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蝌蚪互问     
未来的智能汽车会是什么样的?大科技读者李广明 假如有一天人类灭亡了,那什么生物会成为地球的主宰,地球将变成什么样?  相似文献   

2.
在古老的“智人”50万年前生存的地球上,现代人类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创造了各种复杂的语言,并向其它星球发射了探测仪器.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物种.如今有99%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分析和预测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以下威胁:  相似文献   

3.
1957年10月4日,苏联發射第一个人造地球衛星成功,一个月之后,在11月3日,苏联又将更大的載有試驗动物的第二个人造地球衛星成功地發射到地球的上空。这第一个和第二个人造衛星的發射,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科学技术發展的新紀元,也是人类征服宇宙的新紀元。人类将不再只是地球上的生物,而且将是宇宙的生物;人类将不再只是地球的主宰,而且将是宇宙的主宰。这是苏联的伟大胜利,也是全体社会主义国家和全体进步人类的共同胜利! 人造衛星是現代科学技术成就的結晶。关于它的一切已經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兴趣。这里,我們来談一談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已经通过追溯基因的办法,确认了现代人类就是起源于非洲,他们在大约10万年前离开了故乡,走出了非洲。那么走出非洲之后呢?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不断迁徙和繁衍,到现在已经有超过60亿的人口遍布在全球各地,在人类明的历史上,各民族,各种族并不是固定地生活在某个地方,他们往往因为自然环境变迁,灾害,战争的原因自愿或不自愿地进行着长途迁徙。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近亲-倭黑猩猩的行为对有关人类进化过程中雄性主宰的一切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中生代的1.4亿年之中,恐龙遍布在平原、丛林和沼泽地上,成为地球的主宰,威名显赫地统治着整个地球。然而,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当时正值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的交换之际,具有250种恐龙却突然从历史大舞台上消失了。它们踪迹杳然,全部灭绝了。人类的出现仅仅在50000年以前,而恐龙的灭绝已是人类出现以前很久远很  相似文献   

7.
水的清浊     
水是生命的滋养者,地球上一切大大小小的生物都离不开它,它和人生的关系尤其密切,人类在饮食,洗涤,灌溉,运输和水力发电等各方面都需要它。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淡水是一切生命的世袭财产,一切生物有权分享淡水资源,人类有责任为自己和后代保护这一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9.
浩瀚无垠的地球水世界,几乎覆盖了这个蓝色星球四分之三的表面。但其中可供人类饮用的,不到整个水量的0.03%。千百年来,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艰苦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现在,作为世界主宰  相似文献   

10.
阳历和阴历     
我们生活居住所在的行星——地球,虽然不是太阳系里唯一有生命现象的星球,但差不多可以说是唯一有人类活动的星球。地球上一切动力来源,能量的获得,都是和太阳分不开的,所以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活状况莫不和太阳息息相关而受着太阳的极大影响。既然如此,那末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必然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种活动。一般说,太阳对我们的位置有两种显著变化。一种是由於地球自转,使我们觉得太阳在东升西落,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时间的单位——日。另一种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但地球自转轴并不垂  相似文献   

11.
《百科知识》2004,(10):34-34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空间技术的进步已经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地球是一个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构成了有机的地球系统。该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对地球系统产生影响;反之整个地球系统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局部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生物圈的统治地位,那么人类活动究竟会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不仅是现代环境科学的重大前沿问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的斯德哥尔摩水会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向21世纪的斯德哥尔摩水会议本世纪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年了,世界即将进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1世纪,人类正面临愈来愈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淡水危机便是一大挑战。地球是颗水的行星,水是这个行星上一切生命须度不可离开的。然而,目前人类的生产生活即经济规模已大...  相似文献   

13.
江晨 《知识窗》2007,(5):56-57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人类就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地球。期间,出现了一批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在人类还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就独具慧眼,凭着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严密的思考,提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资源和环境的有限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目前为止,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唯一的自然基础。这个基础同时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使用及内部矛盾。人自己是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者。为了社会的长远发展,必须破除人类中心观,确立非人类中。观,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和一切生命存在的权利,敬畏地球*;同时制定新的有限发展战略,实现国际间资源和责任的合理分配,使生产向“绿色道路迈进”,未雨稠缪,以绝后患。  相似文献   

15.
向往太阳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是人类的生身父母。它提供了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全部能源。因此。自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就崇拜太阳。热爱太阳。把太阳与许多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伟大的思想家康帕内拉在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杰作《太阳城》中。憧憬着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自由。并且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缺了水,人类将不能存活,森林将不复存在,植物将灭亡,地球上将出现无边的沙漠,生命的迹象将消失。回顾历史,是水养育了人类,造就了文明。两河流域兴起了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创造了古埃及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然而今天,水却成为人类生存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已知世界只有物质已知世界(包括宇宙)的万物全是物质,看得见的称为明物质,看不见的称为暗物质。从明物质角度来看,房屋、田野、山河、海洋、地球、大气、人类、动植物,地球外的星球、星系等都是物质。人们真的说不出世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个世界生机勃勃,这个世界危机重重。地震、洪水、火灾、车祸……其实都不算危险,因为概率小,或者躲得了。真正的危险来自那些看不见、躲不了、甩不掉、离不开的族群:细菌和病毒。地球的主宰,不是人类,而是它们。碳是生命的骨架,比如人类,碳占体重的18%(其余  相似文献   

19.
水与战争     
水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没有水,一切生命活动将完全终止。虽然地球上的水量很多,但97%的是海水,淡水只有3%,而淡水的68.7%又存储于人类难以利用的南北两极冰川与永久雪原中,整个地球上的水只有0.01%是人类可利用的淡水。然后就是这些水,还受到粗暴污染、肆意浪费、盲目开采,使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愈来愈少。人对水的利用却是无时无刻不能少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Harari)曾说道,独特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祖先智人从所有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物主宰,而未来人类将失去其在世界的主导地位,权威和权力将让位给算法和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取代以往的宗教成为人们的信仰。于是,人类的未来与人工智能的未来已经紧密相联,这将是智力与意识的分离,人工智能很可能会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