列传"179卷残本情况的前提下,笔者以为,《明史列传稿》8册应抄自《明史纪传》313卷。  相似文献   

12.
罗志 《图书馆学刊》2011,(10):135-138
清代初年藏书家、文献学家钱曾著有多部私家藏书书目,其中以《也是园书目》后人评述甚少。《也是园书目》于四部分类法之外别出心裁,增设"明史"、"佛道"、"戏曲小说"等门类,具体书籍收藏同样体现自身文化趣味。以《也是园书目》为考察重点,可以看到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及自身文化修养如何影响钱曾的藏书活动与文献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董益(养性)的杜诗选注本屡为各书目著录,国内却一直未发现原本。日本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籍目录》亦著录此书,且实有是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现藏有此本复印件,是由曾师从萧涤非先生的美国留学生车疏善从日本复印而得,殊为珍贵。是书七卷本,高儒《百川书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作四卷,方树梅《明清汉人著作书目》书名作《李杜诗选》,未著卷数,晁瑮《宝文堂书目》则仅录为:“杜诗,董养性注”,亦未标卷数,皆与此本异。只有《天一阁书目》著录较详,且与此本同,七卷本,临川董益辑,所引序亦完全相同。周采泉《杜集书录》卷六“杜诗选七卷”(元董养性选注)条下编者按云:“疑元明刻本,不止一种。”“至方树梅作《李杜诗选》,或为另一书,或者‘李’氏为衍文”,推测皆可信。然同卷又  相似文献   

14.
徐学林 《出版史料》2004,(4):114-117
程晋芳(1718-1784年),原名志钥, 又名廷鐄,字鱼门,有蕺园、桂宦、勉行堂、三长物斋、勉行斋,歙县岑山渡人,居江都(今扬州市)。身材魁梧,人称美髯公,“蕺园”是少年时读明末蕺山刘念台先生列宗周《人谱》,仰慕其道德文章而自号;“桂宦”是藏书处,翁方纲在《程先生墓志铭》中说: “君有《桂宦书目》若干卷。桂宦者,君读书室名。”先世业盐,是两淮盐商世家,本人也从事盐业而成巨富。  相似文献   

15.
评《明史·艺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设项编制《全国古籍总目》,北大图书馆承担了经部的任务。我具体负责查考著者生卒年。在查考明代著者时,《千顷堂书目》(以下简称《于目》)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深深地体味到,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其书目本身。由此,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爱屋及乌吧,进而对以它为基础编制而成的《明史·艺文志》(以下简称《明志》)也颇为留意。但我发现,有关《明志》的论述不多,多是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散论,全面性的评述更是凤毛磷角。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学术历来重创始而轻转录;另一方面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清代著名文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黄虞稷编撰并以其斋名命名的《千顷堂书目》一书,让世人了解我国古时图书目录的基本分类,从而为现代图书馆人研究书目编纂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国著名版本目录学家王绍曾先生完成《订补海源阁书目五种》(下简称"订补"),对海源阁存世的五种书目进行了彻底的整理,并就知见海源阁藏书版本情况及去向等进行订补,被誉为"完善海源阁的书目体系,重现杨氏五代庋藏之盛"。据绍曾先生研究所知,现传世海源阁书目共五种,分别是:《楹书隅录》五卷,《楹书隅录续编》四卷,杨绍和撰;《宋存书室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海源阁藏书目》一卷,杨绍和撰;《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杨绍和撰,杨保彝补撰;《海源阁书目》不分卷,杨绍和撰,杨保彝增  相似文献   

18.
孙星衍(175-1818),字伯渊,一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市)人,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小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和考据专家。孙星衍性喜藏书,一生拥有藏书三千余种,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之一;他又为自己的藏书编写了三部影响深远的书目——《孙氏相堂书目》、怦津馆鉴藏书籍记》和《廉石居藏书记》。因此,孙星衍作为一个较为典型的乾嘉学者,其藏书思想及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射出乾嘉时代的社会风尚,对我们研究清中叶藏书的兴盛及目录版本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孙星衍对书籍的喜爱是受他的父亲孙书屏的影响。他在《孙氏调堂书…  相似文献   

19.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20.
尤袤(1127—1194)的《遂初堂书目》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私家藏书版本目录,号称"版本目录第一家"。虽然有目而无提要,使人们对许多书籍内容不甚了了,但细心寻绎后世文献,仍能有所发现,《三院吕氏世谱》即是如此,该谱著录于《遂初堂书目》的《姓氏类》,但内容为何,向少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