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川芎嗪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及不同剂量川芎嗪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了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川芎嗪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后的血药浓度,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静脉注射川芎嗪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kg)及卡托普利注射液(40mg/kg)、川芎嗪注射液(20mg/kg)联合给药后在大鼠体内过程均符合双隔室模型。与单独给药相比,两种注射液联合给药后,川芎嗪t1/2β显著延长(P<0.05),t1/2α、CL显著减小(P<0.05)。并且川芎嗪在给药剂量范围内大鼠体内消除过程呈现线性消除过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大鼠血浆中川芎嗪浓度的HPLC法。首次探明卡托普利对川芎嗪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上两者合用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理药动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药物在器官和组织内的药动学过程,提供难(或无法)通过实验获取的药代参数(如代谢速率常数等),预测和外推药物的药动过程和提供内剂量经时过程,在药代药动层面辅助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新药的研发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模拟和体外实验数据选择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化合物,降低候选药物的淘汰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部队干休所老干部在合理用药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进入老年以后,由于组织结构的改变,生理功能及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处于逐渐衰退的状况,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各项药物动力学指标与一般患者相比有明显不同,而且年龄越大,差异越大。而有些老干部患病后总想吃"好药",就诊时常常指挥医生点名要药,不遵医嘱盲目相信药品广告宣传,自作主张擅自选药、换药、减药、停药。因此,我们应从保障军队离休老干部健康出发,纠正错误用药观念。  相似文献   

4.
药学实践V教学体系是我院学分制下药学专业"一体化、阶梯式、多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总体布局的一部分。课程内容由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机交叉和整合形成,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将围绕有关药物的使用专业技能训练展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方法和技能,实现能对患特定疾病的特定患者,能根据复杂多变的病情,制定和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治疗药物监测与新药临床药动学研究,并针对患者进行药品使用相关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5.
Michaelis-Menten型消除动力学(简称米氏型消除)是非线性药物动力学中较常见而重要的一类。乙醇、苯妥英、茶碱、水杨酸盐等的体内过程都具有这类动力学特性。在一次给药下,描述血药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动力学方程都是非线性微分方程。因而在多次给药下(临床药物治疗通常都需多次给药),相应的C-t方程难以导出。为拟订最佳剂量方案,必须了解在多次给药下,血药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以及稳态血药浓度的高低。作者导出了平均稳态浓度方程,以及达到稳态所需时间的计算公式。此外,提出了临床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科技的源泉和动力。余细勇教授在科学研究中始终注重创新性选题,从学科发展的趋势和交汇点开展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心血管病学研究。余细勇教授在心血管临床药理学和分子心血管病学的创新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20世纪90年代早期对临床药代动力学的三大前沿课题进行攻关:开展以β阻滞剂为代表的药物活性代谢产物的药动学及其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的研究;人体药代-药效学相关性定量研究;药物对映体的立体选择性差异研究。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确立分子临床药理学和分子心血管病学研究方向,开展转基因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细…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5)
研究药物与血清蛋白结合规律是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药效、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生命科学、医学的快速发展,药物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本文从药物-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两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而复杂。为了增强药物的协同作用,减轻毒副反应,抗感染药物常联合应用。但是,随着联合用药的品种增多,药物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发生药效学、药动学改变或理化配伍禁忌的概率亦增大,不合理配伍反而起到相反的效应,使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多,造成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加重以及卫生资源浪费。为了促进临床抗感染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本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治疗药物监测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测定病人治疗用药的血浓度或其他体液浓度,根据药动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拟定最佳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包括药物剂量、给的时间和途径,以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有效而安全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三七总皂苷(PNS)及其活性单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目前生物样品中PNS类活性单体的药物浓度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技术来评价PNS及其活性单体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9)
液质联用技术(LC-MS)是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MS)的结构鉴别功能结合起来,现在这种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对中药成份的定量与药动学的研究当中,简述了LC-MS在中药质量控制、化学成分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医,中药代谢研究,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中的进展情况,而且对于其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对于这种技术在中药成份分析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市立医院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卫生系统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青岛市临床药学特色专科、青岛市药代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岛市临床药学研究与药物治疗中心及第三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药学部自始建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创业历程,在科室管理上不断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和成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对中药黄药子对大鼠阿霉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尿液中的阿霉素浓度。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室是以原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两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高血压药效实验室”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代动力学与临床药理研究室”)为主体,并综合天津药物研究院生化药理学,药物安全性评价,生物工程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组建而成的国内目前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4)
恩诺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介绍了恩诺沙星的构效关系、作用机理及其在水产动物体内药动学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恩诺沙星在水产动物体内药理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依据荷载叠加理论,建立了动、静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荷载加载模型,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路基有限元模型,并运用弹塑性理论和有限元动力学基本原理进行瞬态动力反应分析,得出了动、静荷载耦合作用下路基土的应力、变形变化规律,通过改变静载大小或动载幅值,研究不同组合荷载作用下路基土的应力、位移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23,(2):72-73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开展中医药基础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同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为重点实验室。2005年和2010年实验室连续两次顺利通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实验室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设有中药药理与毒理实验室、血液流变学实验室、血流动力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中药质量标准实验室、中药药代动力学实验室,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脉病证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中医脑病实验室等。近年来,实验室全体人员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生物及药物研究技术,发挥中医学、中药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奥泰公司C18色谱柱(250 mm&#215;4.6mm,5μm),甲醇-乙腈-水(10:15:75),检测波长为22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丁香苦苷在0.5~30μg&#183;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丁香苦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6%。结论:家兔口服丁香苦苷单体消除半衰期为32分钟。家兔口服丁香苦苷单体相对静脉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6.2%。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抗肿瘤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热动力学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热方法,从热动力学角度,建立抗肿瘤药物与DNA作用的热动力学模型,计算系列相关的热力学函数。归纳了抗肿瘤药物与DNA的作用类型及热动力学特征,为探讨抗肿瘤药物与DNA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前癌症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的死亡,并且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至1700万。大多数病例的死亡是由于抗癌药物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败。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分为2种:固有型药物耐药性及获得型药物耐药性。固有型药物耐药性是指患者对于化疗初期就不敏感,而获得型药物耐药则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耐受性。药物耐药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多药耐药(MDR)转运体过表达,肿瘤干细胞靶蛋白功能或表达的改变,凋亡信号通路的改变,对药物传递的物理屏障等等。文章将对膜转运体中的多药耐药转运体P-糖蛋白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