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党的新闻工作有着光荣的历史传统,新闻战线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优秀的新闻战士,他们的美好形象至今仍留在广大读者群众心目之中,我为做一名新闻工作者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有少数记者在群众中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回顾20多年来的记者生活,我深切地感到,做一名党报记者,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3.
能获得范长江新闻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是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解放前连牛马都不如的长工的儿子,是党把我培养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又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这不仅是对一个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边疆各族新闻工作者的鼓励和鞭策。 17年前,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夫妇不幸殉职的事件,让我联想到伊拉克战争、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和焦点访淡中的中国新闻记者,使我对新闻工作的职业位置、价值取向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新闻事业是神圣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是一名老新闻工作者。过去认为新闻工作是社会性工作,最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多年在地方工作的省台记者,多年的基层新闻工作实践使我感到,一名驻地记者的价值观还在于要时刻关心当地群众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来反映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疾苦和心声,要善于发现新闻.它不但是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且也是驻地记者提高业务水平、多出精品的一条途径。众所周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来自群众,又在过来指寻群众,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新闻宣传如果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住群众最关心的疾苦问题,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是一名党的…  相似文献   

6.
沈燕萍 《声屏世界》2007,(10):57-58
新闻采访是一种思想活动,新闻舆论的文化含量和品位取决于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决定新闻价值的认识能力和反映能力。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卷气”是对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最完美、最直接的诠释,“书卷气”更是对一名从事新闻事业记者、编辑的肯定。作为一名工作在新闻第一线的记者要反映市井生活、人间百态,挖掘普通人的心理,折射老百姓的心路历程,在这里,书卷气和“市井气”并非一对矛盾,而是对一名新闻工作者同样重要的两个要求。  相似文献   

7.
千年更迭,世纪相交,喜庆的龙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日—11月8日记者节。这是全中国新闻界的盛事。我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感到由衷的喜悦。说起记者节,使我想起了198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位记者、编辑、播音员欢聚一堂,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接受党中央的检阅,开创了新闻工作的新局面。我认为这次大会与今天的记者节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1984年以前的35年中,新闻界就没有评选过先进工作者,也没有评选过优秀新闻作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新闻敏感是做一名好记者的必备条件,是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特殊素质,也是新闻工作者透过各种事物表面现象观察其内在本质,找出其运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功。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新闻敏感性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11月8日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本刊对新闻界的老前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穆青同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您从事新闻工作的亲身经历看,您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我们党的事业和社会发展所作的特殊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穆青:我是从1942年进入延安《解放日报》起开始新闻生涯的。那时我还不懂得怎样做新闻工作,甚至还不大愿意做记者。我觉得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当记者“满天飞”怎么行呢?但我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我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新闻工作者,1990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关怀、信任和支持。这给我以巨大鼓励和鞭策。我出生在一个哈萨克族贫苦牧民家庭里。是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我才上了学,受到了教育.才使我成为哈萨克族的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回顾自己从事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周济 《新闻记者》2002,(10):54-55
进入21世纪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如果不掌握一门外语 ,主要是通用的英语 ,应该说是缺少了一门基本修养 ,也就像跛了一只脚。但现在较普遍的现象是 ,非英语专业大学毕业生进入新闻单位后 ,靠业余自学或进修 ,似乎很难再学有所成。学习一门外语本身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加上自学或进修又横着一道道门槛 ,所以目前在职的中青年新闻工作者 ,尤其是第一线编辑、记者、主持人中 ,掌握英语者的比例就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前提下 ,我感到把自己业余自学英语的经过和体会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未必没有益处。犹憾一件往事我做了一辈子新闻工作 ,但离…  相似文献   

12.
张方 《新闻爱好者》2008,(12):19-20
穆青是新闻战线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名的著名记者。他曾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完整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五个历史阶段。穆青说,“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后继有人,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笔者在拜读穆青新闻作品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尤其在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交流思想,切磋工作,互通情况的阵地,是深受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欢迎的大型期刊。编辑部的同志嘱我为杂志提点希望。我欣然命笔,写下这个题目,与广大记者朋友共勉。 新闻战线是思想政治领域的一条重要战线,新闻工作者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历来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和爱护。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笔耕,写下了大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稿件和文章,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自1983年创刊以来,我一直是一个热心的读者。三年来,《新闻记者》沟通新闻改革的信息;注重新闻业务的研究,给新闻工作者以启迪;介绍中外新闻知识,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经验,编辑,记者的采编感受和见闻,以及各种新闻名作欣赏,使新闻工作者一新耳目。刊物真正成了全国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挚友。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新闻记者》能增加广播电视方面的内容。据我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新闻工作者的“常态”,就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随时以新闻眼、新闻耳、新闻真,在身边耳目能详的事物中捕捉新闻。干新闻工作和别的职业不同,无论你是在何种场合,或休闲度假,或与人交谈,你随时得捕捉新闻线索,眼、耳、鼻常年处于战备状态。保持新闻“常态”,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能够保持新闻常态是进入角色、当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必须有高昂的新闻兴奋点。 所谓“兴奋点”,当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和精神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一旦发现线索,即刻出击,马上干起来,这类记者的脑子常…  相似文献   

16.
新的起点     
郑雪君 《新闻实践》2005,(11):12-12
我有幸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并赴京参加庆祝第六个中国记者节暨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感到既光荣又惭愧。感到光荣,是自己在新闻战线的辛勤耕耘得到了组织和读者的肯定;感到惭愧,是自己做得还很不够,有那么多优秀的同行,比我干得更出色,但荣誉之冠却戴在了我的头上! 此刻,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温州晚报这个舞台塑造了我。 温州晚报让我“破釜沉舟” 1993年1月,对我来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33岁的我,来到刚刚创办的温州晚报当记者,而之前我对于新闻完全是个门外汉,所凭借的只是自幼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我毅然断了自己的后路。当时,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普通的广播新闻工作者,从事广播播音、主持、创作20余年。今天,我荣获了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感到十分高兴。回顾自己走过的这些年,作为一个地方城市台的创作者、新闻实践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白自己  相似文献   

18.
充满挑战和机遇的21世纪,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责任更重,要求更高。面对新的形势,许多刚到新闻媒体工作的采编人员往往感到无新闻可写,甚至有些在新闻部门干了好多年的编辑、记者也常常用固有的眼光来审视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抱怨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和角度。其实,社会生活中不是没有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缺少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新闻敏感性和悟性。我们依据在党报工作了十几年的采编经历,深切地感受到,要发现、挖掘有价值的新闻,记者必须具备“三只眼”,细心观察问题,善于抓准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有价值的新闻自然就会被发现,写出的报道就会出“彩”。  相似文献   

19.
去年3月在《青年记者》发表的《新闻领域弄虚作假现象探析》,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三等奖。责任编辑来电话让谈体会,我欣然接受。作为一名从业近30年的老新闻工作者,获中国新闻奖不是第一次,但是,新闻论文获奖却是第一次。我由衷地感谢《青年记者》给我提供了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我在新闻领域探索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20.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