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课堂作为本科教育开展的重要阵地,课堂质量的高低将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建设中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存在的不协同问题及成因,并以投资学专业为例尝试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技能与理论培养相结合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发展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呼唤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北京大学在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开展通识教育的新路径。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但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其作用同样不容忽视。文章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入手,通过对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异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第二课堂在通识教育开展中的比较优势,并对如何发挥第二课堂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多年来,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大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容,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深化第二课堂的理论学习。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深入学习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构建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升格为职业大学是我国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新路径。新升格职业大学有效治理面临定位新、基础弱、易漂移的挑战。理念层面,新升格职业大学应树立层次要求与类型特征相融的目标,打造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互促的格局,权力分配坚持自治性与开放性并存,建构多维度制度要素互补的组织场域。实践层面,外部治理注重形成政府、行业组织、同行联盟、合作企业及社会文化共治互动,内部治理注重决策机制、基层组织及师资队伍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英语大班授课日趋普遍,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围绕强化第一课堂教学和优化第二课堂之一中心,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分级教学、评估方式和第二课堂建设等方面探讨适合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有效模式和策略,以提高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等农林院校要肩负起“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围绕“三农”发展建设搞教育,全方位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全局。我国高等农林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教育教学理念,经过引入发展、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也面临一些发展困境,主要在顶层设计、育人体系、实践阵地、育人路径方面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新时代高等农林院校应认真总结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厘清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基本遵循,从而有针对性地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联动的顶层设计、育人导向、育人模式以及阵地建设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路径优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福建省M高校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成绩区间、不学生年两个课堂协同育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个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且在不同年级及不同成绩区间两个课堂协同育人效果不同。基于此,本文从强化牵引、善用资源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两个课堂协同育人体系优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程度的不断深化,推动了以新型"双师"课堂为代表的人机协同课堂的教学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为促进课堂变革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活动,分析了人机协同新型"双师"课堂中TPACK框架内涵的变化,说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将随之进行相应的革新,并通过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对话系统进行AI助教与教师的人机...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课堂缺勤现象是很多学校的一个共性问题,而导致学生课堂缺勤的问题有很多,笔者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找到影响大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且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的研究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型翻转课堂模式成为了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运用课堂生态系统理论,将项目教学法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分别从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生态系统的活力机制、组织结构机制和恢复力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堂生态系统因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生态系统的总体机制,并探讨了这三种机制是如何在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生态系统中发挥协调作用的,从而保障大学英语项目式翻转课堂的健康发展,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性。  相似文献   

12.
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破解“三教”改革中纵深不足、落实不力等问题,以校企双主体协同与“三教”改革的逻辑关系、内在机理为切入点,提出转变职教办学理念,树立社会化育人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岗课赛证”相融合的综合育人机制;完善师资引育制度,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师培养机制;创新教材建设模式,建立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编写与更新机制;围绕校企双主体育人,构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等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劳动教育评价面临着评价主体单一抑制了劳动教育活力、评价内容片面限制了劳动教育选择、评价形式固化影响了劳动教育创新、评价应用弱化削弱了劳动教育效能的四维难题。高校劳动教育评价应重点发挥第一课堂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形塑,第二课堂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习得,第三课堂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养成的育人功能,从三课堂协同推进的评价机制“联动”、三课堂职责清晰的评价主体“明确”、三课堂各有侧重的评价内容“重塑”、三课堂系统整合的评价形式“智慧”四维协同等方面进行路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指引,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新方向。具体表现在:教学定位上要从“适教课堂”到“适学课堂”转变;教学目标上要从“分解割裂”到“融会整合”转变;教学方式上要从“单向传递”到“协同建构”转变;教学评价上要从“学业标准”到“素养标准”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随新课改而来,新教材在新课程中发挥新作用,以新课程、新教材为主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应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重视学科科学性与探究性,灵活融合生活与实验教学,从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对学生学科品质的均衡培养,形成"双新"课堂.本文简述新课程改革特点、性质及其教学影响,分析"双新"课堂建构...  相似文献   

16.
禤福英 《高教论坛》2013,(7):13-15,19
切实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在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把握"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把"十八大"精神融入到教材相关章节中,并以资料生动、讲述生动、教法多样、第二课堂协同等途径实现系统地进教材、生动地进课堂、多途径地进头脑。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对地理教学提出了重视课堂质量的要求,数字教材作为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成果,响应时代和政策要求,是地理课堂提质增效的一种实现方案。地理数字教材具有富媒体平台的优势,能够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生动多样的情境和互动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课堂跨学科综合育人和生成性教学。"双减"背景下地理数字教材的发展体现出以下趋势:把牢政治方向,树立国家事权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做大做细教材资源;加速技术升级,支持多元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需要建立素质教育的统合机制,增强各方参加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发展,互补共进。建立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可以实现素质拓展活动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的良好嵌入,实现素质拓展资源和活动的有机整合。实践表明,双嵌入素质拓展学分模式提升了素质拓展活动的水平,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动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对地理教学提出了重视课堂质量的要求,数字教材作为教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成果,响应时代和政策要求,是地理课堂提质增效的一种实现方案。地理数字教材具有富媒体平台的优势,能够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生动多样的情境和互动性学习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地理课堂跨学科综合育人和生成性教学。"双减"背景下地理数字教材的发展体现出以下趋势:把牢政治方向,树立国家事权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做大做细教材资源;加速技术升级,支持多元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优质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主要战略,同时,它作为公共政策,也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的组织系统。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影响“双减”政策或受“双减”政策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困境,发现主导者缺乏适切性和持续性,执行者短期内转型举步维艰,保障者资源和协同机制双重匮乏。若要解围,主导者应构建立体化监督体系;执行者应坚持以生为本,提高质量;保障者应创建双向协同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