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是教师一生的工作。而集体备课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在提升教师教研水平和夯实课堂教学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集体备课即团队合作备课,换一种理解,就是多位教师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强化备课含金量,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张莉民 《新疆教育》2012,(14):117-117
集体备课即团队合作备课,换一种理解,就是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强化备课含金量,丰厚课堂教学内涵。集体备课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在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夯实课堂教学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我们创新集体备课的理念并在实践环节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3.
姜玲 《语文天地》2013,(7):12-13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班数较少的学校)同学科教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它既能提高教师的合作精神,还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营造教学科研氛围。那么,如何让集体备课发挥教学团队的集团效应,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规则和本质。  相似文献   

4.
集体教研包括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集体科研和集体理论学习等形式. 一、强化集体备课,形成个人风格 1.集体备课是备课组"共性"和教师"个性"的统一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或不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每个单元,由教研组长指定一名教师主讲,然后人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形成一个大体一致的意见,以便共享.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主动和乐于接受新理念,成为新课程、新理念的实践者、开拓者和积极的推动者,从而能够在教学中主动落实新理念,全面实施新课程.  相似文献   

5.
许丽 《内蒙古教育》2003,(12):25-25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坐下来,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相似文献   

6.
集体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之“集体”,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彰显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共同探讨。“备课”就要体现教师的自我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应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人就某一主题或教学中的困惑、优化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集体备课之“集体”,其最关键之处在于彰显教师群体的协作交流,共同探讨。“备课”就要体现教师的自我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此,“集体备课”应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多人就某一主题或教学中的困惑、优化问题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的工作。如何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打造有效英语课堂教学,精心做好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备课包括集体备课和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是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组成备课小组进行交流合作的集体备课.自主备课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备课,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要求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相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智慧碰撞等形式制定出教学预案.集体备课的最大特点是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发挥集体的协作精神,使之产生1+1>2的效果.但就对课堂教学效益起关键因素的集体备课来说,在农村小学却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结合教师教学实际,我们对农村小学集体备课的有效性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的集体研讨并共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一种高效教学实践活动,它可以分享集体智慧、共享优质资源、博采众家之长,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但集体备课必须要处理好四种关系,才能使这种教学活动实用、高效。一.要处理好主备与集备的关系。集体备课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的精心备课,组内教师都必须先熟悉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质量,而认真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集体备课,通过集体研究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对教学水平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遥1.备教材遥教材是教师授课尧学生学习的根本袁科学地运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遥教师在集体备课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3.
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有效备课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教师酌情备课,学生辅助备课以及教师集体备课,从而保证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课程有效实施下,我们基层教师都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打造高效课堂,大家都非常重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形式,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各学科集体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抽出一部分时间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确,备课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可通过课堂教学贯彻教育思想、目标并使之达成。但是,就集体  相似文献   

16.
纪宏伟 《中国教师》2011,(21):48-50
<正>备课是教师对未来课堂的一种构建,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备好课,讲课才能从容不迫,应付自如。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模式,能够博采众长,并减少教师精力的无效消耗。传统的集体备课是一个学校同科目教师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而时下风行的集体备课则讲求教师间的协调联动、切磋探讨、共享成果,漠视了学生的发展“指数”、个体诉求,忽略了学生在集体备课中的能动作用,使集体备课由看似“运筹帷幄”而实则演化为“纸上谈兵”。如果我们在集体备课中溶入学生元素.开掘利用好鲜活的学生资源,让学生走进集体备课的这片天地,定会使课堂教学溢满本真的“学生味”。  相似文献   

18.
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可以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群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可起到实效性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其是我校特色备课的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反复讲,学生被动听,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难于消化吸收,思维没有得到拓展,能力没有得到加强,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 一、挖掘式备课 我校采用的是集体备课模式,由一个教师主备,其他教师二次甚至三次备课,提倡先听后上,就是一种好方法.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教学尝试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内涵,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效果,就必须创新"备课"法.  相似文献   

20.
集体研究式教学是指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基本形式,以师生互动交流为基本动力,以自主、问题、沟通为基本特征,以高效、愉悦、人道为基本品质,为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的统一。集体研究式教学包含集体研究式备课和集体研究式课堂教学两部分。前者是备课组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师生以文本为中介实施教学对话;前者是后者之前导因素,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先谈集体研究式备课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集体研究式备课有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教师一备,即教师个体与文本进行第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