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①在我的故乡,一个小山村,至今还备着“亮”,怕晚上偶尔停电。②要知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以前,故乡村民们照明用的,都是清一色的“亮”。“亮”,高半尺许, 是用铜材制作的。全身由底座、储油罐、灯芯管和耳环把手组成。“亮”的叫法,至今无法考证,作为一种开门见山、一听即懂的叫法,从中透出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高考中的一大板块,很多学生平时把写作文当作一种负担,考试时又担心自己得不到高分.现在很多学生都喜欢写议论性散文,我觉得作文要是做到以下几点.应该就会“亮”起来。这里的“亮”不是“漂亮”的“亮”.而是指文章有“亮点”,有特色。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们制造出了能对触摸和压力作出反应的“电子皮肤”。这种“电子皮肤”像纸一样薄,当你触摸、弯曲或按压这种具有可塑性的皮肤时,其内置的LED灯就会亮起来。压力越大,灯也就越亮。  相似文献   

4.
翻开本期杂志,大家也许会有些意外:怎么回事?一本国家级的学术刊物,居然会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而且排印在最醒目的目录页上。 过新年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在逗小外甥女羽彤。羽彤还不足两岁,长得跟瓷娃娃似的,眼睛亮极了。大人问:“你是好孩子吗?”羽彤答:“是好孩子。”大人又问:“你淘气吗?”“不淘气。“羽彤答完,马上淘气地踢气球去了。显然,在小羽彤的理解中,淘气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实际上,又有多少父母和教师在反复叮嘱孩  相似文献   

5.
“突然”和“忽然”意思相近,有时可以换用.因而有人误认为它们是等义词。其实不然:它们既有相似点,义有不同点。 1、“突然”与“忽然”都可作副词,都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人意料,多数情况下可以换用,比如,“电灯突然亮起来了”,我们也可以说,“电灯忽然亮起来了”。  相似文献   

6.
“作文的儿童”与“儿童的作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作文的儿童”——关注儿童的作文原态在“儿童”之前加上“作文”这一定语不是为了框定一个范畴,而是为了试图聚焦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作文着的儿童”。1.童情的缺失——虚假化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动辄就搞“五子登科”——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的不是选取…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9日晚8时12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带着人们的希望回到地球的怀抱,当它稳稳地停在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时候,人们终于舒了口气。14天之前,“发现”号刚发射,机上的绝缘泡沫就掉了下来,此后,“发现”号的一举一动牵动着地球上亿万人的心。  相似文献   

8.
初学素描的人,画中最易出现的毛病便是“灰”或“花”.平常我们所说的“灰”,是对明暗关系而言,画面明暗对比不足就是“灰”.该黑的不黑,该亮的又不亮是造成画面“灰”的原因.解决方法是亮部可以调整擦亮,暗部重点的地方可略为加深,以增加明暗层次的丰富性.这样,即可使之具有强烈的色调关系而使“灰”的毛病消除.  相似文献   

9.
儿童“任性”问题初探赵勤在辽宁省一个儿童特点调查问卷中,有一题问:“爸爸,妈妈做的饭不爱吃时你怎么办?.”81.6%的儿童坚决地回答:“不吃”,且各有对策:“我把饭扔了”;“告诉爸妈走开”;“让爸妈买别的吃”;“要重做”;“‘让爸妈吃”;“去奶奶家吃...  相似文献   

10.
历届高二《物理》教材讲解自感现象时,都有如图1所示的演示实验(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断电自感”实验).学生们对开关S断开瞬间灯泡A发出“更亮的闪光”后才熄灭的现象都留有深刻的印象,记忆犹新,这“更亮的一闪”鲜明地表现了电路中线圈L所起的作用,然而不少青年教师在按图1所示的电路自制教具时,往往实验“不成功”,看不到灯泡A猛然一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这地方亮堂堂的,那东西亮晶晶的。“亮堂堂”和“亮晶晶”都是形容“亮”的形容词,看起来很相似,但两者的语法结构却不相同。这涉及到两类词的结构区别。词的结构有主谓式、动宾式、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附加式、重叠式等。“亮堂堂”是由“亮堂”和“堂”构成的,属于重叠式。重叠式有多种形式,“亮堂堂”属于“ABB”式。“亮晶晶”则是由“亮”和“晶晶”构成的,属于补充式。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山东省首次单独命题,作文实行网上阅卷,这给我们的考生提出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网上阅卷除了文面之外,还存在着快速阅卷的问题。如何在短时间内取悦于阅卷老师,抓住阅卷老师的心,是考生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文章是由很多“点”组合的,如果能使这些“眼睛”亮起来,考生的作文就会大放光彩。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亮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角度要“可眼”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是很宽泛的,但是考生如果对话题泛泛而谈,往往会像“政治家的眼睛,大而无当”。《围(城》)因此,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力求“一针见血”。如…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有这样的会:我们与亲近学生谈一些问题时,学生大愿意说实话,很少回避;与关一般的学生谈话了解情况时往往吞吞吐吐,有些话欲言止;而向有些学生了解情况时他们往往会顾左右而言他,者干脆守口如瓶。这使我想起有人曾讲过“月亮效应”:比起牛郎星,亮不知要小多少万倍,可是什么看上去要大得多呢?因月亮离我们近。是啊,在茫茫宙中,月亮比起众多的星星来它很小很小,很淡很淡,但是于“亲近”人类,便很大很大由于“热爱”太阳,便很亮亮。从“月亮效应”我们得到示:作为班主任,如果不亲近生,不热爱学生,即使你比“郎星”还大,在学生看来,也过是…  相似文献   

14.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当刘兰芝被遣回家,杜十娘得知自己“中道见弃”时,她们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没有呼天抢地的哭闹;反而异常冷静,异常沉着,从容镇定,天未亮时便早早起来,兰芝是“严妆”,十娘是“用意修饰”,把自己打扮得“极其华艳”。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两位主人公相同的做法,实际上却有不同的目的,反映了人物不同的心态。但又都表现了两位女性面对不幸的刚强。《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在明白婆婆要驱逐自己,丈夫求情也无济于事,事情已无法挽回时,她没有坐以待毙,等着被遣,而是…  相似文献   

15.
王俊同志的这篇文章,似乎有点亮“丑”之味。编者以为,“丑”不亮,“家丑不可外扬”,于深入改革教学,全面提高质量不利。我们的基础教育是全面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而不是单纯制造现行教材内容的“复印机”。王俊同志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或幼儿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碰到儿童“告状”的情况,对此,老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应分清幼儿“告状”的动机。“××拿我的东西。”“××昨天打我了。”这类“告状”的儿童常是弱者,他们抵制不了对方的欺侮,就想到老师那里寻求保护。“××今天打××了。”“××上课下位了。”这类“告状”的儿童,常是爱打抱不平的,想以此来得到老师的表扬。“××上课玩东西。”“××说脏话了。”“××在老师讲课时偷偷写作业。”这类“告状”者,平时爱盯着别人,常有整别人表现自己的欲望。当老师批评“被告”的同学时,他们脸上…  相似文献   

17.
这里所说的“亮”,是指语言的鲜活生动,富有文采。中学生在写记叙文和散文时,还能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些,而对议论文,则认为只要把道理说明白就行了,没必要去“粉饰”,结果语言常失于枯燥单调、苍白无力。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议论文要想以理服人,同样需要文采情趣。文中有几处鲜活生动富有文采的妙语,可使全篇生色。  相似文献   

18.
“数着米粒下锅”的日子——作家刘绍棠的夸张闪世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居家过日子,谁不怕“无米”二字,于是有一点儿粮食,也要“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但是,即便这样,“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间,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看...  相似文献   

19.
也许会有人逼你娶一个老婆,但绝对没有人会逼你“娶”一台电脑。当你心甘情愿地好象抱着一个新娘似地抱着一台电脑回家时,你肯定会得意忘形,殊不知你将会:一、失去你的时间和自由。你必须端坐在显示器面前,两眼瞪着屏幕,回答一些极蠢的“是”与“否”的问题,并且做一些像文革时期那样的毁灭再建设,建设再毁灭的蠢事。二、失去你的尊严。不管是刚买来还是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电脑,当出现该亮不亮,该响不响的现象时,你必须奴颜婢膝地去咨询你的经销商,而且时不时还必须忍受着求医无门的痛苦。三、失去你的金钱。当你在幻想着有朝一日…  相似文献   

20.
本刊驻广东茂名小记者陈嘉报道最近我们学校正流行一种“儿童钞票”,是仿照美元的样子做的,面值从1000元到10万元都有。在我们班,这种“钞票”已经成了一种炫耀资本,谁手里的“儿童钞票”多,谁在班级里的地位就高。而这种“钞票”5角钱一沓,相当便宜。班里的同学还用这些“儿童钞票”当筹码。因为班里有很多人会玩扑克、下棋,所以大家就把“儿童钞票”当赌注,而且下的赌注至少是“1万元”。有些同学还用“儿童钞票”买通别人,帮他写作业或让他抄作业。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制造“儿童钞票”?它使一些同学无心学习,成天摆弄它,还偷钱去买。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