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高一政治教材质疑四则 质疑一:“物美价廉”中的“价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吗?(现行普通高中高一政治教材上册第9页)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但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外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货币产生后,又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交换价值和价格。人们在购买商品时,直接接触到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格,而不能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人们购买商品当然不能希望商品的价值低廉。虽然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商品的价格总是要受到商品的供求、纸币的发行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价格与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人们购买商品,  相似文献   

2.
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形成的五○四厂中学董绍安普通中学高一《思想政治》上册在叙述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时指出:“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格。换句话说,价格就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说,商品的价...  相似文献   

3.
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自它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以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和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1.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在货币产生前是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的,这时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交换价值.它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量的比例;它必须是现实的商品;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一般都由货币来表现,这时价值的表现形式称为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时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只需观念中的即可.2.等价交换原则的变化.等价交换原则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货币产生前,商品和商品直接交换,所以交换双方比较的是两种商品的价值量是否相等,这时的等价交换原则是指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要相等,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量=另一种商品的价值量”;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进行,出现了用货币交换商品和把商品换成货币,即买和卖.但不论是卖是买,这时买卖双方比较的是这种商品本身的价值是  相似文献   

5.
一、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主要观点: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就在于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凝结在里面。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例题假如“1把斧子=2只羊”这个等式成立,运用相关知识回答1~2题。1.1把斧子和2只羊之所以需要交换,是因为A.两者都有使用价值B.两者都有某种共…  相似文献   

6.
高一政治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9年 1 2月第 1版 )中讲到两种不等价交换 :一为现实生活中卖者与买者在商品交换中价格与价值不等价 ,二为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背离价值的不等价交换。我们如何区分这两种不等价交换呢 ?1 .产生的根源不同( 1 )根据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要求 ,商品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在现实生活中 ,以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 ,甚至可以说 ,经常是不一致的 ,即不等价交换成为经常的事。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的商品供给…  相似文献   

7.
一、“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在谈及价值与价格关系时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一经济观点无疑是符合价值规律的,是正确的。然而教材在第五课又多处提出“市场决定价格”的论点。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呢? 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两种提法的角度不同。“价值决定价格”是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角度而言的,它表明商品本身的价值是其价格大小的基础因素。如小青菜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不会比猪肉价格高,这当然是由两种商品的价值本身的差异性决定的,即“价值决定价格”;而“市场决定价格”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定价而言的。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政府机关的物价部门决定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商品的价格当然应该  相似文献   

8.
货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不同:(一)其他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商品同货币交换,才以货币表现出来;货币却是一般等价物,本身就是商品价值的一般代表,直接体现着社会劳动。(二)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以自己的物质属性去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货币也有这样的使用价值,如黄金造笔尖,白银造影片等,但除此之外,货币还有另一种使用价值,即可以购买各种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 是货币的第一个职能。它是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尺度。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就因为它本身也是一个商品,也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所以本身有价值。 价格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丽琼 《湖南教育》2004,(17):31-31
接近联想。接近联想也叫相关联想,它是指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与其相关或相近的事物或概念的思维活动。例如,复习高一“商品和商品经济”时,引导学生由商品概念联想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由价值自然联想到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以及价格等;由价值必然联想到货币、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以及影响商品价格的多种因素。接近联想能够开阔学生思路,扩大其思维信息量,促使学生从更为广阔的范围去认识事物特征,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要素的内在联系,掌握更具体、更全面的知识,从而…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一“价值规律”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学认为教材的编写存在以下几处疏漏和不足,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值得我们探讨和商榷。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不足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引起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因素仅是供求关系吗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那么引起价格上下波动的因素是什么呢?教材指出:“在市场  相似文献   

11.
舒华荣 《考试周刊》2014,(6):124-124
<正>一以下是高一经济生活教材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课程主要理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而有价值的物品则一定是商品。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商品和货币总是同时出现,但从历史角度来说,先有商品后有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纸币只是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9页阐述新航路开辟引起“价格革命”时,对“价格革命”这样解释:“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我认为,“价值”一词用法错误,应该是“价格”。理由如下: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②金银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金银货币可以代表一切商品的价值,金银的价值是由生产金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其表现形式是金银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③…  相似文献   

13.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高一经济常识中基本内容,教材中的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这一基本知识,所以,全面深刻地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对同学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商品的含义及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两重属性:一是它作为有用物品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即它的使用价值;二是它可用于交换别的产品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即它的交换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因为,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之间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二、商品…  相似文献   

14.
“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教师对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有的是由货币来表现的,有的并不是由货币来表现的。并列举了种种事实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到底哪一个正确呢?...  相似文献   

15.
高一政治教材第 9页指出 :“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物美价廉’ ,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物美’是使用价值的标准 ;‘价廉’则是人们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人们在选购商品时 ,总是力图找到这两个标准的最佳结合点。”依笔者看 ,这里的“价廉”是从价值的角度提出的 ,提法值得商榷。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使用价值始终和商品的自然形式结合在一起。比如 ,大米的使用价值是食用 ,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  相似文献   

16.
答:这两种说法不矛盾,而是一致的,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而已。一、从商品经济看,“价值决定价格”是从商品价值的表现和实现的角度来说的。价值规律是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但价值必须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借助价格才能实现。等价交换要求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但要受供求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即  相似文献   

17.
第九章 价格法律制度 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用来表示商品价值的货币数量。商品通过货币  相似文献   

18.
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W—G,即由商品到货币是最困难的,被马克思称作“惊险的跳跃”,这是指把商品换成货币,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如果这个跳跃不能实观,商品生产者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把商品换成货币,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和矛盾呢?首先在于所生产的商品是否具有社会有用性。商品对它的所有者仅仅是交换价值。这个商品只有通过货币,才能取得一般公认的等价形式。为了把别人口袋里的货币吸引出来,商品首先应当对于货币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就是说,花在商品上的劳动应当是在社会有用的形式上耗费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生产者对市场需求难以估计。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发生如下几种情况:其一,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者采用新的劳动方法生产某种新产品,用以满足某种新的需要,但当人们不了解它的时候就不会被消费者所接受;其二、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某种特殊的劳动操作从原来的生产中独立出  相似文献   

19.
一、名刃田瞩(过小回5分,共30分)1、个别成本2、物资比价3、地区价格4、物资供应价格5、价格术语6、物资服务收费二、瞩鹰回(每小回4分,共20分。对的打“r”簿的打“X”,井在沿误处别一汤缅,将匣正的结累写在括号内)1、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通过别的商品的价值相对表现出来,称为交换价值。()2。合理物资价格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各种物资从产到销保待合理的差价关系;不同物资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价关系。()3、物资流调领域利润的来源是生产部门让渡的利润。()4、剪刀左实质就是农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工业品价格低于价值的不等价值量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价值与商品价值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不容混为一谈。用商品交换价值的表现形态套于人生价值表现形态,必然混淆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界限,得出荒唐的结论。“人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毫无共同之处,是资产阶级金钱价值标准的一种说法,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标准才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