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一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都只能是内容。"内容"是对报纸这一特殊产品的具体要求,任何报纸的成功首先是内容的成功。有调查发现,读者最不满意的是市场化报纸的同质相似性。由于市场化报纸定位大致相同,目标市场一致,读者分布同一区域空间,因而"同质"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但报纸的竞争,主要还是内容的竞争,衡量媒体的优劣,主要还是看传播的内容是否能够抓住读者、影响读者。考量一份报纸最重要的指标,已不是单纯的发行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形式美,就是报纸的版式风格,晚报之所以受读者欢迎,一是刊登了读者想知而未知的新闻,二是具有使读者耳目一新的形式。内容是报纸的灵魂,形式却先于内容作用于读者,并直接关系着能否引导读者进入内容,因此报纸的形式一直受到各家晚报的重视,并不断深化创新,体现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3.
涂艳艳 《新闻窗》2007,(2):68-68
一张报纸究竟能不能抓住读者,归根到底在于它刊登的内容。传达新闻内容的版面,决定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版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报纸是否可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版面。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吸引读者,主要是吸引读者的视觉,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牢牢勾住读者的“眼球”。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创新多种编排手段体现主题,在读者的视觉感受上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你可曾想象过:看报纸时,几条“荤段子”冷不丁出现在眼前?最近,南京某报开辟“痒吧”栏目,其中不乏“荤段子”。所谓的“荤段子”,大都带有低级、庸俗甚至色情的内容,是污染社会文明风气的致病菌。我们的报纸之所以影响力巨大,就是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报纸代表的是权威的声音,大量的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接受报纸的引导。报纸上刊登一些娱乐读者的内容以吸引读者,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刊登的娱乐内容明显与社会文明风气格格不入,甚至冲突对立,那就是对社会、对读者不负责任。因为报纸上的内容代表的是一种立场、一种观点、一种…  相似文献   

5.
胡晓 《新闻窗》2010,(3):113-113
报纸作为平面视觉媒体,除了内容外,还需要靠版式来包装。作为一张报纸第一位的当然是内容,但为了表现内容、反映内容,版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版面,有助于吸引读者眼球,有助于引导读者去阅读,有助于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报纸的版式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着报纸的版式设计.对文字、图片、  相似文献   

6.
报纸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通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个性和特色。好的版面形式,就像一条畅通的道路,使读者可以轻松快捷地走进版面内容里去,对整个版面内容一目了然,并能轻易地寻找到对  相似文献   

7.
版面作为新闻宣传的载体,是报纸的感性外观,是各稿件间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担负着评价新闻、吸引读者、展示个性的功能,是报纸内容与形式的能动反映。一张办得成功的报纸首先吸引读者眼球的是精美的版式,它会使读者在阅读报纸内容之前就有一种审美的愉悦,这种美的产生是和版面设计的美学原理分不开的。以下是本人对此论点所做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对读者的心理进行研究是报纸编辑人员的必要工作,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心理的基础上来建立读者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读者对报纸的订阅量,满足读者对报纸的需求。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时候,按照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的因素,报纸编辑要对读者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进行不同内容的编写,再了解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进而使报纸的编写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是一张报纸的门面,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先导。一张报纸是否有可读性、能否引人入胜,内容精湛固然是根本,但读者最先接触的却是版面,因此,报纸版面是新闻内容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反映的是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英国有位叫北岩的报人,总觉得他报馆的一位编辑对版面处理不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报业竞争中,报纸的可读性是一个被提及较多的概念。什么样的报纸内容读者觉得值得一读?什么样的报纸形式读者容易接受?对于这个问题正确的回答也许就是报纸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所在。因为重视读者的感受已经成为我国成功报纸的普遍做法。正是基于此,都市报崛起与勃兴,  相似文献   

11.
访问美国报纸,一个明显的感觉是,编辑部的工作很多是为读者切身需要设计的,反映到报纸上就是为读者服务落到了实处。这从报纸的“导读”、“更正”、气象服务、员工联系渠道、多版本发行等方面均可体验到。 引导读者,不厌其烦 “导读”在这里是指报纸上为方便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设计的目录、索引、提示等简要内容,通常置于报纸最显眼的版面。报纸版面越多,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越得以体现。中国报纸在对开4版阶段,一般没有导读,直到出现12版以上的报纸,才有少量导读出现,但也仅限于头版。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趣味性?它是指新闻的内容引人入胜和行文的涉笔成趣。什么是读者兴趣?它是读者阅读报纸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读者对报纸的选择性态度。主要表现为读者爱好报纸上的某些内容或某些表现形式的倾向。资产阶级报纸是非常重视读者兴趣的。美国一个叫罗勃·尼尔的学者甚至认为:“新闻的要素无他,兴趣、兴趣、还是兴趣。”在办报实践中,他们不惜经常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读者调查,探索和发掘读者的兴趣。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新闻界办报的秘密就是做生意,报纸是商品。在把读者当作赚钱对象的原则下,揣摩读者心理,研究读者兴趣,自然是办报人首先要予以高度重视的。在我国,报刊、通讯社是党和政府的喉  相似文献   

13.
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报纸编辑,首先就要懂得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感受读者需求,这是报纸编辑进行工作的切入点。成熟的报纸编辑可以清楚地了解读者的阅读目的,知晓读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来的内容也就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报纸编辑在进行编辑工作时,要提升服务意识,以服务读者为原则,提升编辑的职业归属感。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内容与版面设计是一门艺术,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来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对办报人来说,提高报纸的有效信息量,同时降低读者获得这些信息所付出的成本,是吸引读者的关键。而读者读报的成本,既包括购买报纸的经济支出和购买的方便性,也包括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支出和阅读的轻松愉悦性。因此,从版面内容及形式编排着手,尽量帮助读者减少读报时间而得到信息与精神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何涛 《新闻通讯》2008,(11):61-61
众所周知,报纸版面是一张报纸的门面,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先导。一张报纸是否有可读性、能否引人入胜,内容精湛固然是根本,但读者最先接触的却是版面,因此,报纸版面是新闻内容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反映的是一张报纸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英国有位叫北岩的报人,总觉得他报馆的一位编辑对版面处理不当,于是,他请这位编辑去采访一位水果店的老板,  相似文献   

16.
论文缩微     
钱季平在《新闻知识》1998年第11期撰文指出,综合性日报如何既扩版增容,又不增加读者和报纸的经济负担?组合套报是一条可行的思路。首先是报纸板块化,各类报道内容的版面位置大体固定。这既便于报纸安排内容,又便于读者阅读时选择。第二步则是发行中尤其是零售时“化整为零,灵活组合”,一份报纸的几大板块内容由读者在订阅或零买时各取所需。文章最后说,对综合性日报来说,尽可能保证读者以最经济的费用读到最有用、最感兴趣、最可信的报道,这始终是报业竞争求生存、谋发展之道。“多版组合,一报多套”的思路是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南京三家都市类报纸营销手段的实证调查发现,传媒促销是一种短效行为,读者购阅报纸最看重的是报纸的内容质量和品牌形象。调查还发现,报纸网站不仅读者接触率偏低,其功能定位与读者的需求也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未能成为促进报纸营销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8.
郑健 《军事记者》2003,(10):24-25
所谓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一方面指报纸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握、调整新闻宣传,读者需要什么内容,就宣传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而不是脱离读者,从主观愿望出发,搞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报纸要通过新闻宣传,对读者发挥好舆论影响和引导作用,甚至吸引读者参与其中,提升读者的认识,从而达到团结、教育、激励读者的目的。互动才能夯实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报纸宣传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办报的目的从来都是服务读者、影响读者,而不是为办报而办报。党委机关报更是如此。要服务和影响,就必须注重读者这个对象。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  相似文献   

19.
肖晓梅 《记者摇篮》2008,(7):117-118
版面设计是报纸整体的结构骨架,一个美的版面,使读者赏心悦目,从而吸引读者去阅读内容,并且更好地接受内容。反之,会使读者在阅读之前就产牛不愉快甚至厌恶的情绪,从而不愿去读它,即使勉强去读,效果也大为减弱。通过对中外报纸设计的比较,以及长期与报纸工作者的接触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新闻校检是报纸出版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人们拿到一份报纸,首先是报纸的版面映入眼帘,那各种字号的标题,提示着新闻不同的重要层次,各种照片图表,使读者直观地了解内容。读者读完一份报纸,不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