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据韩国KBS网站报道,得益于小说、诗歌的活跃,韩国2016年的出版市场尤为火爆。其中小说销量较上一年增长了46%。韩国作家韩江的短篇小说《素食主义者》荣获布克国际文学奖后,大大提升了韩国小说的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韩国诗集的销量增长更为显著,与上一年相比增至5倍以上。描写韩国爱国诗人尹东柱一生的电影《东柱》上映后,尹东柱的诗集《天、风、星星与诗》的销售打开局面,使读者对韩国诗歌的关注和兴趣空前高涨。位列畅销  相似文献   

2.
人物二题     
人物二题王春瑜杨云史与蒋檀青江东杨圻,名云史,民国前期著名诗人,以《江山万里楼诗集》,名播诗苑。其表兄是小说《孽海花》作者曾孟朴,他写此小说时,杨云史曾提供过不少义和拳资料(杨云史:《致张次澳书商赛金花墓碑事》。《赛金花本事》第一六五页)。为人风流倜...  相似文献   

3.
提起吉米·卡特,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他是美国前总统和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其实,卡特不仅是一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而且是一位作家,迄今已出版近20部书,其中有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回忆录《黎明前一小时:一个农村少年的回忆》(2001)、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马蜂窝》(2003)和诗集《总是估算及其它诗篇》(1995)。卡特是继约翰·昆西·亚当斯和亚布拉罕·林肯之后又一位总统诗人。  相似文献   

4.
白族诗人何永飞的新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是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打造少数民族文学精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的作品集(作家出版社2020年12版).也是诗人继他出版的《茶马古道记》《神性滇西》等诗集后,又一部重要的诗集.这之前,诗人的《茶马古道记》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鲁藜诗歌大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奖等重要奖项,他是被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命名的"白州文化名家",云南十大励志榜样人物之一.就白族诗歌创作来看,他是继著名白族诗人晓雪、张长、袁冬苇之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又一位诗人.他的这部诗集《穿过一小块人间》不少作品发表在《诗刊》《民族文学》《边疆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上,获广泛好评,新著列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5.
威廉·格扬(William Goyen)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散文家。他一生共发表了六部长篇小说和几部短篇小说集,他的敬文抒情,奔放,富于想象力,博得了公众的承认和欢迎。格扬虽不象他的同代人杜鲁门。卡波特、戈尔·维达尔、诺曼·梅勒等受到人们广泛的注意和重视,但对于他的作品,同辈作家和文艺批评家都给予高度的赞扬。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阿卡狄欧》由克朗出版社在去年十月份出版,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墨西哥美国混血的两性人,他出现在得克萨斯州东部,一个男孩子曾恍惚看到了他。《出版者周刊》评论这部小说是“美的描写,寓于其中的是生活神奇般的力量。”1950年格扬曾以长篇小说《散发着芳香的房屋》蜚声文坛。七年后,他将这部小说改编成芭蕾舞剧本,并得到公演。《散发着芳香的房屋》也是一部以得克萨斯州东部生活为背景的家庭题材小说,小说的作者就出生在那里一个叫特里纳特的小镇上。由于在小说和  相似文献   

6.
1831年,斯丹达尔重返意大利。1834年他开始创作《吕西安·娄凡》(直至1890年始出版),这是一本攻击七月王朝的小说。1839年,他出版了第二部巨著《巴马修道院》。这部极为复杂的小说以意大利为背景,它对爱情的千变万化及细致差别作了比《红与黑》更为精密的分析。监狱再次用作矛盾发展的场所。该书对于滑铁卢战役的讽刺性的描述也极为重要。书中的主人公法  相似文献   

7.
1945年,钱钟书摒挡一切,躲在上海的小阁楼里,以每天五百字的精雕细琢创作他的长篇小说《围城》。这时的钱钟书,年方37岁,已经出版过一册自费印行的旧体诗集,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在《围城》中写出当世文人的诸多窘状,对混沌人世的悲观锉杀不尽他善噱多趣的情性,虽然在方鸿渐的侃侃而谈中不难发现钱钟书的影子,但是,冰雪聪明的钱钟书在他尚未进入“不惑”之年的生命阅历里,却冷静地嘲讽了他所熟悉的生活。《围城》诚然不朽,却成了钱钟书小说创作的“绝笔”,以作者熟悉的中国文化学术…  相似文献   

8.
五年前,伊恩·汉密尔顿着手为《麦田中的守望者》一书的作者 J·D·塞林格作传。《麦田中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大约十年后这部小说才风靡一时,现在每年仍能在世界范围内售出25万册。50年代,汉密尔顿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那时,他同千百万同龄人一样,感到小说中叙述故事的那个少年霍尔顿·考菲尔德,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他被这部小说迷住了。正是这种着迷的劲头使他开始探究该小说作者的身世。人们还真应该感谢他的着迷精神呢。然而,如今  相似文献   

9.
郁东把新出版的又一本诗集《追赶春天的花朵》送给我,一看,一百多首诗近三百个页码,算是泱泱诗文了。这是近年来,他在云南这片隐密的土地上生活的诗的又一次喜人收获,也是祥云诗群的又一次证明。而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一生写了二百来首诗,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一比较.是赞扬郁东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以及祥云诗群在大理的活跃。  相似文献   

10.
赵玫 《世界文化》2015,(3):37-39
1962年,福克纳于一个夏日的午夜,在密西西比州的巴哈利亚猝然去世。此前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掠夺者》刚刚出版。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奥克斯佛。葬礼于7月6日举行。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在《生活周刊》发表了表达千万读者悼念心情的文章,标题是《他死了,心酸的悲伤》。1992年,福克纳逝世30周年。毕生热爱福克纳的北京大学陶洁教授,在  相似文献   

11.
威廉·福克纳(1897—1962),获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也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他的《喧嚣与骚动》(1929)与《我弥留之际》(1930)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代表他最高创作成就的两部作品,也是福克纳高超意识流技巧的体现。最新出版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第三版不惜版面首次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完整地收入集子,足以说明当今评论界对福克纳作品的高度重视与厚爱。 继第一部意识流小说《喧嚣与骚动》取得巨大成功后不久,福克纳对这种新颖、独特的艺术手法情有独衷、欲罢不能。于是,1929年秋,他又奋笔疾书,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第二部意识流小说《我弥留之际》。他曾对人说:“这本小说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我仅用6周时间便一气呵成,而且一字未改。”在这部小说中,福克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作家奥茨笔下的奇特人物张熙觉编译《菲纳》是生于1939年的以色列小说家阿莫斯·奥茨新创作的一部小说,于1993年10月在美国出版。这部小说叙述了一个在作出选择方面有困难的人。奥茨介绍说,“如果你问他是想要咖啡还是要茶,他考虑一会儿,然后回答,‘...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冈特·格拉斯(1927—)的作品被译成英文、土耳其文、西班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十几种文字,尤其是以小人物的眼光观察纳粹的不朽名著《铁皮鼓》更为众人所称颂。格拉斯接连取得的文学成就——七部小说,六个剧本,数卷诗集和文章,使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多次候选人。然而,他的读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而今,在《铁皮鼓》出版二十五周年之际,格拉斯的另一才能的结晶——八十幅蚀刻画,四十三幅平版画,九十六幅绘画和二十七件雕塑作品,在达姆施塔  相似文献   

14.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一)是位多产的作家。迄今出版小说25部,戏剧3部,短篇故事集15部70多篇,诗集一部,歌剧两部,散文集7部,自传两部。她的创作突破时空的界限,不仅包括当代社会,更囊括了未来世界、想象国度和太  相似文献   

15.
哈谢克是捷克著名的讽刺小说作家,他出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当过银行职员、编辑,后从事专业文学创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就出版了一本诗集和16本小说集,其中以《好兵帅克》最为著名。关于《好兵帅克》的创作经过在捷克流传着两种说法:1921年一个夏天的夜晚,刚从俄国回到捷克不久的哈谢克,出现在布拉格一家啤酒馆里。他只穿了件衬衫,趿着拖鞋,提着裤子,一付邋遢相。他对酒友们说,他的皮鞋、背带和外套全部被老婆锁起来了。朋友们听了哈哈大笑,因为他们太了解这位嗜酒如命落拓不羁的作家朋友了;他们明白,这一定是哈谢克的…  相似文献   

16.
陈浩铭 《寻根》2021,(1):106-109
《国秀集》为唐代芮挺章所编选的唐人诗集,今存选录作者八十八人,选诗二百一十八首,是研究唐诗的重要文献之一.《国秀集》所选诗人相当一部分为小诗人,若不是选录其中,其诗其人可能无闻于后代,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蒋维翰是《国秀集》中选录的诸多诗人之一,我们仅从《唐诗纪事》中获知他于开元中登进士第,活动于开元年间,《全唐诗》仅存...  相似文献   

17.
斯坦贝克的日记发表斯坦贝克于51年前出版的小说《愤怒的葡萄》始终是为数不多的改变了人们态度和政府政策的美国小说(如《汤姆叔叔的小屋》)之一。为了纪念这部小说发表50周年,原出版商又出版了新的版本,同时出版的还有斯坦贝克在完成这20万字手稿的五个月当中所写下的日记。斯坦贝克,当年36岁,把他的这些日记当作每天写作的热身练习。他给自己鼓气说:“这本书必须是一部佳作,必须是。我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他的日记的魅力在  相似文献   

18.
正《血疫》是由美国纽约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顿创作的一部非虚构作品。自1994年作品问世以来,《血疫》已经售出了三百多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理查德·普雷斯顿在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长大,之后就读于波莫纳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拥有英语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对非虚构类纪实文学和新闻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着手创作。他尤为擅长科普类写作。1984年,他的一部天文学题材的作品《第一道光》获得了美国物理学学会的科学写作奖。1992年在《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高危地区的危机》的文章,后来他将这  相似文献   

19.
<正>富冈多惠子(1935—)生于大阪市一个商人家庭,毕业于大阪女子大学,曾任英语教师,后定居东京。大学在读期间,她在朋友那里阅读了大量小野十三郎的诗集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1957年,她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还礼》,获得了第8届“H氏奖”,从此作为新锐诗人登上了文学舞台。当她在诗歌界拥有较高地位后又转向了小说创作。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当代小说家曼努埃尔·比森特所著小说《海之声》已面世。凭此作品 ,这位作家(1936年3月10日生于西班牙的巴巴伦西亚)荣获阿尔法瓜拉小说奖 ,获得17 5万美元的奖金。这位作家声言 ,他去那里不是看重该奖金 ,而是为了探讨在整个拉美地区出版其小说的可能性 ,那里将有4亿潜在的读者。之后 ,他接受了记者采访。问 :您是否可以靠这部小说安度后半生 ?答 :并非如此。假如我一年写一部小说 ,也许能勉强维持生活。问 :《海之声》这部小说让您得到了17 5万美元的奖金。请问 :这部作品是否耗费您许多精力?答 :我是一个对工作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