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 ,在我们中国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也有人说 ,高考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的确 ,对于高中学生来讲 ,尤其是高三学生 ,他们经历的是堆成山、飞满天的书籍、资料和试卷的日子 ,而高考又是他们人生道路上面对的第一次全力拼搏。那么 ,全力付出之后的这个假期 ,该如何面对和安排呢 ?也就是从 6月 9日高考结束至 9月各高校新生报到 ,前后近三个月的时间 ,我们普遍认为这是刚刚经历高考考验的学生们的一段休整时期。经过高考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准大学生” ,这些学生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各不相同 ,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与上海的广大中学生们不同,“五一”期间,上海的大学生们只能在校园里度过这个非同寻常的假期——即使是家住上海的本地学生也不例外。而这段“非常假期”,一直延续到5月11日。“禁闭”期间,大学生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的学习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是许多中学生所关心的。复旦大学的“学长”将他们的经历报了一个“流水帐”,文章完成于5月6日,恰是“非常假期”进入到一半之际。我们在了解他们生活的同时,更学到这样一句话:要以人文的态度对待“非典”。  相似文献   

3.
假期到了,高校里的大学生们匆匆地踏上了返乡的列车,与家人团聚.中国人向来重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然而,寒假中的高校并不寂静,相当一部分学生留守学校,同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在各地奔波,完成他们的假期“修炼“计划.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4.
今日读到贵刊第9期中一组关于高考的声音,不免让我想起自己参加高考时的那段灰色岁月,对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我们来说,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充斥的也只有“学习”、“高考”。每每谈及高考,仍心有余悸,临近高考的一周常常面对一桌美食却难以下咽。那时的情景,相信每位有过相同经历的同仁们都不会忘记。  相似文献   

5.
走稳高三路     
“学会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命运的所有安排,微笑着面对生活。”高三的一年中,它教我以一颗虔诚感激的心去参与高考,以“天道酬勤”为格言去准备高考,再加以如水心境去面对高考。如果这每个阶段你都始终微笑着度过,那么结果必然不出所料。如水心境,快乐学习无论成败,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说:“没有经历过高考,人生是不完整  相似文献   

6.
在福州某高校“记者风采”大赛上,学生选手们的表现令人啼笑皆非: 有人把郑和下西洋“延缓”到80年前,有人把十六届五中全会“安排”在西安召开。一些大学生似乎患了“时事冷漠症”。  相似文献   

7.
常听人说,高考后是一种"失重"状态。高考结束后,准大学生们假期里都在忙些什么?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人开始忙于打工实践、学习"充电"等,使高考后的这段特殊时期过得精彩而有意义。快乐打工锻炼比赚钱更重要在暑假打工的准大学生中,不图赚钱只求"赚"经验的大有人在。据一家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往年的暑期工多为大学生,而今年的暑期工求职  相似文献   

8.
“富二代”、“官二代”们含着“金钥匙”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天生是骄傲的。他们有着比其他人优越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同时也面对比别人更多的诱惑。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得当,他们就会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健康成才;反之,如果教育不当,优裕的生活反而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吉林教育》2009,(4):89-90
如今的她早已踏过“知天命”之年,回想三十多年的从教经历,最令她欣慰的不单单是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而是学生们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懂得了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建树了面对困难和窘境不轻言放弃的信念。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要进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互联网的出现和日益广泛的应用,给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出了许多思考和挑战。青年学生是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大学校园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学子们也根本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越来越多的学生从网上获取更多的信息,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模式,也深深地改变着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二 )网络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使我们…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假期生活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假期活动安排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合理规划和安排。也有许多大学生对假期感到无绪和迷茫。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注重规划、加强自我管理,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机构,把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系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以引导大学生及早形成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自主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  相似文献   

12.
徐红英 《教育艺术》2008,(10):43-44
我曾听学生说“作文难,作文难,作文课上不开颜。”可见学生怕写作文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他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事,他们的兴趣、爱好也都各不相同,应该说他们的大脑存储着许多写作的题材,可一旦面对写作时,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状况。针对学生这一心理,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高考移民”是候鸟,他们信息灵通、定位敏感,哪里高考录取分数低,就向哪里“飞”。他们的行为是自发的,还是有人在暗中操纵?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某985高校"准大学生"的调查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尽管高考后的"准大学生"对大学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然迫切希望在高考后的暑假得到关于大学学习生活的深入指导;专业归属感和大学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主动了解、学习和规划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保送生和调剂志愿的学生更加倾向于主动了解、学习和规划大学生活;此外,家庭背景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高考后暑假生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宗尧 《家教指南》2003,(8):10-10
本期在“成功家教”栏目转载的黑龙江省肇庆市银山村的双胎胞兄弟李春勇、李春亮兄弟,以骄人的高考成绩,携手共进名牌高校的事迹,引发出一则爆炸性新闻:有人惊诧、有人深思、有人迷惑、有人茫然……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今日之人材,究竟该如何培养?。从这对高考奇迹创造者的家庭来看,他们没有金钱,没有地位,没有令人羡慕的社会背景,更没有去敲响改变他们命运的“敲门砖”。从这对兄弟本人的学习生活情况看,他们也无缘请名师、“吃小灶”、读“特长”。他们惟一具有的可贵资本就是精神财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们以…  相似文献   

16.
小鱼 《大学生》2013,(Z2):114-115
正每年的冬夏两季,算是所有学生们的节日吧,因为我们将迎来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传说中的寒暑假!白领没有,公务员没有,个体户也没有,就算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也未必会有这样的极度享受。但是由于假期时间较长,很多人都是长途跋涉返回家中,忙碌了一个学年的大学生究竟怎么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就成了一个大  相似文献   

17.
今天谈辛亥     
一你知道吗,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如果我是一位刚刚经历完高考的准大学生,我肯定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种历史常识还会有人不知道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即使对现实不甚了解,高考学子也不至于对这样的重要考点置之不理。课本上关于辛亥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假期生活的主体,他们对这么一个长长的假期有着怎样的期待?什么样的假期生活是他们喜欢的、期望的?父母给孩子们安排一个成功的假期不能不听听孩子们的意见。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市羊坊店五小的部分学生。他们的心声也许就是您孩子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雨石 《求学》2004,(4):4-7
【主持人语】高考进行了20多年,高考命题专家出题、出招的手法也在不断变化当中。但是,由于事物的普适性原则和人类自身的思维规律的存在,专家们的大脑结构是可以解剖的,他们所采用的“伎俩”是可以分析和总结的,他们将要采用的一些新“伎俩”也是可以“窥视”得到的。那么,就让名专家、名校学子带我们深入高考命题专家的大脑,捅破他们的种种出题“伎俩”吧!识破这些“伎俩”,考生将如解牛之庖丁,面对高考试题势如破竹,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文学教育(上)》2010,(14):124-125
有人说,高考是中国学生的“成人礼”,在这个转折点学子们都将面对如何作文甚至是如何做人的考验。每年高考,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作文题了,可以说高考作文促进了人们思想的活跃和表达的自由。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对我们探讨新世纪新课改的写作取向有着深远的启示;同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