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县姜堰镇高陈居委会组织居民联系实际开展读报活动,常年坚持不懈,收剑了良好效果。这个居委会共有905户、2459人,16条主要街道巷道,分为十三个居民小组,过去是个家庭纠纷多、邻里不知和多,打架斗殴多、失窃事件多的“四多”居委会。居委会为了加强对居民的思想教育,以居民小组为单位,成立了十三个读报组,长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9,(3):1-1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的有关调查显示,因为新兴媒体的崛起,仅仅从2003年到2007年,中国内地的读报人群的比例就从占全体居民的28%下降至22%。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报纸、广播和电视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我们于1982年6月8日至8月6日,抽样调查了北京市13岁以上居民读报、听广播和看电视的情况。共调查基层单位295个,填写问卷有效的共2423人,占调查人数的99.7%。调查方案是由北京统计学会严格按照随机抽样原则,运用电子计算机制定的。最后,又请他们对方案  相似文献   

4.
报纸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大学生喜欢看哪类新闻?如何让更多的大学生购买报纸?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读报情况,最近,我们对大学生读报现状作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选取了在杭州就读的大学生100个样本,男女性别、经济状况、学科专业都进行了适当的分层抽样。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为报纸在大学校园推介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一、大学生读报现状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报业大国,世界日报发行量排行的前三名均为日本报纸。对于日本报业繁荣的原因,目前已有不少相关文献进行论述,但却缺乏第一手的实证数据佐证。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实地在日本东京回收了208份问卷,从中得出了对于日本报纸读者行为最直观的了解。日本人读报率高、读报具有很强的惯性,而且忠诚度相当高;但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读报率和读报意愿降低,却是日本报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本文也对日本报业的革新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中国报业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项覆盖中国60个主要城市的报纸读者调查显示,在各城市日报平均阅读率排名前3位报纸的几乎都是当地报纸。进行此次调查的北京面视调查咨询中心专家认为,这表明地方性报纸在各地的报纸市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而全国性报纸的影响正在削弱。以北京为例,主要日报平均阅读率居前三位的报纸分别为《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和《北京青年报》,而全国性大报的阅读率则相对偏低。调查还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对读报的兴趣差别较大。60个城市中最爱读报的是杭州市民;平均每人每天读报2.23份;读报最少的是福州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读报0.…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报业的拐点.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楼宇电视等正在分流传统媒体的市场.目前国内全国性的综合类日报的阅读率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4.5%下降到2005年的11.1%,下降了3.4个百分点.在2005年CDMS春季数据中,整个居民总体15-64岁,平均每天读报的时间是51分钟,而25-34岁人群每天读报时间下降为45分钟,年轻的15-21岁人群每天读报时间下降到42分钟.  相似文献   

8.
8月27日,市民在阜阳市文峰公园南门选报读报。近日,安徽阜阳市邮政局为方便市民读报购报,增设10辆流动报亭车在各公园及居民晨练点巡回,丰富市民读报"早餐"。  相似文献   

9.
来自北京居民读报行为的抽样调查表明:实用、精彩、及时、重要、反映群众呼声是目前北京人自费订阅或购买一张报纸时最看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京军区某炮兵团在开展读报评报用报活动中,紧贴时代发展、紧贴形势任务、紧贴官兵思想实际,不断赋予读报活动新内涵,摸索总结了“读报内容重点化、读报时间阶段化、读报形式多媒体化”的读报方法,使官兵在读报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又激发了全团官兵抓准备、谋打赢、作贡献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一杯咖啡,一份报纸,闲适的街头,慵懒的午后.这是美国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哪怕是在炽热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时,人们也往往拿着书报顶着烈日阅读.2010年1月,美国退休人员协会 (America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AARP))通过电话调查了1040位成年人,其中29%的人每天读报,18%的人一周读报两到三次,17%的只在周末读报①.在周末会阅读报纸的人共占46%,接近样本半数.可见,美国周末读报人群极为庞大.也正因为美国人拥有这样的周末读报习惯,反哺着美国繁荣的周末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为了推动全县读书读报活动、海伦县文化局、广播电视局、报社、图书馆联合举办了“读书读报知识竞赛”活动,共收到答卷1316份,从中选出十名最佳答卷读者参加了三月一日上午在县图书馆阅览室举行的电视录相决赛。最终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海伦县图书馆)为更好地发挥图书的作用,龙江县图书馆在二街居委会的协助下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每天阅览达二十多人次,吸引了许多待业青年,成为街道居民不可缺少的精神文明园地。  相似文献   

13.
郭小良  张楠 《编辑之友》2023,(10):101-112
延安时期的读报组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型构的特定信息文化传播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和群众工作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一时期的读报组传承创新了中国共产党此前读报组群众性的实践范式,从观照群众的政策制定出发,推动读报主体让渡客体,并从读报内容、形式、技巧、模式等方面力求满足群众诉求,使读报效果由被动接触跃升到主动信任的群众性旨归,在深化党性与群众性中实践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反映群众的新闻宣传内在逻辑,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二月八日吉林日报第三版用专栏形式报道了群众的读报工作。专栏中用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巩固读报工作、坚持经常读报”的释论。评论指出,各级党委在组织读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因而各地读报活动广泛地开展了起来。但  相似文献   

15.
读报节目以众多报纸为选择对象,融会多家传媒信息,拓展了新闻视野和信息的广度,同时读报节目形式简洁,往往是数份报纸、一台电脑和一位主持人,简洁的形式决定了它的低成本运作。正是这种低成本和大信息量吸引众多的广播电视媒体对读报节目趋之若骛。然而读报节目在表面的热闹背后,却有着极其明显的缺失和局限。这些局限使得读报节目后力乏陈,难以在媒体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目前的读报节目“跟风热”,结合  相似文献   

16.
山西沁源县柏子人民公社柏子管理区第二生产队的读报组,自从一九四九年三月成立以来,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读报工作,读报组越办越巩固、越壮大。十年来,读报组里面出了许多劳动模范、生产能手、技术革新者,不仅推动了生产,还培养出了一批“秀才”,有的成为报纸的通讯员,有的成为社干部,有的还成了剧作者。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我在报刊、电台发表了100多篇稿件,其中,有许多稿件是在读报中产生的。我爱读报。我认为,学会读报,能够从中发掘不少报道线索。想起有些报道员读报,往往是找有无自己的名字,看自己稿件登了没有,却不注意用读报来指导自己的工作,不善于从读报中发掘报道线索,这真是一件憾事。我想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8.
时下,广播电视媒体中的读报类节目纷纷登场,这类节目以大量的信息和适当的点评满足听众的收听需求。在这种需求背景下,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在今年3月1日新增设了一档晚间读报类节目《天天读报》。每晚20:00~20:30播出。《天天读报》节目的宗旨是:健康、生活、娱乐。“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翦枫 《河北广播》2005,(5):98-98,100
说不清从哪一天起,电视荧屏上异军突起了一批读报类的节目,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都以不同风格的电视读报形式,迅速抢抓住观众的眼球。一时间,各地电视台争相效仿,读报成风。虽然各档读报节目风格不一、褒贬不一、收视率不一,但笔者以为,电视读报这种新样式的出现,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视工作者巧妙地将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有机融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电视读报节目,这两年可谓异军突起。先是凤凰卫视于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短短半年时间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后来,央视也有了专门的读报节目——新闻频道每天早上的《媒体广场》, 央视二套早上的《第一时间》、四套的《新闻60分》等许多节目都开设了读报内容,一些地方台的早晨时段节目也纷纷增加了读报内容,如上海卫视“看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