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考升学政策思考——基于上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有着强烈的在输入地城市高考升学的愿望,但现实存在的高考限制以及市民心理冲突等因素阻碍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之路。基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以及城市自身发展的需求,分阶段研究并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高考升学问题,有条件地开放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以江西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随迁子女快速增加,其升学问题也日益严峻。解决他们的升学问题需要根据其不同的实际需求让多方力量构建破解难题的多元模式,即包括城市公办普通教育升学模式、职业教育模式、民办教育模式等。在多元模式下,以江西省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还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挖掘自身潜力,扩大公办学校招生规模,通过办好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使农民工随迁子女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建立教育“补偿”机制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不会因为外在因素失去升学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和努力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继续接受更高阶段教育的客观需求。当前,大部分城市的高中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上制度和现实环境等因素,农民工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继续升学。满足规模巨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的需求,需加强教育需求情况调研,做好异地中考政策规划;引入教育券,解决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支出流动问题;以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异地中考政策的突破口,在城市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面开放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户籍制度,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各种福利与管理功能;改革高考制度,形成中考、高考配套的政策体系;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建立健全高中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义务后教育难题是我国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中的最大问题。这一问题是由多元因素造成的,其中直接的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教育投入机制的作用;更为深刻的原因在于二元教育体制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接受义务后教育的难题;户籍制的限制作用也是明显的。为了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根本上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财政供给;对二元教育体制进行一体化和均衡化改革;同时需要在户籍制进行根本改革之前,制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升学和考试的过渡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政策的放宽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进入人们的视线.文章将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变迁分为空白期、限制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展望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走向,以期为今后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以后,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路径。学者们提出弱化户籍制度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要求,适度放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间教育经费转移机制,扩宽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渠道等有效策略。通过对本世纪以来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民工家庭化迁移趋势的不断增强,子女随迁对家庭中父母行为决策的影响日趋普遍,而创业作为农民工在城市中最重要的就业形态之一,是农民工事关生存的重要行为决策。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第一,子女随迁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的创业概率,在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和选择性偏误等问题后,可以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创业概率提高33.24%;第二,子女随迁对农民工“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机会型”创业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第三,子女随迁对农民工城市创业的影响机制表现为:子女随迁——增强农民工在城市的身份认同——促进农民工创业;第四,鼓励子女随迁可以获得促进农民工创业和城市社会融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一举数得”之效应。以上发现为促进农民工在城市创业探索了一条新的渠道,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促进城市社会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发展越来越快,更多学者开始研究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成为了一个热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合教育在这个热点中更加突显。国内的研究者们运用了相关的理论去解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合过程,此过程涉及到各个方面。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河南省X市的调研,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学业成绩不理想、适应环境困难、对城市的归属感差等问题。从社会生态系统论的视角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处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不理想,从学校和家庭中得到的支持不足。对此,社会工作者需要从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行政共同入手,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一个公平友好的社会环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教育难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流入地如何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也成了社会一大热点问题。究其原因,实质是在受教育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这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只有在统筹兼顾原则的基础上对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协调,才能有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师》2010,(1):54-54
<正>为支持和引导各地解决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09年12月,中央财政下拨2009年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0亿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  相似文献   

12.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后,就陷入升学难的困境。具体表现在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空间有限、在流出地升学面临知识不衔接等问题。其原因包括制度改进滞后、缺乏指导性的政策等。为了保障随迁子女能够获得公平的升学机会,可建立基于成绩折算的异地考试制度、相应的奖惩和补偿制度以及构建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信息平台,以解决随迁子女高中阶段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随迁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已经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引进教育券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各农民工集中地区的一个重要政策。在现有的探索中,教育券制度的可行性已经日益凸显。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进一步制定财政政策,实施制度创新,以期为教育券制度在随迁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的应用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叶春凤  刘璐 《考试周刊》2012,(69):182-182
随着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显得非常重要,虽然国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随迁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以及教育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成为继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流入地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平等地接受高中教育的制度因素。当前涉及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问题的政策可从三个维度划分为四种类型,总体上来看,这些政策保守性特征凸显。对高考移民的担忧、高中教育资源供求失衡和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地方化是造成保守性教育政策的成因。政策制定方式被动、政策本身缺失公平、政策执行效果不确定是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高中教育政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已经从原本的独自进城过渡到家庭集体入城中。其中,多数跟随父母入城的子女多处于义务教育的适龄阶段。因此,国家方面针对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主要以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问题为研究重点进行分析,阐明随迁农民工子女体育课堂学习行为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问题日益突出;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来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前瞻价值.但是由于长期受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融入遇到了诸多困境,阻碍了他们学校融入的进程.为此,应多方采取措施破解这一难题,建议可通过城市家长、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协作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校融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性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适应是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学校适应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随迁子女的教育结果和身心发展,进而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整体发展。利用2007年世界银行—教育部"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项目"数据,以就读学校的类型为变量进行比较分析,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在两类学校就读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适应性方面的异同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获得良好的学校适应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问题日益凸显,但是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出台的支持政策却比较少,并且各地政策的差异相当大。加强农民工随迁子女初中后教育的政策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前瞻价值。通过建立全面开放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并给予农民工随迁子女同等资助,适度开放普通高中并将入学标准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间的教育经费转移机制,建立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补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初中后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呈现五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向经济较发达的中小城市集中: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新生代入学规模日趋庞大;农民工随迁子女主体开始进入高中阶段: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将成为一段时期内城市学校发展的突出任务;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出地农村、乡镇校舍闲置大幅增加。各级政府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建议提前规划中小城市教育布局,引导农民工随迁子女流入中小城市。缓减大城市人口压力;条件成熟的地区在城市管理中实施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试点,也可探索实施异地中考和高考:因地制宜规范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同时,强调流出地政府要科学预测适龄人口、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规模效益,利用闲置校舍发展学前教育,避免教育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