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学校进行期末考试。上午考数学、英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还有五分钟,上午两门课的考试即将结束。我预备先去吃午饭——可以早点回教室做语文考试前的把关工作,鼓励学生打好今天的最后一仗。就在我踌躇满志地去住学校食堂的路上,  相似文献   

2.
【案例】 初二学生王×在期中考试之后,来到心理咨询室气愤地说道:他最恨语文老师,因为老师的行为太"残酷"。由于王×的语文成绩没有达到语文老师的要求标准,被老师一次次地当众批评,并遭到老师的惩罚:罚写2000字的说明书!(这是老师惯用的手法,说是为了防止某些人拖班级的后腿。)现在的王×一到语文考试的时候就紧张,每次语文考试之前,王×就会出汗,肚子痛,出现了考试恐怖症状。  相似文献   

3.
期末的语文考试一结束,我心里就盘算着分数,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爸爸答应过我,要是语文考试上90分了,就带我去肯德基吃一顿。我自从进五年级以来,语文考试成绩一般,都只有七八十分,很少考到90分以上。为此,爸爸伤透了脑筋,常劝我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可我已经努力了,分数还是提不高。每当发试卷时,我只能看着同学们拿着“满红红”的试卷欢笑着远去,我才踏上回家的羊肠小道。  相似文献   

4.
《出国与就业》2008,(5):46-47
旅加的各大学生相信现正忙于应付考试,各大专学院的考试最迟在5月初便会结束,之后你又有什么计划呢?如果不打算报读夏季课程,又不想只是吃喝玩乐虚度人生,那就找一份暑期好工消磨这个悠长暑假吧!  相似文献   

5.
郝允龙 《现代语文》2010,(5):159-160
我们知道,高三的学生几乎是日日有测练,周周有考试。考试结束后老师就必须批阅与讲评。传统的语文试卷讲评,通常是让学生对答案、老师讲解。这样做,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笔者觉得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6.
洪劬颉 《师道》2003,(8):24-24
一年一度的高考语文科的考试业已结束。面对着结束之后潮水般的评价,我甚至连评价一下的欲望都没有了。为什么呢?都在议论学生出考场后如何的蒙掉了,而推断命题不好;就是那些在高唱作文命题好的又在说些什么呢?请大家随便打开相关的网页、报纸,就会明白。不可置疑的是,今年的作文题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允许哲学的玄思在作文中流动。为什  相似文献   

7.
2009年,考试院第一次颁布“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考试手册》(语文科)”,并且严格依据《考试手册》命题,这是否就意味着,上海的中考将从此结束“人治”时代,进入“法治”时代呢?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一道全方位检测写作思维能力的精彩试题——’96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检测分析报告●江西王道信今年高考语文考试一结束,作文题就成了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今年高考作文独特的命题角度令人耳目一新。大家都为作为选拔性考试有这么高的命题“逃逸性”而啧啧称赞,而...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7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一声哨响,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第一场语文学科的考试落下帷幕。随着语文考试的结束,全国18套高考作文试题也呈现在大家面前,而这距2004年中  相似文献   

10.
语文考试,不仅考查了语文知识水平,而且考查了综合应试能力,看似容易的语文考试要获得高分并不容易。更有甚者,许多人从来就没有得过语文高分,这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考试只是凭着感觉走而无法可循。其实,只要考前充分准备并调整到最佳状态,考试当中正常发挥,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一、心里不慌,如有神助。1.忌急躁语文是考试的第一个科目,有些考生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自然会出现没审清题便慌忙答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作文考试是语文考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表明:要全面而准确地检验考生的语文水平,就不能没有作文考试。因为通过一篇作文,特别是一篇限时完卷的考场作文,往往不但可以真实地测定考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而且更能集中地反映考生的思想水平和观察、分析、想象、理解、概括等多种思维活动的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考作文就等于不考语文。当然,作文考试也往往因为评卷者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是哈尔滨市课程改革之后首届毕业生参加的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同时也是高级中学选拔人才最重要的考试.这次考试既是对哈尔滨市课改成效的一次检验,也是引领课改继续深化的风向标.为了在考试时更好地体现区分度,在中考试卷中对问题的设计就必然要体现出梯度来.下面我就2007年语文中考试卷中一些典型题说一下命题的思路及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3.
高中这一阶段结束之后学生就需要面临高考,因此,这一阶段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尤其重要。语文作文在高考属于必考科目之一,并且所占比例也十分的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语文作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就成了高中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而本文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语文高考结束之后,有一些考生感到十分懊恼,他们觉得没能在这场考试中发挥好,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水平。高考的成绩跟考生的实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是和中学生探讨语文学习同应考的问题,所以只把问题限定在试题和评分标准完全合理的前提下来展开讨论。有一些人,语文基础总的来说还不错,但是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够如意,或者是忽高忽低不很稳定。我捉摸,原因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语文功底的适应性有所欠缺,二是应试能力不够。  相似文献   

15.
考前:豪言壮语+吹牛大王期末考试,上午考语文。有几位“21世纪新时代好少年”在那里“豪言壮语”着。说什么“这次考试的年段前十名我一定包一个”、“我自信我能进军班级前三名”之类的话。其实他们这些话只是“吹牛大王”的“豪言壮语”。一旦考试结束,他们就默默无闻了。考时:借我一双慧眼吧6面的语文考卷,120分钟的考试时间,对于大部分的优等生(是指语文成绩在80分以上的同学)来讲,那是游刃有余;可对于刚才考前“豪言壮语”的“吹牛大王”———“忧”等生来讲可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信你瞧,那群“忧”等生们现在各个拿笔当香,乞求…  相似文献   

16.
闫瑷 《甘肃教育》2007,(10S):24-25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语文考试考前觉得什么都懂,考场上什么都不知道……”“语文考试复习不复习都一样,都能考八九十分……”有的语文教师也这样说:“其他学科通过复习,成绩提高幅度大,语文课实在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高校C语言课程考试一般是在任课教师结束一学期的教学之后自行命题和组织阅卷,教师命题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搜集考试题目,要做大量的重复工作,而以往很多高质量的考题没有保存下来.同时,考试结束往往会导致每年高校进行考试的试题质量、难度、区分度、可信度、阅卷的复杂度等有所差异,缺乏一个按照教学要求建立的统一的标准C语言试题库系统.基于此,本文提供一个专门的C语言试题库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带有根本性的改革,随之而来的便是考试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的改革对于新课标的实施,不只在于检验,更在于保证。正因如此,新课标实施之后的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的首次高考,就格外引人注目。其中语文试卷的作文题,更是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的考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部关系复杂。本文试就平时、期末考试的改革谈一些想法。一、以平时考试为主,把平时考试训练化、练习化传统的期中、期末语文考试是以笔试的方式进行,时间、内容都有限。这种考试,实质上是对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具体的语文能力的抽样检查,不能全面、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跟两个孩子交流语文考试情况时,遇到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自然也就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事情是这样的: 考试结束了,我和班上两个看上去都考得不错的孩子一边走路一边交流:“孩子,考得怎么样?有把握吗?”两个孩子立刻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