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很多学生却害怕写作文。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写作素材积累不多,导致无话可说;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他们大多让学生背诵典型范文,并依照范文进行仿写,或者是列好提纲,让学生循着提纲写作,这样的作文教学使得学生写作空间窄、束缚多、真话少、兴趣低等,导致"学生怕写,教师  相似文献   

2.
作文指导课上,教师常用范文开路,指导学生作文。这些范文,有的来自课文,有的来自教师的“下水文”,有的来自作文选刊中的小学生优秀作文。这对指导学生作文,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可也不能否认,学生对这些范文啧啧称赞的后面,潜在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心理状态。那么,到底要怎样的范文才能使学生口服心服呢?弥补的办法可从本班学生作文中去选。  相似文献   

3.
学习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模仿名家书法是初学书法者快速入门的最好方法。在小学中年级作文片段练习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根据中年级学生基础薄、知识窄、积累少等实际学习情况,运用仿写的方法进行作文训练,根据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精选一篇或多篇范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消化范文,按照范文提供的观察认识人和事物的方法开展实际体验,然后对自己熟悉生活场景,运用适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拟出作文提纲,进而完成作文习作。小学阶段的作文学习,大致要经历低年级说话写话、中年级片段练习、高年级谋篇布局三大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现实作文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提供提纲,扎起框架,让学生填框架文,像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了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习作中的主体性,使学生陷于被动学习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现实作文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写葫芦文。提供提纲,扎起框架,让学生填框架文,像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忽视了训练过程,忽视了学生习作中的主体性,使学生陷于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鹦鹉学舌,假话  相似文献   

6.
当前作文教学存在许多不足 :语文课本每单元之后几乎都有写作训练内容 ,但没有具体的写法指导 ;范文很难找 ,很大一部分课文都不能作为范文让学生充分利用 ;作文教学的模式僵硬死板 ,囿于技法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某种角度上说 ,当前的作文教学已陷入了困境。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很多 :没有权威的作文教材 ;学生阅读量小 ,视野狭窄 ;课文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文很难作为范文启发学生 ;部分教者误以为大讲特讲技法就是“授人以渔” ,殊不知那些抽象的名词、术语并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如何使学生走出作文的困境 ?指导学生投入到…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写作常常存在审题不清、思路混乱,语言干瘪等问题,而提纲式作文教学重在解决学生写作中心不明和思路不清两大痼疾。过程写作理论将写作指导分为写前准备——完成写作——写完修改——校读定稿四个阶段。基于过程写作理论的提纲式作文教学,将写作过程细化,经过一人一纲、修改升格提纲、多人一纲、依纲成文、对比范文、修改定稿等过程,将修改升格迁移至写作前的拟写提纲阶段,提高了写作成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学生们"谋取升学的敲门砖",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写作心理也因此变得恐惧、腻烦.这学期,我尝试了提纲式作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主题发散式"、"范文概括式"、"对比甄别式"、"情境体验式"四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成了学生们"谋取升学的敲门砖",而传统作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学生写作心理也因此变得恐惧、腻烦.这学期,我尝试了提纲式作文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了"主题发散式"、"范文概括式"、"对比甄别式"、"情境体验式"四种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有这样一种“三部曲”:一是指导审题破题。规定习作范围和要求;二是指导借鉴范文,参照规范;三是指导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包括列提纲,定开头、经过和结尾。按照如此“三部曲”教学,作文指导愈来愈细,难怪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毫无新意。  相似文献   

11.
写作文要不要列提纲?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不宜一概而论。从以往的作文指导经验来看,指导学生写作文前列提纲,有助于学生对作文整体篇章结构、重点内容安排的把握.不易出现离题跑题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每一名学生动笔作文前一定要列提纲,而要因人而异.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和写作习惯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一) 笔者从初中作文升学考试试卷中看到:好多班级的应试作文,简直是一个“面孔”。与学生座谈,得知他们为了应付考试与语文教师一起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猜题目,立提纲,背范文……真可谓煞费苦心。我们认为这种为考试而作文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它将使中小学的作文教学误入歧途。现状便是最好的明证:“现在的  相似文献   

13.
写作文要不要列提纲?我认为要辩证地看待,不宜一概而论.从以往的作文指导经验来看,指导学生写作文前列提纲,有助于学生对作文整体篇章结构、重点内容安排的把握,不易出现离题跑题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就要求每一名学生动笔作文前一定要列提纲,而要因人而异,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和写作习惯的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张海英 《学周刊C版》2011,(4):108-108
细心的语文教师只要认真观察回顾目前多数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就不难发现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作文教学中,教师读范文,学生抄范文、背范文,考试作文时学生生搬硬套范文。造成这种不利于提高学生能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口述。可事实上,有的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淹没在“每天写一篇小作文”“每周写一篇大作文”的汪洋大海;有的搞机械训练,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范文,允许学生说假话、说套话;有的教师列提纲。把要用的词语全抄给学生,让学生做堆砌的游戏……凡此种种,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指导与评改,两者互为因果,相辅而成.而“指导”是第一位的,因为“评改”的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作前指导,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我通常抓好四项工作。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写作目的,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通过“两忆两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性,即忆范文的借鉴作用和作者的思想境界,查自身写作上的缺陷;忆前次作文的优缺点,查本次作文的准备。其次,要求学生把自己平时搜集积累的有关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再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开拓思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后,要求学生各自构思布局,拟出简明提纲,再择优进行交流评议,修改提纲,然后才作文.由于学生程度不一,情况各异,所以,虽然有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四级考试作文主要以英语题目加母语提纲为出题方式,大一学生在写作时是否受到母语提纲的负迁移影响?本文将通过对比两个非英语专业的大一班级按照同一题目不同提纲(母语提纲和英语提纲)写的课堂作文,探讨母语提纲对学生作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学会写提纲,养成作文前写提纲的习惯,应该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我个人一直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强调列提纲,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编写提纲,努力尝试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训练,教给学生列作文提纲的方法,训练学生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能力,逐渐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9.
运用范文辅助学生写作,是一个常识,但要切记不能被这样的常识性问题锁定了思维。作文教学中范文的选择和运用,应更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要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选准"出场"时机,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要追求训练的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0.
很多语文老师在讲评作文之后,都喜欢选几篇范文让学生赏读、学习,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但我们发现,由于老师选发的范文太多、太杂,有的学生连看都不看就往抽屉里塞,枉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因为再好的文章,看得多了也会腻。因此,为了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使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实际功效,老师就要对范文进行“精选”和“精读”。美文佳作数不胜数,我们不能一股脑儿拿来,向学生“狂轰滥炸”,而要精挑细选。那么,老师们应选什么样的文章来作为范文呢?那就要针对学生的弱项和接受能力来精选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