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元 《记者摇篮》2000,(9):18-19
新闻策划的这一命题,目前在新闻理论界还未来得及作出规范的定义。但是,新闻界内人士普遍认为,新闻策划就是指那些视角新、立意高、选题精、开拓深、介入及时,能广泛地吸引读者参与的系列性、战役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新闻报道的谋划和组织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的决策者,已把加强新闻策划作为提高报道质量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叶锡环 《传媒》2012,(2):69-70
正在新闻资源日益同源化的今天,非事件性新闻已成为媒体获取独家新闻、提高报道层次的重要领域。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由于时间跨度较长,新闻往往成了"旧闻",变得难做、难做好、难做得  相似文献   

3.
社区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延伸,它集中体现了市场条件下受众细分、新闻接近性原理、以及寻求差异化竞争等原则。虽然目前业内对社区新闻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从国内媒体已开办的社区新闻版的内容看,可以这样归纳:社区新闻是发生在居民小区  相似文献   

4.
<正>记者在采访中,往往透过一次性新闻,发现"二次新闻",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再度采访。本文从社会新闻角度探求"二次性新闻"的特点及其发展,意在抛砖引玉,唤起新闻理论界对"二次性新闻"的重视和发掘。一、"二次性新闻"是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可否认,"二次新闻"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是新闻学应该加以探讨的新闻范畴。近年来新闻界针对一次性新闻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对科技新闻中"二次新闻"的研究。受众对新闻资讯所感兴趣的已不再满足于闻之则喜,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在于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之间以及与自然万物共同有序发展的客观实际,体现为信息的真实性、事件的新鲜性、分析的深刻性、评论的公正性、表达的准确性,它是决定一个新闻作品是否传播的主要标准,然而在当前新闻实践中,用受众的预期反应代替新闻价值选择新闻作品的现象比比皆是,已呈现  相似文献   

6.
策划性新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策划与策划性新闻 “策划”本是广告学常用的术语,指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这一概念已悄然进入新闻界。“新闻策划”和“策划性新闻”已成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现象。新闻策划不仅挂在编辑、记者的嘴上,还落实在他们的实际工作当中。有人甚至将新闻策划称作中国新闻改革的“新的生长点”。伴随着新闻策划的发展,策划性新闻也从不自觉状态而日趋自觉化,其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使之成为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过新闻策划和策划性新闻尽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二者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设计、一种决策和组织手段,贯穿于整个新闻活动的过程之中,大到整个报、台的风格定位、宗旨确立、栏目设置,小到单个专题的报道思想、采访思路、人员安排、采访手段的使用、版面或节目的设置等等,都属新闻策划的范筹。策划性新闻是指由新闻媒介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发展并予以报道的一种新闻类型。  相似文献   

7.
覃勇 《中国广播》2009,(11):27-30
随着新闻传播速度的加快,追逐新闻的独家性已越来越难,而解读新闻比捕捉新闻更具现实意义。如何在新闻解读策略上顺应时代要求,在新闻解读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如今已经成为经济广播生存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力求通过对目前新闻解读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关于新闻解读的一些共性的规律,揭示出新闻解读的先进手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丰光 《新闻知识》2003,(12):32-33
城市报纸专刊在经过了1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目前已进入成熟阶段。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报纸专刊依然拥有广阔的前景。 拥有特定的读者群 按照新闻理论的界定,新闻具有必读性和选读性两种性质。所谓的“硬新闻”,诸如国内国际大事、突发性事件等等,都属于“必读”的范围;而选读性的新闻则是面对特定读者群的。报纸专刊就属于选  相似文献   

9.
新闻策划已成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新闻运作方法。总结一系列成功的新闻策划经验,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要能够遵循客观性、时宜性、前瞻性、互动性和价值最大化这五项基本原则,新闻策划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10.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实施新闻本土化战略已成为各地媒体的重要选择。对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新发生的新闻进行"本土性切入",通过深入挖掘该新闻与本地受众之间的关联点,采写出本地新闻,应该是地方媒体实施新闻本土化战略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伦娓 《军事记者》2003,(10):19-20
非事件性新闻在我国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台上出现的频率一直都高于事件性新闻。1979年新华社的资料表明,在一个半月内播发的1601篇国内新闻中,非事件性新闻占65%。而近期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报纸70%是非事件性新闻。原因是什么呢?引用新闻学者彭朝丞的话来说,“这是因为,当前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旧事物并存交替;新旧观点冲突抗争;社会现象复杂多变……”所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受众已不仅仅满足于了解今天发生了什么,还希望新闻传媒帮助其回眸审视,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知晓一个时期来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什么,甚至告诉…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时新性和时宜性大连日报王维成时新性主要指新鲜;时宜性,则是新闻发布的最佳时机。那是前年的初秋,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养殖河蟹形成规模,并长势良好。当时虽然盘锦河蟹养殖已获成功,但河蟹养殖业在大连地区兴起,不失为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当我们正要采写这...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商业活动、经济信息更加紧密相连。经济信息大爆炸使得经济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新闻中所独有的情报性、行情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使得大众对它倍加关注。这就给经济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传递速度的加快,追逐新闻的独家性已越来越难,而解读新闻比捕捉新闻更具现实意义。新闻解读思维是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前提下,辨别新闻、分析新闻,并对新闻进行重新组合,提升新闻有效信息含量的思维过程。要将新闻解读思维转化为报纸版面的效果,并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编辑记者必须有敏锐、准确的判断力;要认真研究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解读新闻时应力求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自由已成为各国法律保护的对象,然而如同其他任何权利一样,新闻的言论自由一旦遭到滥用,就必然构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 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新闻侵权除应具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侵权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一、新闻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及特定性。新闻侵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实施侵害的,而一则新闻的公开发表则必须有新闻制造者和新闻发表者,即作者和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6.
我们倡导“独家新闻”已有多年,其重要意义自然已不必多说。而在时下新闻源雷同、内容相差无几的实际情况下,最能体现“独家”性的,便是“新闻时评”。对于报纸而言,新闻时评应属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转型期,如何提高新闻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已不仅仅是新闻依照其自身规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生活对新闻的外在需要。新闻策划,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表现和运作方式,正是因为适应了这种内在、外在的需求,越来越得到新闻界的关注,被称为新闻的生长点。一般来讲,经过策划的新闻比一般新闻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干预性,因而能够更深刻地影响舆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人们往往将抒情与散文、诗歌等联系起来,而在撰写新闻评论时几乎没有人考虑用抒情手法。因为新闻评论主要是一种传达意见性信息的文体,强调逻辑性和理性,似乎与抒情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目前将思想融入到新闻评论中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最近,新闻类书籍在书市上越来越火,已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观。有以刊载新闻图片为主的各色镜头丛书;有以名记者叙述个人经历的《新闻背后的故事》、《我走进了金字塔》;有以将新闻栏目改写成的《实话实说》、《焦点时空》等。这类书籍大部分均在热销之列,那么新闻类书籍的魅力何在呢?首先,是新闻类书籍强有力的纪实性和研讨性。“今日的新闻乃明天的历史”,它又  相似文献   

20.
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因其与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步性、未知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传播方式,但电视媒体往往囿于新闻栏目的时间制约,不能对所有重要新闻事件都及时地做现场直播。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最大限度地挖掘新词价值,就需要记者在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过程中多用现场。为此记者要善于观察总结、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