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李白和乔吉的作品在将自我刻画成具有道家精神的儒者形象、豪放的诗风及用语新奇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的不同以及各自生平遭际、创作心态等的不一样,二人作品又有不同之处——乔吉的散曲中"我"在悖离文人传统价值理念的道路上更为彻底;李诗狂放执著飘逸俊美,乔曲豪放之中多有愤激抗争之音;李白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与夸张、比喻等手法相结合,而乔吉则善于化俗为雅,造语新奇。  相似文献   

2.
品读     
<正>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清·刘熙载——书如其人这个命题由来久矣,其影响可谓广泛而深远,而对此命题阐释的最为深刻与简净的当属清代刘熙载。"书者,如也。"这个命题本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针对文字学而提出的命题。刘熙载从书法的角度丰富了这个命题的内涵,并进一步阐释了  相似文献   

3.
余华的作品《活着》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坎坷的人生历程,通过苦难和死亡演绎了当时中国最底层人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本文从生存哲学视角入手,通过对"活着"的阐释——生命的苦难;活着的理由——忍耐与亲情;活着的态度——乐观的力量;活着的意义——生命的关怀这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深刻阐释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史关系是中国传统史学的重要命题,中国现代诸多史家对此作了多角度和层面的继承与发展。翦伯赞是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及其原因,并大量引用文学作品来论证和阐释历史,开拓了"引文入史"的治史新径。他发扬"文史合一"的历史书写传统,强调历史书写的文学性,写出许多文采飞扬和饱含激情的经典史作与历史散文。同中国现代其它史家相比,翦伯赞所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特色鲜明,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5.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珍惜劳动成果(作品)的意识,要充分肯定劳动成果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用心去解读劳动成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审美——赋予作品以"艺术"品味;深入探究——赋予作品以"研究"色彩;发明创造——赋予作品以"生命"元素;玩乐作品——赋予作品以"娱乐"效应;搭建平台——赋予作品以"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15):107-108
在小学德育质量监测视野下,我们该如何提高纸笔测试命题的有效性,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结合我国首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笔者着重从三方面展开阐述:把握命题的"尺子"——理论依据;考虑师生的"位子"——有的放矢;探寻突破的"口子"——随堂练习。  相似文献   

8.
乔吉是元杂剧创作的中后期代表,他目前所留存的杂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语言、内容与结构等不同方面来探讨他的杂剧特点,并结合他的散曲,梳理他在作品中附着的自我形象,从而揭示乔吉在特殊的环境中,满怀期冀、失落、悲愤与自我安慰真实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运用"命题"表述理论观点是《文心雕龙·体性》篇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本篇所提命题其形式特征主要有三:单句式、双句式及多句式命题。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对风格生成原理的揭示、对风格多样性的阐释、对风格多样性的阐释及摹仿学习对于风格形成的意义。这些命题不但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元代作家乔吉以唐传奇《柳氏传》为本事,创作了杂剧《金钱记》,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对其本事有了很多细节上的再创造。清代黄文旸在其《曲海总目提要》中对两篇作品细节上的差异做了简要的阐释,但未深入探析其变化原因。当代学者罗斯宁教授在其论文《两个韩翃形象的比较—看市井文化对元杂剧书生形象的影响》中,从宏观上考察韩柳爱情故事是在宋元俗文学蓬勃发展的影响下而发生的变化。文章旨在从微观角度出发,从故事细节的变化入手,结合元代特殊的社会背景和作家乔吉本身来考察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元散曲家乔吉提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创作理论,在基本遵循和部分突破自己创作理论的基础上,乔氏创作了大量具有清丽、新奇风格的散曲作品。将乔吉的创作理论和散曲作品结合起来考察,是研究这位作家创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乔吉的杂剧在元后期文坛堪为代表之作 ,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 ,在当时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作品也有较高的艺术性。但是乔吉作品中也有低俗的情趣和艺术上的败笔 ,我们要辩证对待  相似文献   

13.
原始美术符合设计基本属性和特征,应当被视为原始的设计.因此,一切"纯美术"作品都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设计".在艺术发展史上,"原始设计--纯美术--现代设计"经过了漫长的流变进程,符合否定之否定客观规律.本文试对此命题做抛砖引玉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完成儿童画作品的创作后,要做的便是取什么题目即命题了。从表面看,画面似乎已一览无余,有些人因此而在命题方面显得漫不经心。实际上,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别人未必能一眼看穿,而旁观者又常常是根据作品的题目来审视、评价作品的,题目实际上起着导向作用。如果说选材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的话,则命题应该成为使作品升华的一种手段。命题起码应遵循如下两个原则: 1.命题应从画面实际出  相似文献   

15.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的命题特点及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在命题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为了进一步提高今后命题质量,本文结合现代考试理论和该考试的命题实践,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此做了系统总结.其命题特点和创新之处是:基于真实教学任务命题,在综合性任务中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查;借鉴职业教育中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分析,从典型工作过程中得出要考查的典型任务;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情境化的题目组的命题方式;题目有一定的前瞻性、启迪性,寓教于考.  相似文献   

16.
"类解读"是一种虚假的解读,是类化思维的结果。真正的解读必定是专属于"这一个"文本的,与文本是完全匹配的。而"个解读"所追求的就是破译"这一个"文本的唯一对应的阐释——特质化解读。要实施"个解读",我们可以采用三大策略:以发掘隐秘结构来实施个解读——超越"单向维度",走近"两难结构";以体味作品情调来实施个解读——超越"无机阐释",走近"形而上质";以调试最佳焦距来实施个解读——超越"两极视野",走近"中观视野"。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猎人与狼》描写了猎人“与狼共舞”的生动故事。就此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阐释和引申 :其一 ,依据生活逻辑 ,并从哲学演进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对人和狼的新发现 ,揭示了作品主题产生的必然性 ;其二 ,从人性生成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所蕴含的人性新观念 ,揭示了作品形象生成的可信性 ;其三 ;从审美的历史积淀和时代动因的角度 ,阐释了作品审美创作的新感性 ,揭示了作品审美创作取向的深刻性。由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与狼共舞”是新世纪文学创作的大学问 ,大主题 ,大文章  相似文献   

18.
元代散曲家乔吉在总结今乐府亦即散曲作法时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后来,我们将乔吉总结的作乐府之法推而广之,扩大泛化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作文之法。乔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进程中,新的考试框架对命题与评价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虽然大部分省份尚未进入试点改革的进程,但是也应主动思考和对接。对此,一要做好学科能力和素养的阐释与构建;二是建立有效评分系统,既要做到合理赋分又要做到有效评分,要采取举措缓解"分数趋中"现象;三是充分发挥考试反馈教学的功能,促进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师:在古代文学批评中,"以意逆志"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虽然学术界存在不同的阐释,但今天课上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指的是:从自己的想法、感受出发,揣度诗人的情志.(投影显示:意,读者的想法;志,作者的情志;逆,迎,揣度)比如,我们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看到开篇四个字。(请学生)——你来读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