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追求不平淡——谈政治课教学中典型事例的加工艺术温海英事例或材料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然而,由于教师对材料或事例的使用方法不同,它们在教学中发挥效用的大小也就不同。经过艺术加工的典型事例,就有可能在教学中形成一种刺激,深深地吸引...  相似文献   

2.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呢? 首先,要有一个矛盾,也就是碰到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有解决这矛盾的迫切愿望,这就是说面临着矛盾,一心想解决它,而又一时想不出如何解决的办法,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因此偶然看到(或听到)一个事例才会引起联想而有所领悟。一个人如果没有面临什么问题或者虽有问题而没有解决它的迫切愿望,是不会从一些事例受到什么“启发”的。从这一点看来,孔丘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确很有道理。一个人没有“愤悱”,又怎么能受到“启发”呢! 除此以外,“启发”还要有个必须条件,就是必须具有一定的有关知识。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同一件事对于要解决不同问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会有不同的“启发”。例如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牛顿看见了悟出了引力的作用,而如果一个诗人看到了,却可能激起无限诗情。因此要让人们受到“启发”必须了解其知识水平,有时还得讲授必要的有关知识? 要真正使学生受到“启发”,还有一点极为重要的要求:根据学生知识水平,选择最足以引起学生联想的生动而典型的事例,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深入思考而有所领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解决碰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充实时事政治教育内容,是搞好时事政治教育的常用办法。它能使教育内容变得活泼、新鲜,增 强教育吸引力和教育效果。但在运用事例进 行教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偏向,有如下几个 问题需要注意克服。 一是事例运用过多,冲淡了主题。有的教 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只摆事例,不讲道理的倾 向,因为学生听事例比听道理兴趣浓一些。事 例运用过多、过滥,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学生只接受了一些零碎的“片断”,形不成一个整体统一的认识,使教育始终停留在低层次上。要正确处理好运用事例与讲清道理的关 系。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要建立正确清晰的数学概念,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此,教学中既要注意提供直观材料,又要注意在学生获得表象后及时进行抽象概括。例如,在给一年级学生讲“大于”、“小于”时,要在学生掌提了“同样多”的基础上,先用具体事例,直观地比较事物的多少。然后逐步过渡到数目,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最后做到正确运用大于和小于的符号。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5.
聋哑青少年由于自身听力的障碍,造成了信息渠道的相对闭塞,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有限的校内教育资源,因此容易造成道德认识的不足。针对聋校学生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将教师的注意力从单纯道德观念的传授转移到道德主体的培养与发展上来。因此,“明理、激情、导行”成为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明理明理即阐明事理,其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这是一切思想教育活动的“底线”要求。在此笔者着重谈谈明理的方法:1.典型事例法即把教材作为一个典型事例,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得出其中的道理或观点。教学中我们要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特点,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事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事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2.榜样示范法聋生模仿性强,生动形象的典型易于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可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和英雄模范为榜样,来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相似文献   

6.
探究教学类型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胜 《物理教师》2003,24(6):11-13
1 探究教学的类型探究是一种涉及广泛的复杂活动 ,学者们一般从两种维度来划分探究教学 ,从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 ,将其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 ;按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 ,将其分为归纳探究与演绎探究 .1 .1 定向探究定向探究又被称为指导型探究或部分探究 .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 ,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 ,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 ,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和原理 ,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的探究 .2 0世纪中期 ,美国在学科结构运动中所编制的许多课程都要…  相似文献   

7.
在力学中,动量是一个重要而抽象的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动量概念形成的教学思考。1通过感知活动建立概念形成的基础感知活动就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获取大量的可用来进行思维加工的感性材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武器。感性认识不足是学习物理概念的主要障碍,由于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其自发的感知活动往往会获得一些错误观点,形成“隐性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或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提供丰富的感…  相似文献   

8.
小学思想品德课第十课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生守则》第十条,“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教学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认识到“诚实勇敢”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少年应有的品质,是心灵美的一种具体表现。教育学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投入“五讲四美”活动中去,做诚实勇敢,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的好孩子。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抽象的道理渗透到具体的事例中去,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事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明白事理,提高认识,指导行动。因此,本课教学应该抓住三个要点:(1)选择典型具体的事例和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2)结合学生的实际,摆出实例,辨明是非,讲清道理,提高认识;(3)从实际需要出发,提出几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教研和教改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也逐渐为更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一题多练”的训练方法,与理科教学中的“一题多解”相类似,是“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在作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所谓“一题多练”,对于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来说,就是针对同一个命题,或者运用同一则材料,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构思,从不同的方面立意,提炼出不同的主题,选取不同的文章体裁,练习多次,写出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作文。经过这样反复多次的训练,养成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向思维、异  相似文献   

10.
一是观点材料化。材料是观点由“死”变“活”的载体,要尽力从现实中搜集素材,再从素材中归纳出观点、结论。这样,学习效果往往比教师直接给出观点结论要好得多。现行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现实材料,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巧妙地运用,同时还要注意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现象融于课堂教学中。   二是说理生活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习惯用学生身边的具体形象的材料来说明深奥的道理,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小事情”讲明政治上的“大道理”,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政治,事事是论据。这样才能使正道理讲准,大道理讲实,浅道理…  相似文献   

11.
一、“变式教学”概述1.“变式教学”的概念界定“变式”在教学领域.最初是指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而后又形成了“变式教学”的概念,它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猜想能力,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题材,把握好教育与训练的时机,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中提出猜想的过程,教会学生猜想,并进行合情推理,使学生获得探究、发现和论证的体验,从而训练学生直觉猜想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与有机渗透直觉猜想呢?下面笔者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一归纳猜想数学教学中,要尽量通过实物操作,或对直观图形的观察,让学生在有了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而归纳出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或公式。案例1:从“数学猜想”走向“数学发现”。在教学“分数和小…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写人叙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例,感悟人物性格特点,使之受到人文熏陶与感染;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这样才能全面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文中如何避免选材的雷同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事。文章选材要力求真实,突出文章主题思想;选择材料要典型,防止材料面面俱到;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理清内外部逻辑联系;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事例更加典型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一、范例教学论的基本思想和范例选择的基本原则 所谓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的事例和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讲授和探索,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教给学生系统性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和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一门学科或知识有一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 所谓范例,就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知识内容和关键性问题。每个范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选择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它能形成认识的“稠密区”和“岛屿”,是反映整体的一面镜子。各个范例既相对独立完整,又彼此内在联系。在这个“稠密区”里,知识汇集交融,学生通…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inpuirylearning)是目前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方法,在社会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中,依据师生所起作用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所谓定向探究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探究活动,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习的概念或原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①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定向探究的方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体会到组织辩论赛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本文结合“戊戌变法的作用很大或很小”的辩论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与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概念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概念产生、发展的过程,不仅需要知道“是什么”,还应明确“为什么”.章建跃博士说,“概念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开展概括活动,将凝结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维活动打开,以若干典型具体事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各事例的属性、抽象概括共同本质属性、归纳得出数学概念等思维活动而获得概括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变式?就是那些用来说明或加工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在提供时变换形式,使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有经验的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正确地使用变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清晰的概念。同时,在运用变式的过程中,运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理解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辨别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学没有  相似文献   

19.
一、“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一篇具体的课文或一个语段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内容”(即语育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又要让学生掌握“言语形式”(即语言运用的方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笔者谈谈自己多年的做法,以供参考。1运用典型事例说明课外阅读的好处。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力开发决定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大量的自由阅读,既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又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提供厚实的认知前提。教师可以用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人物认真读书、自学成才的范例或学生中的典型事例来说明课外阅读的好处。引导学生通过横向比较(自己与别人比)和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