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我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不利,特别是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认识的少,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待学生能更好的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肩负使命。  相似文献   

2.
王岳团 《知识窗》2020,(2):80-80
中国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国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让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汉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汉语教学的需要、汉语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偏少以及教师对语言文化要素挖掘程度不够。当前,我们要通过开展学校教育扩大文化的传播范围,将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到汉语教学中来,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使学生能更好地使用汉语。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让学生在源远流长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崇高的情感,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力量.信息技术渗透力极强,是传统文化教育最便捷的载体,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更好、更系统地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高科技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要不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注重在教材模块中镶嵌适当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该立足道德与法治课本,找准教材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渗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内化、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李叙佳 《科教文汇》2011,(32):172-173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推进,全球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语言的热潮。众所周知,中国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灵魂的一部分,因此研究中国也涉及汉语的习语。本文旨在分析汉语成语的翻译策略,以便让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用更好的方式学习汉语习语。  相似文献   

7.
郑伟丽 《科教文汇》2012,(20):95-95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书法教学、开展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等方式,努力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在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应积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对于小学教育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人从为什么要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方式两方面入手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让中学生从内心深处自觉维护文化的传承,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初中语文教学多样化,"感染"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增加学生阅读时间方式,教师指导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写作让学生感受学习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组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典诗词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可或缺,并且这一实践过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世界各国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求日趋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规范而全面的汉语教学与评估体系就变得非常迫切且重要.而在汉语国际推广,汉语教学与国际二语教学接轨的意义上来说,了解并研究国外二语教学的新形势,吸取其中的优秀因素,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势必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认知已经超越思维、理性等层面,完全步入语言的交际功能层面。为了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我们要给予英语文化的认知足够的重视。但是,个别教师盲目重视英语文化认知,抛弃汉语文化认知。这样做无疑伤害了文化的多样性,也不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足够了解。有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回避汉语文化认知,其实处理好汉语文化认知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会营造出一种双赢的格局。也就是学生不仅提升了汉语文化认知水平而且也会大大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实现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肖雁 《科教文汇》2020,(10):147-148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诗文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以熠熠光辉孕育着中华子孙。让幼儿自小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赏读经典古诗,不仅能吸取中国优秀的文化的营养,更多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让爱国主义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根植在幼儿幼小的心间,健全其人格发展。本文阐述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幼儿接触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让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并将不断探索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作为一个民族复兴时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继承我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更是有责任与义务尽己所能将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历史课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集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表达美于一体。小学语文教师应能准确把握课程特点,以学段要求为基准,结合古诗词教学,让学生了解、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成语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储备,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阔眼界,接受汉语的文化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将成语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积累成语、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挑战.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培养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载体。学习文言文,实际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直接的传承。学习文言文,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品质,提高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学好文言文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综观当前应试状态下的文言文教学,"老师讲、学生背"的形式并不少见。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文言文中"言"和"文"关系的处理,初步探究提高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当代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让正处于人生价值观树立关键节点的青少年们沐浴在优秀文化阳光的照耀之下,是民族文化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特质完美契合了现代思想道德政治与法治课堂的要求.唯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堂建构的重要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根基,才能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20.
寇美睿 《科教文汇》2024,(8):133-137
“中文+职业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跨文化适应能力与汉语水平密切相关。HSK(汉语水平考试)作为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是留学生汉语能力的权威证明,亦是留学生进入中国高等学府深造的入门条件。为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考试能力和过级率,不少院校开设了HSK课程。在HSK课程中有效融入中华文化,学考互促、文语相融,对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综合文化素养,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